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6131 字 2022-01-29

韩莞回头看向她,周大娘没有再说话,低下头。

路上,韩莞又想起青山元君的话,说小姑娘平安过了五岁才能一生顺遂……

韩莞相信周大娘不会妄言。她有那么好的琴艺,又顶着那样一张脸,肯定有不愿意让人知道的过往。

不知道小姑娘的命格到底有什么不对,同时让青山元君和周大娘同时看出来。

这事,以后得跟赵畅说一说。

出周家院子,几人往北走就到了双宜山庄和星月山庄之间的那条路。

站在角门处的戚管事笑道,“姐儿,四爷给你们找的师父送来了。”

韩莞几人都很感兴趣,一起去了小姑娘住的玉园。

路上,戚管事说,那位女先生姓于,二十九岁,很有才气,当姑娘时曾经被选为京城四大才女之一。嫁人几年后,娘家犯事,七岁以上男人被斩,孩子被卖为官奴,女人没入教坊司。她婆家和男人便不待见她,后找借口把她休弃出门……

她只带了一部分嫁妆出来,剩下的留给她的一对儿女。

她不愿意再嫁人,也不愿意坐在家里蹉跎岁月,便放出风愿意去大宅门给姑娘们当先生。她的名气在外,许多富贵人家都愿意请她。

“把她请来,王爷费了些力。”戚管事很得意。

韩莞觉得,于先生跟原主有相同之处。都是被婆家放逐的苦命女子,都在想办法养活自己……

来到玉园,下人去把于先生请来。

于先生穿着墨绿色软罗褙子,月白色纱裙,头上戴了两支玉簪,略施粉黛。看着白净,干练,端庄,腰身笔直,略显严肃,有种职业女性的范儿。

韩莞对她的印象非常好。

于先生给韩莞和赵佳儿、赵好儿屈膝施了礼,韩莞又让小姐妹给她屈膝施了礼。

于先生说,勤王爷跟她定下了小姐妹的学习规划,每天学习一个时辰,巳时初到午时初,学习内容包括认字、写字、弹琴,学习地点在溪园。

这么小的孩子,学习一个时辰足够了。

戚管事又道,“王爷来信说,若是可以,能不能让周西、周南陪着姐儿读书。”

周西、周南要大些,也很懂事。由她们陪伴加引导,对小姐妹学习有益。

韩莞笑道,“这样最好。”

周西和周南喜极,赶紧给小郡主和于先生屈膝行了礼。

看她们眼巴巴的样子,韩莞笑道,“回去吧,告诉周大娘这个好消息。”

韩莞也倍觉轻松。以后,那两个小姐妹只会缠着自己半天了。

韩莞让小姐妹在双宜山庄陪于先生吃晚饭,她自己回了星月山庄。

刚走到花园,那个叫小华的男孩迎面跑来。他作揖笑道,“禀姑奶奶,我师傅请你去一趟,成棍状的唇膏试制出来了。”

跟着江南师傅学化妆品的三个男孩,一个叫韩小华,一个叫韩小桩,一个叫韩小品。

他们的名字代表什么,只有韩莞和两只虎知道。

韩莞高兴地去了“试验室”。

她拿着大红色的唇棒在手背上抹了几下,又在蜜蜡的嘴唇上抹了一下。

非常不错。

黄师傅笑道,“这种唇棒擦嘴唇的确好用,可不好密封,风干效果就不好了。”

韩莞笑道,“无妨,我来解决。”

她赏了三位师父每人一百两银子的研发费,并告之必须保密。

由于水灾和旱灾,京城的香胭作坊装修停工了一段时间,现在还没有装完。韩莞还是让他们带着徒弟去京城,先做其它胭脂水粉的前期工作。这种唇棒,等到外面的管子做出来后,再生产。

这三位师父在江南不算顶尖师傅,第一次拿到这么多工钱,极是开怀。他们看出来了,跟着这位韩娘子干好了,能挣大钱。

韩莞回到书房给作坊大掌柜写了封信,让郝雷明天把信和那几人送过去。

她又拿出前世的那支唇膏,是她从小姐妹那里“借”来的。唇棒已经被小姑娘祸害完了,只剩空管子。

这个时代没有塑料,只能用玻璃做。

第三百七十四章折中

当然,唇膏管子也能用木头和小竹管做,但有了玻璃这种能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在前世,用木头和竹子雕刻出来的漂亮器皿属于工艺品,而这个时代这些东西太多,相反玻璃制品属于高精尖的奢侈品。

棒状唇膏属于化妆品中的天花板,当然要用天花板级的装饰了。

韩莞抬眼看看书案上的广口花瓶,里面插着几支怒放的花朵。

这个花瓶是庆通玻璃行的工匠制出来的,他们还弄出了圆形鱼缸,玻璃杯,玻璃碗碟等。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韩莞没有提供技术,他们居然也弄出了这些东西。只不过质量粗糙,样式简单,颜色单一、不清亮,不能盛开水。

看到玻璃不仅能安窗户,做灯笼和屏风,还有这么多用处,庆通玻璃行大半年的时间就挣了那么多银子,皇上和群臣眼馋得要命。再加上章贤妃和五皇子一党的挑拨,君臣联合给和王和赵畅施压。

和王和赵畅商量,干脆今年年底就把方子献给朝廷。前几天让人给韩莞送信,问她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