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 / 2)

小漕工也觉得自己撞到了大运,揉着被拍痛了的胳膊,嘿嘿笑起来。

荣枯看着他们,面上依然挂着微笑。

他对于轮回转世这一套,有自己的看法,并不苟同净土宗的宗旨,但是面对这些人,他却不想以自己的那一套高深的佛理去辩论。

——这不过是一些红尘之中的芸芸众生,为生死和别离寻得的,浅薄却真诚的慰藉。

它的本质,是芸芸众生,对于这个红尘俗世的无奈,和发自内心的七情六欲。

是爱,是欲,是人。

若要以自己那一套刚硬的空性禅理,去强行掰直他们对于佛法的理解,那大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忍”。

所以。

以禅宗理法之身,暂行净土法宗之事,又有何不可呢?

漕运船上很少有什么娱乐,不摇船的时候,这些漕工就挤在后面睡觉,吹牛,荣枯的到来倒是给了他们一些别的事做。

荣枯知道他们识字不多,不一定能听懂高深的佛理,便选择净土宗一些关于因果轮回的故事,每天给他们讲一些。

漕工不识字,听着也津津有味。

倒是丁船头那个八岁的小儿子,在船上跑来跑去,虽然年才八岁,却也能帮忙做点烧水,搓衣的活,如今和荣枯的那只狸花猫混熟了。

荣枯从报恩寺里出来的时候,原本是打算把两只雀、一只猫暂时托付给报恩寺的沙弥们的,谁知道自己刚出门没多久这三只小东西就跟了上来,怎么也赶不走,似乎想跟他一起去威州,荣枯赶不走,只好一并带着。

小孩子喜欢猫,经常钓小猫鱼,丢进锅里煮了拿鱼头喂猫,狸花猫自然也和他亲近,加上漕运船上运的是粮食,这狸奴反而在这找到了新活计,刚来两天就逮了两只又肥又壮的耗子,引得漕工们高声叫好。

荣枯坐在船头,吃着自己带的胡饼,却见丁娃儿抱着猫坐到自己边上:“大师父,你为什么要养个猫啊。”

两只银喉落到荣枯手上,啄了一下他手上的胡饼屑,荣枯便掰下来一些,放在一边由它们俩啄食。

“别人送的,只好养着。”荣枯如实回答道。

“那你把它送给我吧。”丁娃儿道。

荣枯摇摇头:“是尊者赐,不能转送。”

丁娃儿失望道:“这样啊。”

他到底是小孩子,失望了没有一会,便道:“大师父,你去威州做什么呀?”

荣枯垂眸,手指轻轻捻了捻脖子上戴着的白玉菩提佛珠:“去追寻小僧的缘法,小僧的劫数。”

丁娃儿虽然小,但是跟着听了这么多天的佛经故事,也知道“劫数”是个不好的词,便道:“既然知道是不好的事情,大师父为什么还要去追呢?”

荣枯笑着摸了摸丁娃儿的脑袋:“这世上的劫数,不是躲藏就能消弭的,不去正视它,最终只会积少成多,化作自己的魔障罢了。”

丁娃儿听得懵懵懂懂,只好低下头继续摸怀里打哈欠的狸花猫。

天色将晚,漕运船逐渐接近贞州,江面上逐渐燃起了点点火光,丁船头和几个漕工原本是在各处警戒的,只见那些燃起的火光向着漕运船迅速靠拢过来。

荣枯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夜间出来打鱼的渔船,但是看这速度似乎是轻舟,便也觉察出不对来。

“不好!”丁船头怒喝一声,一把拎起儿子把人丢进了后船舱,顺便把荣枯也一起拽了起来往后船舱推,“遇上水匪了!”

第73章还等什么!赶紧想办法救人啊!……

轻舟大约有四五艘,上头都载着两、三个蒙面捉刀的水匪。

大周允许民间私藏利刃,却不允许私藏甲胄,所以从最好的尨州铁打造的直刀,到西域传入的胡弯刀,又或者是这些水匪手上拿着的烂铁白刃,花点钱都能在铁匠铺里买到。

贞州向来是比较安稳的地方,贞州水道上经常会有官服的“水武侯”巡逻,很少会出现水匪。但是自从前段时间文承翰到任威州,先从打击威州水匪开始,便有一部分威州水匪借着熟悉水道往外逃窜,跑到了林州、贞州的地界继续做这打家劫舍的生意。

这段时间贞州的水武侯们工作量也骤然多了起来。

围困住荣枯所在的漕运船的,正是一批从威州逃窜出来的水匪。

他们登上漕运船之后,很快就将船上的十几个漕工都控制住了,拿到船头跪着,又有两个手持白刃的贼人从船舱里搜出了荣枯和丁娃儿,将两人连拖带拽也拉了出来。

荣枯下意识的将瑟瑟发抖的丁娃儿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这个孩子。

“这漕运船上怎么还有秃驴?”一个水匪怪道。

他一开口就是威州口音,丁船头连忙道:“各位好汉,各位好汉,我们这是运粮食的漕船,没有多少钱帛孝敬各位爷爷,老船头这里有些铜钱,还请各位好汉笑纳,千万要放过我们这一船人的姓名才是。”

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水匪了,许多水匪为了防止被他们打劫的漕船去水武侯那边报官,都会扣下一两个人质,待到确定无人报官之后,再用麻袋装了往野外一丢,任由对方自生自灭去了。

这倒也不是什么“盗亦有道”,纯粹就只是当今皇帝继位的时候,面对大周初期层出不穷的匪祸,采取了章丞相的建议,将“匪”分为二等,盗财而不伤命者,官服亦不斩。另一类杀人越货的,则处腰斩。

久而久之,这些当强盗的也学奸猾了,从中摸出了一些门道,以及防止被打劫的商户去报官的方法。

漕帮兄弟上了船便是无血缘的亲兄弟,谁也不能放弃谁,所以即使被水匪打劫了,忌惮着他们手上还扣着“兄弟”,也很少有被打劫的漕船敢前去报官。

久而久之,这些漕船的船头东家都会准备一份消灾钱,取的就是破财消灾的意思。

这漕运船运的是民间米商的粮,而这些粮商,统一都有来自朝廷的认证,即使把这些粮食都搬走了,想要销赃也很难,不如收了消灾钱划算。

见丁船头上道,为首的水匪也哼笑了一声,从他手上接过装着消灾钱的袋子,打开数了数里头装了几吊钱之后,照理要抓两个人质回水匪寨去。

他们初来乍到,才刚刚在贞州水道附近的莽山上找到一处落脚点,尚且没有修葺完善,不能关押太多人,这还是他们从威州逃窜到这里来之后,第一次开张。

为首的水匪指挥两个手下搬了两袋米上轻舟,又一把揪住瑟瑟发抖的丁娃儿,似乎是考虑到小孩比大人好辖制。

丁船头登时就跪下了:“好汉,好汉,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好汉你行行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