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7375 字 2022-01-29

她心里无限悲伤,六老爷不在了,自己只是一个妾,无儿无女,娘家人已不知被卖去了哪里,她将来该如何生活?她的奴契在老太太手里,只希望老太太死前能够看在自己尽心服侍她一场的份上放自己自由,哪怕嫁给一个老鳏夫,也有容身之地……

蒋姨娘出了黄府,考虑了一下,没有马上回荷花后街,而是雇驴车去了江氏娘家。昨天老太太搜江氏屋里,差点把地皮儿刮掉一层,还真收出了十二两银子。

自己虽然一直服侍老太太,却没像章氏那样跟着老太太一起欺负江氏一家,有时暗中还会帮帮忙。特别是家败了以后,都是她和江氏一起做家务,两人的接触更多。有时候知道老太太要找茬,她还会提前告诉江氏……

她现在才知道人还是应该多做好事好,不去欺负人家,再帮一帮,说不定哪天就会求上门。自己必须留一手,要跟江氏把关系搞得更好,章氏恨自己,又小气刻薄,能帮自己的,或许只有江氏。

蒋姨娘听江氏说过娘家住在哪里,正好在黄家和韩家的中间,拐个弯去了那里用不了多少时间。

韩莞给封和写了一封信让人冒雨送回庄子,把封景的信和礼物也带了回去。让封和父子赶紧组织人加班加点,多制紫虎膏和酒精。

雨下了两天两夜,二十五上午终于放晴。韩宗亮的伤势也好些了,韩莞决定明天回乡。

两只虎还想晚上去聚满楼吃顿饭,韩莞同意了。又让人去李府给大老太太送了口信,说谢明承派人回来买药,问她想不想给在西关城流放或在军队充军的韩家男人送信。若有,今天晚上在香满楼见面。她是想把韩宗瑞的信交给老太太。

未时,韩莞带着两只虎、韩苒、韩芝、黄娟、翠翠、豹子一起去,春叔赶车。这么多人,韩莞可舍不得辛苦驴叔,赶的是家里的骡车。

春嬷嬷在家陪韩宗亮,不去。柳氏母女要等黄贺下学一起去,

几人未时就出发,先绕道去锦丝阁绣坊。前几天下雨春嬷嬷和春大叔也没闲着,买了许多东西,包括聘礼,摆设用具等。

韩莞知道春嬷嬷一直想给儿子买架价廉物美的炕屏,可总嫌贵,下不去手。她就想着今天去买架炕屏送春山。在原主和两只虎心里,春山就是亲哥哥和亲舅舅,春家人才是他们的家人。

骡车来到锦丝阁门前,韩莞几人下了车。怕把人吓着,豹子和趴在笼子里的翠翠没下车,黄娟在车上陪它们。

锦丝阁是京城中高档绣坊。韩莞没上二楼、三楼,楼上的东西太贵,她目前还用不起。

第一百三十七章崩人

韩莞给自己和韩苒、韩芝、柳氏母女买了几样小西,给黄娟买了几朵娟花成亲时用。买了一架最便宜的水楠木架绣五子登科炕屏,花了三十五两银子。

不是韩莞舍不得买更好一点的炕屏,而是韩莞用的炕屏也是几十两银子买的。若是跟主子用的一样贵,春嬷嬷铁定不敢要,要了也不会允许春山用。

炕屏花钱让店家直接送去黄家。

韩莞几人刚走到门前,就遇到几个女眷进来。

真是冤家路窄,居然是上次极其藐视韩莞的孙二夫人及其儿媳妇。

她们也看到韩莞了,孙二夫人眼白瞄了韩莞一眼。生怕怕儿媳妇又跟韩莞打招呼,还皱眉教训道,“说话要看对方是谁,对于那些不知羞的人,上竿子找你你都不要理她。”

那个小媳妇吓得连连点头,看都没敢看韩莞一眼。

话不多,侮辱性极强。这死婆子太可气了。

这里不是聚满楼,韩莞可不会忍下这口恶气。她面无表情,几个孩子也不知道那位夫人说的是谁。

他们上了骡车,韩莞跟黄娟耳语了几句。

黄娟捂着嘴笑了几声,让翠翠进了笼子,又拎着笼子下了驴骡。她把笼子放在驴车旁边,四处望着,好似看风景一般。

二虎问道,“娘亲,娟姨要把翠翠带去哪里?”

韩莞沉脸道,“崩人。”

两只虎和韩苒兴奋得不得了,挤到车窗前掀开帘子看好戏。

稍后,看到那几个妇人出来了,韩莞轻咳了一声。

黄娟蹲下把笼子摆正,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只手把笼子的一侧打开,轻声喊道,“四星,放!”

孙二夫人一只脚踩着小凳子,一只脚已经踩上马车,突然刮来一阵强风。

孙二夫人等几人尖叫着,被崩趴在地上。马匹也被嘣了个趔趄,嘶鸣着就要往前跑,被车夫死死拉住马僵绳。

孙二夫人摔得最惨,是头朝下栽下去的。她被人扶起来,前额和鼻子摔出了血,胳膊和腿似乎也摔伤了。她眼睛闭着,不知真晕还是假晕,被人扶进车里……

街道上的行人都吓了一跳,不知那群人为何尖叫着突然摔在地上。

一个人说道,“那些人是撞到鬼了么,一家子倒在地上说刮大风把他们刮倒的,哪里有风?”

另一个人说,“我刚刚正好往那里瞧,好像是有风,把他们的衣裳都吹得飘起来了,旁边的树也弯了。奇了怪了,别处也没有风啊,难不成他们遇到鬼了,吹的是鬼风?”

韩莞心里暗喜,翠翠真不错,给它指示四星,风猛无臭气,它完全按照以前的训练实施做战。

当然,“无臭”不是一点都不臭,它只要放屁,总会有臭味,这个臭是最轻的,对于它来说相当于无。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黄娟已经把笼子上的小门关上,拎着笼子上了驴车。

翠翠的这个屁,离得远的人只能闻到淡淡的一点臭味,有些人甚至感觉不出来。但黄娟离它屁屁太近,被熏得难受。上车后拿着香囊在鼻子底下使劲吸,逗得几个孩子大乐。

春大叔忍住笑,赶着骡车走了。

来到聚满楼已是华灯初上,楼外的几串红灯笼把聚满楼外照得透亮。

酒楼里飘荡着悠扬的洞箫声,人们说话声很小。几天来,来此处吃饭的客人已经习惯了这个格调。想斗酒玩乐的人,也不会来这里。

大堂里已经有几桌客人在吃饭,半数以上的桌上摆着“已预定”的牌子。

黄琛过来笑道,“大包间和小包间只各剩一间。”

韩莞笑道,“包间就留给其他客人吧,我们在大堂吃饭。”

他们去了隐密性比较好的靠里的位置,虽然桌子不大,但他们多为孩子,黄琛不来,还是挤得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