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 / 2)

民国之文豪 决绝 4751 字 2019-04-06

豆豆面对苦难的生活,没有丝毫抱怨,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反而更让人心疼。

再多的有趣的事儿,也不能掩盖这孩子一直在挨饿。

郑维新看完一遍,又看了第二遍。

“我昨天看了《我在百年后》,当时觉得楼玉宇的文虽好,但比不上《我在百年后》,可现在……我又觉得他写的小说更好。”郑维新的一个同学道。

“我倒不觉得,依我看,还是《我在百年后》更胜一筹。天幸的文风用词非常特别,可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写出来的。当然,楼玉宇的文虽然比不上他的,但跟别人比,已经非常好了。”

“这篇《流浪记》给我的感觉,跟《留学》有点像。”

“我也这样觉得,看《留学》,我仿佛经历了江振国的人生,看《求医》,看到的却只是被撕开的残酷现实,但这《流浪记》……它又让我开始经历豆豆的人生。”

……

这些人的议论,穆琼并不知道,但他要是知道,一定会告诉这些人,这是因为代入感的问题。

《留学》是一部代入感挺强的小说,但《求医》不是,而现在这篇《流浪记》……它的代入感,兴许比《留学》还要强一点。

这个故事,完全是从豆豆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的。

穆琼已经写了两篇文了,拥有很多粉丝,不过他的新文到底刚开始刊登,开头又没有什么爆点,因此大家虽然看了,但没有讨论太多。

倒是《求医》和《我在百年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了。

今天的报纸上,甚至还刊登了某位知名人士写的这两篇文的读后感,这位在自己写的文章里,将《求医》和《我在百年后》都狠狠地夸了一番,号召大家都去看。

穆琼的生活环境其实挺封闭的,他接触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可就算这样,他还是听到了很多夸奖,也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了很多。

他在现代的时候,小说写的很不错,得了不少奖项,在网上也有很多人给予正面评论,但这样被人喜欢,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穆琼定了定心神,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继续写起《流浪记》来。

既然大家喜欢,那他一定要多写一点,让更多人的可以看到。

他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多改变一些这个世界上的人也是好的。

穆琼这一写,就一直写到了中午。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冯小丫在外面敲响了钟声,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碗,一窝蜂地往外跑去。

穆琼见状,也拿着带来的菜往外走去。

他今天带的菜是蒸熟的酱鸭,不需要加热,也就没有提前放到冯小丫那里。

学校食堂那边,很多学生正在盛饭盛汤,见到他,他们纷纷打招呼:“穆老师好!”

“你们好。”穆琼朝着他们笑笑,走进食堂。

食堂里面放了桌子,学校的老师全都坐在桌边。

最初只有穆琼和钟老师在学校里吃饭,其他老师都是去外面买饭吃的,但后来魏亭来了,跟他们一起吃,再后来盛朝辉也开始跟他们一起吃……慢慢的,所有的老师就都在学校里吃饭了。

每个人都会带不同的菜来学校,放在一起吃,竟也能吃得非常丰盛。

比如今天,钟老师带了两个炒青菜,穆琼带了酱鸭,盛朝辉带了油豆腐烧肉还有咸肉竹笋汤,更有别的老师带了炒鸡蛋什么的……一桌子菜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而除了这些,冯小丫还端了一碗鸡蛋咸菜汤过来,又切了半只白斩鸡。

魏亭给她交了伙食费,而她拿了钱之后,一直很努力地想让魏亭吃好点。

穆琼吃饭的时候,公济医院,傅蕴安也在吃饭。

公济医院给医生提供免费的饭菜,而这些饭菜还挺丰盛的,甚至有西餐中餐两种不同的选择。

傅蕴安和玛丽医生坐在一起,两人吃的都是中餐。

玛丽医生是医生,同时也是传教士,而这会儿,她就跟傅蕴安谈起了她的信仰。

傅蕴安笑着跟他说话,但并没有听到心里去。

他刚出国的时候,为了生活曾在教堂里干活,一度是相信神的存在的,毕竟他们那时候过得太辛苦了,他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可是,两个男人在一起,是不被神允许的……

傅蕴安很快就将自己面前的食物吃光了,笑着跟玛丽医生告辞。

玛丽医生道:“傅,你总是这么忙,都不知道要休息。”

“我希望能多做一点事,多救一些人。”

“好吧……我其实跟你一样。”玛丽医生道:“你快去忙吧!”

傅蕴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起病例来。

他下午有一个手术要做,有个病人的胆里有了石头,要把胆割掉。

正看着病例,他的助手来了。

“三少,天幸寄了信来!”助手一进来就道,将一封信放在傅蕴安面前。

天幸这个人,是傅蕴安先知道,先了解的,因而这件事,霍英全权交给了傅蕴安处理。

天幸的信,便也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傅蕴安的手上。

傅蕴安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看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