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1 / 2)

弃妻似锦 寂寞的清泉 8222 字 2022-01-29

丁老头进上房跟韩莞说了一下京城的情况。他们是奴才,不可能打听到什么内幕消息,但街头巷尾都传说平西侯贪墨已经坐实,只等皇上如何发落。

他们远远观望了平西侯府几天,墙外有士兵把守,有人定时给府里送食材,还看到有大夫进出,好像韩太夫人病重,其它消息一点没有传出来。别说族亲,就是奴才们的家都被官府封了……

他不好说的是没良心的女婿,因为他们先送了一两银子,头两天待他们还算热情,第三天就开始要钱。话说得好听,等官府发卖平西侯府奴才时,他托他的良民亲戚把两个小舅子及其家人买下。

他们便同意了,说是拿八十两银子过来。既够买人的钱,还能剩下二十两银子感谢女婿及他的亲戚。女婿当时没说话,之后女儿就阴一句阳一句,说买罪臣家的下人也承担风险,八十两银子不够等等。

第二十六章藏银

看到女儿女婿如此贪婪,丁老头夫妇暗自生气,却也不愿意再多给。

昨天下晌,女儿女婿都出去了,七岁的外孙子骂他们道,“那些钱是你们贪墨主子的,主子若发现了,不仅要没收你们的钱,还要打死你们。不如都送给我家,我们还能记你们个情,赏你们口饭吃……”

丁老头和丁婆子气得要命,一个孩子懂什么,这肯定是女婿女儿经常说的话,或者是故意让孩子这么说。

但丁老头丁婆子现在能求的只有女儿女婿,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只得再多出一些钱。

等女儿女婿回来,丁老头强挤笑脸说道,“罗管事有多贪心你们应该知道,大半银子都被她要走了,我只剩下一百五十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的确只有那么多。我先给你八十两银子,买到人后再给你们五十两。你们总得给我们剩下一点钱养老吧,还要安排那两大家子人……”

这么多钱,他女婿也就认了。并商量好,三天后女婿借口去三羊村看望他们,把银子拿走。

今天一早他们雇了辆驴车回来,丁婆子哭了一路,亲女儿女婿都这样,以后没钱了还能指望谁呢。

若是之前把姑奶奶哄得好,等到官府发卖奴才的时候,也能求奶姑姑帮着把儿孙买过来。姑奶奶老实,肯定不会狮子大开口……

丁老头禀报完,韩莞又提醒道,“春山的病过人,你们进了这个家门,在他病好之前都不能出去。这是李里正规定的,咱们住在这里,就要听他的招呼。”

丁老头自是允诺。心中暗喜,还好女婿过三天就会来家把一部分银子取走。

他走进他们住的前东院,春大叔就跟进去拉着他说了一阵话。

丁老头不耐烦地应付完春大石,刚进屋,春嬷嬷便拎来一个竹编食盒和一壶热水,说道,“姑奶奶说你们打探消息辛苦,让我先拿几个馍来给你们充饥。”

她虽然纳闷,还是按照韩莞的交待,把食盒上有花纹的地方冲外面。

丁老头和丁婆子道了谢,关上门,丁老头说道,“看着点。”

丁婆子就来到小窗旁,向外张望着。

丁老头去把靠墙的高几挪开,再用一块铁片轻轻巴拉墙角的一块砖。怕别人看出来,这块砖的接缝跟别处一样密实。又怕在砖上划出印迹,铁片上还包了一层布。好不容易把那块砖巴拉出来一点,他就伸手把砖取下,又取下下面一块砖,从里面拿出一个小铁盒,数数荷包里面的几张银票和几锭银子。

他松了一口气说道,“二百四十两,数目没错。”

他把小铁盒放进去,再把砖塞好。又打开炕柜上的锁,拿出一个木盒,里面是一百亩田地的契书和村民们的租佃契书,还有二十两银子、几块碎银、几串大钱。

丁婆子见数目不少,问道,“当家的,侯府倒霉了,姑奶奶会不会找咱们要钱啊?”

