第206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7183 字 2022-01-29

亲热够了,众人向正院走去。而雪团则向周家院子跑去,它虽然在星月山庄生活这么久,还是跟周奶奶和周家姐妹更亲近。豹子也跟去了,媳妇在哪里它就在哪里。

路上,韩莞看看两个健壮的小子,笑道,“也就离开几天,怎么又长胖了。”

二虎小老头一样叹道,“可不是要长胖。太奶奶和奶奶总怕我们吃不饱,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吃食。又怕我们太辛苦,不愿意我们太早起床练武……太爷爷和爷爷没少为这事跟她们绊嘴。”

大虎又道,“若不是爹爹明天要回京,她们还不愿意放我们走。”

说是这样说,眼里掩饰不住得意。

韩莞暗诽。这就是血缘关系,小家伙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过,听说谢明承明天就回来,韩莞还是高兴。

次日午时初,星月山庄又来了一位客人,是韩莞不想见到的谢三夫人。

她特地来送韩莞一张琴,说韩莞有弹琴天赋。还鼓励韩莞好好练琴,以后她回京时再来教她。

此时是晌饭时间,韩莞忍着恶心留她吃晌饭。谢三夫人说急着赶路,走了。

不出意外,那张琴的夹缝里又藏了五千两银子的银票。

这个不义之财发的,也太容易了。

两日后的下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韩莞坐在炕上想心事。炕烧得暖和,还烧了地龙,屋里温暖如春,和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只虎和小姐妹都在各自的讲堂学习,院子里静极了。

未时末,小丫头进来,带进来一股寒意,让只穿了薄袄薄裙的韩莞打了一个寒颤。

小丫头禀报,“禀姑奶奶,谢世子来了。”

这个鬼天气韩莞可不愿意去外院厅堂或是后堂见客,那里空旷又没烧地龙,冷得要命。现烧地龙或是烧炭盆,也不会马上增温。

想到自己要同谢明承讲的话,韩莞道,“请谢世子来这里叙话。”

她起身进卧房,换上见客的棉褙子和棉靴子,去了厅屋。厅屋烧了地龙,再燃上两盆炭,也非常暖和。

外面传来丫头的声音,“谢世子来了。”

韩莞道,“请进。”

棉帘掀开,卷进一阵寒风,谢明承走了进来,随后谢吉和谢福又抬进来一个木头箱子放在地上。

谢明承披着带帽子的玄色斗篷,他把帽子抹下,露在外面的头发和眉毛上都结了白霜,鼻子和脸冻得通红。

第四百零七章邪术

谢明承指着箱子笑道,“这是给孩子们的礼物。”

韩莞代两只虎谢过,让人领谢吉、谢福去桂园喝茶。

待谢明承坐下,韩莞又亲手递上一盅热茶。

谢明承接过滚烫的热茶捧着,又浅酌一口,才觉得暖和一些。

他们寒喧几句后,韩莞对身后的蜜蜡说,“我同谢世子有话要说,不要让别人来打扰。”

蜜蜡知道怕打扰的人肯定是小主子和小郡主,去桂园看着。

屋里没人了,韩莞才问道,“谢世子此行还顺利?”

谢明承点点头,把茶盅放在几上,起身郑重地给韩莞作了一个揖。

这个大礼让韩莞避之不及,想到某种可能,还是明知故问道,“谢世子什么意思?”

谢明承坐下后,目不转睛地看着韩莞。他此时特别想叫面前这个女子一声“莞莞”,动了动嘴唇还是没敢叫出去。

韩莞被他看的皱起了眉毛,谢明承才说道,“孩子他娘……”

叫完,还不好意思地抿了抿薄唇。他不想叫她韩娘子,太生分。

这个称谓叫得韩莞一愣。这是老百姓中最常见的一种称谓,比如说春大叔叫春大娘,封师父叫封大娘。可从谢明承嘴里跑出来,韩莞非常不习惯。

虽然这个称谓常用于夫妻之间,但不是夫妻这样叫也没毛病。

谢明承见韩莞愣愣地看着自己,又抿了抿薄唇,说道,“当然是谢谢你了。你是我的福星,也是我们谢家的福星。若你没有送我望远镜,我很可能回不来,我们谢家会被那个恶妇害得一败涂地。”

“恶妇,谢三夫人吗?”

“对,是她。那个恶女人,我三叔这么多麻烦,都是她撺掇的。她居然,居然还想弄什么邪术……”谢明承摆了摆手,“算了,这事匪夷所思,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这件事,也只有和王、我爹、我,还有几个办事的人知道。”

韩莞还想听下文,他却不讲了。

韩莞只得试探道,“你说的邪术,是指借尸还魂?”

她用了一个这个时代喜欢用的词。

谢明承道,“这个词不准确,更确且地说是‘重生’,或者‘借人还魂’……咦,你怎么知道?”

韩莞道,“我听周大娘说了一些事,匪夷所思,一直不太相信。连你也认为为那种邪术,若是真的,那,那我岂不是快死了?”

她眼里盛满惶恐,似怕的不行。听谢明承的意思,他们已经知道有“重生人”这个生物,坚决不能让他怀疑自己这个前后变化大的人。

韩莞的话意有所指,又吓成这样。谢明承急道,“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快死了?还有,周大娘说什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