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6962 字 2022-01-29

两只虎笑得眉眼弯弯,也如此回亲了娘亲。

他们亲来亲去,被已经穿戴好的老太太看到。

她的鼻子又有些酸涩,她错过了跟亲儿子相处的四十几年,跟那个“儿子”从来没有这么亲热过。

韩泊厚两岁还是三岁以后,她想亲他,他就会把脸躲开,喊着“不要”。他那么小就嫌弃她,没有一点母子连心的感觉。

韩莞又去看了韩宗亮、韩苒、韩芝,他们在下人的服侍下都穿上了昨天就准备好的新衣裳。

老太太坐上座,韩莞领着弟妹儿子给老太太拜年。

看到地上跪着的六人,这可都是自己的后人。老太太笑得开心,给了韩莞一个装着八颗金花生的大红包,又给了另几个孩子每人一个装着四颗金花生的红包。

接着是下人给她拜年。

老太太又给了他们各一个红包,春大叔夫妇和郝叔夫妇年纪大,给的红包装了八颗银花生的红包,其他下人装了四颗银花生。

接着,小主子又给韩莞拜年,韩苒三姐弟是万福和作揖,两只虎是磕头,下人拜年也是磕头。韩莞分别给了他们红包。

早饭后,二虎领着春山和韩小复去给封家和方家、双宜山庄、村里关系好的人家拜年,大虎和韩宗亮坐在东厢,接待那些来给星月山庄拜年的人。

跟韩莞熟悉的人,会来上房给老太太和韩莞拜年,不熟悉的人就由大虎和韩宗亮接待送走。

令韩家人没想到的是,午时初,齐国公谢府的人来拜年了。

此时,封灿正来拜年,他给大老太太磕了头,给韩莞了揖。

几人说着客气话,郝雷跑进来,把一个贴子呈给韩莞。

是齐国公府的贴子,上面写着谢明添、谢明来、谢明珍敬上。

韩莞知道,四爷谢明添、大姑娘谢明珍是谢二老爷的儿子,六爷谢明来是谢三老爷的儿子。上次他们还见过面。

他们来拜年,总没有理由不许他们进门。

韩莞面沉似水,对大虎和韩宗亮说道,“你们去东厢接待,我就不见了。还是那句话,敬而远之,做到礼貌周到,说几句客套话后就端茶送客。”

她心里烦透了。若谢家喊打喊抢,还能来个痛快,两只虎跟谢家的隔阂也会更大。但他们如此作为,两个孩子涉事未深,真的怕哪天被哄进去。而且,一个权势滔天的封建豪门,能如此下矮桩,为的仅仅是两个孩子?似乎不太可能,他们应该还有所谋……最有可能是那件事。

韩莞非常不愤,望远镜已经为谢家挣了大军功,凭什么还要惦记那件事?

封灿赶紧起身告辞。

大虎和韩宗亮去了东厢,郝雷出去把谢家三人领过去。

大老太太来了这么久,几乎说的都是韩家的事。问过谢家两次,韩莞不愿意多谈,也就没有再说。

见谢家如此重视孙女和重外孙,还是挺高兴。她一直觉得,若谢家能善待他们,还是回去的好。

老太太问韩莞道,“他们大老远的赶来这里,你不见好吗?”

第一百五十五章去母留子

韩莞道,“谢家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们是看到两只虎优秀,想要回去了。当初由着两只虎被人作践而不管……”

她把谢家之前如何对待两只虎和他们的算盘跟老太太讲了,没说那件事。

老太太听了也是连连叹气。

说道,“可怜的孩子,他们再怎么说也是谢家的种,谢家也狠得下心。我隐约记得,和昌郡主一直在给谢明承看媳妇,眼光还颇高。她看上的,人家不愿意,怕谢明承回不来。人家看上谢明承的,和昌郡主还看不上她们,不是觉得门户不行,就是嫌弃姑娘不聪慧,或是不贤惠……”