丁老头冷哼道,“她有本事就去找韩大夫人要,钱都被韩大夫人的管事娘子拿走了。地契肯定要上交,庄头我也当到头了,以后田里的产出咱们落不到一文。等女婿过来给他八十两,以后再给五十两,剩下一百一十两就是咱们将来的倚仗,拼着挨打也咬死不认。”

脸色更加阴郁,“哼,她做了那种丑事,生怕别人知道她就是平西侯府那个不要脸的五姑奶奶。被男人睡了,男人还嫌弃。别说去京城,连县城都不敢去。她若撕开脸皮报官,就把她和平西侯府的关系暴露了,她丢不起那个人。只要不报官,怎么都好办……”

丁婆子一想也是,那位姑奶奶自从来了三羊村,除了进山采药,连县城都不敢去,生怕别人认出她。也正因为她有这个短处,才那么好拿捏。

说道,“银子藏在这个家不保险,若是春家人进来搜查怎么办?那个春婆子坏得紧,恨不得挑唆主子打死我。”

丁老头道,“这个地方咱们拿都费劲,就他们,一个傻,三个憨,若能找到我手心都能煎豆腐……”

丁婆子又心虚道,“若她把咱们卖了,咱们回不来,银子藏得再深也没用。我觉着,等三天后女婿来拿钱,最好都让他拿走。”

丁老头叱道,“咱们这把年纪,谁会买?卖不出去,咱们一辈子都是她的奴才,顶多把咱们打一顿撵出去。等儿子给咱赎了身,以后再想法子回来拿就是了。女婿是个白眼狼,都给了他,那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想到女儿也帮着女婿,丁婆子又是一阵咒骂。

上房里,春嬷嬷问韩莞道,“姑奶奶,奴才去把田契和他们贪墨的银子抢回来?他们不给,我就揍人。他们没有了倚仗,我们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前几天一直担心儿子的病,现在儿子好些了,她才有心思想这些。

牛高马大的春家夫妇对阵身材瘦小的丁家夫妇,完全是碾压。有这么好的打手,却受了丁家夫妇那么多年的气,原主弱爆了。

韩莞说道,“契书不用抢,他们自会老老实实送上。至于他们贪墨的银子,还在他们手里的肯定能拿回来,孝敬别人的是要不回来了……他们作威作福这么多年,又害得我在三羊村名声狼藉,总不能便宜他们。早些把这两个恶人发落了,春叔也能去京城探听探听宗寻和苒儿的消息……”

那两个恶奴的契书在自己手上,又没有了靠山,收拾他们易如反掌。卖他们不可能,那么大岁数,白给都没人愿意要,总得让他们吃些苦头。至于吃多大的苦头,要看他们的表现。若老实些,就打十板子,罚去村里当佃农。若还不知悔改,只得公事公办让他们坐牢了。

偷盗五十贯钱就要坐牢,他们贪了几百贯。

若那两个恶奴坐牢或是流放,不一定能活着出来,韩莞还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一定要自寻死路,也就怪不到她了。

第二十七章作弊器

这个时代主子也不能随意把奴才打死,若被告发,主子要受笞刑。若是有权有势的人家,他们有的是办法掩盖真相或收买家属,可韩莞做不到。何况,做为现代人还是不想手里直接出人命,习惯性想用法律惩治不法分子。

不过,这里的奴才比不上一头畜牲,若敢擅自杀死牛马驴骡,是要坐牢的。

春嬷嬷望了眼韩莞,轻声道,“姑奶奶,若这事弄去县衙,你的身份怕是瞒不住了。咱们还是想辙把银子要回来,再把他们毒哑,撵出去。这样他们才不会坏你的名声。”

韩莞道,“我的名声早被他们败坏了。在乡下,丁家人败坏。其它地方,平西侯府败坏。平西侯府还不至于费这么大的劲针对我,他们是拿我作伐,针对老谢家。哼,我是石头缝里长青藤,两头受夹。这个把柄被他们拿捏这么多年,我已经想通了,脸皮儿也练厚了。反正以后不想再嫁人,谁想看,谁想说,随便。”

春嬷嬷说道,“照说,谢家家世好,谢二爷是齐国公府的世子,他娘又是郡主。虽然年少时顽劣,但敢去边关杀敌,也算条汉子。若韩大夫人积点德,不把下药的事推到姑奶奶身上,姑奶奶又生了两个聪明讨喜的哥儿,谢家和谢二爷为了孩子也会认你……唉,算了,那些事不敢想了。姑奶奶还年轻,若是谢二爷回来跟姑奶奶合离,姑奶奶还是能再嫁……”

原来谢明承的出身那么好,平西侯府的伪嫡女的确高攀不起,何况还用了那种手段。

韩莞摇头说道,“我已经绝了再嫁的想法。有大虎二虎,还有你们,我不嫁人也会过得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