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6899 字 2022-01-29

他知道逗弄小娘子肯定不好,没说。

为了以利正面教育,韩莞不能说谢明承曾经就是纨绔,还是出了名的大纨绔。只得说道,“谢明承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喜欢打架,后来他也觉得那样做不对,改了,不再去欺负弱小。所以,他的士兵才愿意听他的话,跟他出生入死。至于调没调戏小娘子,娘亲就不知道了……”

牵着他们的小胖手回到上房,又灌了几大碗心灵鸡汤。两只虎点着头,保证不再无事打架,可眼里还是有困惑。

天才儿童想的比不一般孩子多,但思维和阅力不成正比,有些事只有在生活中慢慢引导。

一晃到了五月底。

星月山庄里的房子都建好了,正在装修和打家具。

韩莞不仅把玻璃工场的各种文案准备好,又让春叔去京城买了一个大铺面,花了四千多两银子。取名月丰商行,以后专门卖玻璃,现在暂时卖一些干杂,把铺子的月租银子赚够就行。又买了四个下人,现在春叔是星月山庄的大管家,郝叔是二管家,春山负责田地产出。

韩莞又把黄强调回星月山庄,调教他如何管理一个工场。黄强识字,聪明,又在聚满楼锻炼了那么久,许多事一点就通。但是太年轻了,目前只能当总助。

其实,韩莞更想调教春山的,想给这个忠心的奶哥哥一个光明前程。可春山的脑子不太够用,不是做生意的料。

期间也有心烦事,就是谢老爷子偶尔会去宜安村谢家庄小住。又开始端着家长身份跟村民套关系,去私塾跟方先生了解两只虎的情况,按时守在桥头同两只虎偶遇。

两只虎牢记娘亲的话,只是礼貌性地躬躬身,作个揖,不会多说一句话。

好在老头不常住乡下,乡下住两天又回京住几天。

韩莞恨得咬牙。想着再忍一忍,等谢明承回来把关系掰扯开,再讨了媳妇生了娃,老头就不会再来讨嫌了。

西关城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和王爷和谢国公跟西元国签署了停战协议,大梁拒绝要西元国割据的城池,要白银一百万两。白银不够,就用马牛羊和黄玉替代。

之所以不要西元国城池,是因为两国之间隔着大草原和大沙漠,不好管理。西元国又穷,要了城池就相当于要了鸡肋。

一百万两白银不算多,七年打仗的花费都不够。但西元国太穷,凑齐这么多白银他们国家至少十年翻不了身。怕他们的百姓过于民不聊生,再来富庶的大梁边境骚扰。

和王和雷元帅带领的大军,除了戍守边城的守军,其它军队已陆续动身各回各地,谢明承和韩宗录七月份就能到京。

二十九这里上午,两只虎去上学了,小姑娘还没来,韩莞悄悄去了趟骡子坡。

她早就想去看看了。

她没有大明大摆走着去,而是让翠翠和豹子先去,没人的时候叫两声,韩莞出了空间。

她穿着旧衣,斗笠压得很低,离远了别人也认不出这人是韩莞。

小坟头上的野草和野花长得极其茂盛,周围野草过膝。如刚穿越那天一样,满目翠绿,一片荒凉。

小坟头里的那具尸骨应该只剩一堆白骨和没完全腐烂的衣裤了吧,哦,还有耳环和手链。

韩莞叹息一声,象征性地清理了坟头的杂草,拿出几个水果和刀头摆上,默哀三分钟。

她又呆呆看了头上那片天空一阵,才拿着水果和刀头回了空间。

晌午,包大伯突然赶车来了,说昨天下晌韩家男人就回到京城了。

第二百零八章父女

晌午,包大伯突然赶车来了,说昨天下晌韩家男人就回到京城了。

韩莞算到韩家男人会在五月底六月初回来。虽然她对那个便宜老爹不充满期待,但必须得带着两只虎回去一趟。后天韩宗亮会抱着韩宗瑞的牌位认韩泊深为父,许多韩家人会来当见证。

两个小姑娘一听就瘪起了嘴,她们知道姨姨和虎哥哥又要去京城了。

赵畅还没回来,他们再一走,小姐妹又孤单了。若她们是一般人家的孩子,韩莞就带着一起回京。可她们是皇家的孩子,亲祖母又不好相与,韩莞可不敢带,也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好。

韩莞把她们拉在腿边靠着,笑道,“我们只去几天,很快就回来。也不带翠翠和豹子、驴叔,让它们陪你们玩。喜欢什么,姨姨给你们买回来。”

小姑娘想了半天摇摇头,她们最喜欢吃的奶油糕糕和小香肠春嬷嬷都会做。

“我们什么也不要,只想姨姨和虎哥哥快些回来。”

翌日一早,韩莞带着两只虎、两个小厮坐上骡车,还带了庄子里的一些新鲜菜蔬和爪果,春大叔赶车,去了京城。没带丫头,京城的家有贺婶子和蜜露。

进京后,他们直接去了自己在东顺街的家。

这个院子是胡同口的第一家,墙外就是街口,外面的吆喝声听得一清二楚。院子的结构有些星月山庄的小院,只不过没有菜地,多了一栋后罩房。

贺婶知道他们要来,房间收拾好,熏了香,晌饭也做好了。

几人去自己房里看了。韩莞依然住内院的正房,两只虎住东厢的北屋和南屋。

吃完晌饭,几人才去了韩家。

韩家树上廊下都挂着彩绫彩灯,一片喜气。

他们直接去了老太太的院子。所有人都坐在侧屋里,老太太和一个中年男人坐在炕几两边,江氏和韩苒姐弟坐在地下的椅子上。

韩泊深穿着竹叶青锦缎长袍,头上戴了根水透极好的碧玉簪。虽然面色有些疲倦,但长相俊郎,身材高大,看皮相一点不像糊涂虫。

韩莞对这个便宜爹没有多少印象和好感。当初他因为怕小包氏不高兴,原主被撵去乡下那么多年,没去看过一次,连黄琛舅舅都不如。

韩莞屈膝行礼,两只虎磕了头。

韩泊深笑道,“莞丫头,听娘说,易子的事能水落实出,多亏了你。好孩子,爹谢谢你了,也谢谢你想办法保住了宗录和那么多谢家儿郎。唉,爹对不起你,你去乡下那么多年,都没去看过你。听宗录说,你们很是受了些苦。”

韩莞说道,“那些年的确受了许多苦。还好弟弟常去看我,舅舅也去过两次,让我觉得这世上还有关心我的娘家人。”

这话是替原主说的。记忆里,原主特别希望这个亲爹去看看她和孩子,到死都没实现这个愿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