韩莞不关心谢明承将来讨谁当媳妇,说道,“不管谢明承回不回来,我都不能把两只虎交回去。谢明承死了,两只虎无父无母,住在那个大宅子里多可怜。若谢明承没死,他们就挡了谢明承以后孩子的路,他的媳妇能愿意吗,更没有好果子吃。”

老太太又问,“若谢家愿意把你接回去呢?母凭子贵,还真有这种可能。”

韩莞摇头道,“没这种可能,谢明承和我都不愿意。我们已经说好,他一回来就合离。我已经想明白了,男人都不可靠,也不想再嫁。”

老太太想到自己的男人,一辈子离心离德,真的没意思。莞丫头又那样对待过谢明承,更不会得男人和婆家待见。那还不如自己单过,守着儿子过一辈子。

她说道,“既然这样,就不能让孩子回去。想想你爹和小包氏,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又恨他们的娘,那个女人不可能对他们好。他们跟着你,虽说粗茶淡饭,总能快乐地生活。你也有个靠。”

韩莞想起谢明承还有个庶兄,问道,“谢明承的娘是郡主,怎么会嫁给已经有了庶长子的谢国公?还有啊,谢家家风不敢恭维,怎么能允许儿子还没取媳妇就先生儿子。”

老太太说道,“说起来,那件事跟谢家留下两只虎还有些像。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年……”她捏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又道,“那年和王刚刚一岁,谢贵妃突然患重病殁了。谢家认为她死的蹊跷,当时还是国公爷的谢老国公拚着一身刮跑去大闹金殿,还好皇上仁慈,只打了他二十板子,让人抬回府中。恰巧北辽国突然来犯,边关告急。谢国公谢卫那时还是世子,只有十四岁,正在读国子监读书,毅然投笔从绒,要上前线挣军功。

“谢国公觉得自己没有出息,没保住闺女,也愿意儿子去建功立业,并说等到儿子一回来就把身上的爵位传给他。只是,怕谢卫死在战场上无后,就仓促给他安排了一个通房丫头。谢卫走后,那个丫头还真怀孕生了个儿子,取名谢明继。谢卫年纪不大,但有武功,极有韬略,还长相俊美,很快得到大元帅昌王爷的赏识。昌王爷是皇上的叔叔,是皇家除了太祖、高祖之外的唯一一个武将,颇得先帝和当今尊重和重用。听说谢卫还未定亲,就写信告诉昌王妃,暂时不要给和昌郡主定亲,若谢卫能够活着回去,就把闺女嫁给他……”

十四岁就给通房丫头留后,真是祸害花朵小少年。

不用说,谢卫功成名就回去了,娶了昌王爷的闺女和昌郡主。谢卫的确不简单,做为书生能够投笔从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半生戎马,最后能够武转文,当上兵部侍郎。韩莞之前就听赵畅说过,谢卫极有可能升任兵部尚书,甚至入阁。

韩莞又问,“但凡皇家人都霸道,昌郡主嫁进谢府,那个通房还活得了吗?还有那个庶长子,过得好吗?”

老太太说道,“哪里等得到和昌郡主进谢府,听说在谢卫回京前那个丫头就得病死了。至于谢明继,他小时候我还见过一次,长得白净秀雅,笑眯眯的很讨喜,学问也好,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现在在翰林院当差……想来没受过委屈。”

对于老谢家,韩莞总是会往不厚道的地方想,说道,“那个丫头真是病死的?不一定。”

老太太说道,“不管她怎么死的,亦或是被赶出谢府,谢家处理的都没毛病。她就是为谢卫留后的通房,生下儿子,也算完成了使命。只要从她肚子里爬出去的孩子过得好,把她的家人安抚得好,就算对得起她了。总不可能让通房丫头挡正妻的道儿,那是宠妾灭妻。”

老太太最恨的就是宠妾灭妻。

韩莞看了一眼老太太,就是这位最心慈的老太太,也觉得下人为主子献身献命是他们的职责。这种意识深入骨髓,不说主子,就是奴才或许都是这种想法。

真是没有人权的社会。韩莞对那个通房丫头无感,还是觉得这么处置一个为自家生了儿子的女人让她接受无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