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万元户 第53节(1 / 2)

七零万元户 老胡十八 3854 字 2021-06-17

“为啥要开国营的,咱就开私人饭店,你等着吧,不用半年,乡镇企业肯定能发展起来,到时候咱从乡镇企业干起,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转成私人的。”

蕙兰终究是没读过书,对这些词汇也不敏感,听得一知半解,反正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姐姐不会骗我!忙一个劲点头,“我现在还有好些菜不会做,下个月领导让我去石兰宾馆进修,我一定会好好学,争取把咱的大饭店……”

真像个小孩子。

珍珍喜欢这样被她照顾得像个小孩子的蕙兰,让她觉着自己的穿越是值得的,是被上天优待的。

***

蕙兰如愿以偿去了省城,时间很快进入夏天,青云玩具厂的三层楼房拔地而起,矗立在城关公社,哦不,城关乡与横西市之间。因为考虑到以后生产规模的扩大,林珍珍干脆一步到位,不仅扩大了厂房占地面积,还建了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全是钢筋混凝土浇灌的,还加了最先进的防火材料,可谓是保险又保险。

厂房的上风向,是一溜儿两层宿舍楼,每一套都带冲水卫生间,每层楼有一个公共厨房和洗澡间,生活不遍的住双人间,互相有个照应,其他人可选择单人间,每个月就意思性的收点水电费……这么好的职工福利,可把其他厂的职工羡慕坏了。

当然,珍珍扩招的工人还是伤残退伍军人和烈属,他们羡慕一下也就罢了。这不,青云玩具厂团结同胞,关爱烈属的事迹不知道让谁知道了,九月下旬的一天,桂花胡同居然又来了两名记者。

长城已经知道“记者”是干嘛的啦,哒哒哒裤子都跑脱了,露出两个屁股蛋:“妈妈妈妈快,又有记者来啦!”

珍珍正跟人谈西边一块地的事儿,她打算把那儿买下来,盖饭店。“记者来就来呗,你去年不是还见过外国记者嘛,瞧把你稀罕得……”

“不是,不是哈罗人,他们是……是……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一激动,还蹦出两个屁来。

珍珍捏着鼻子,“边儿去,我忙着呢,要上厕所自个儿去。”这孩子,不知道又吃了些啥,一天天的屎尿多。

但可能是妈妈滤镜太厚,珍珍居然觉着有那么一丢丢可爱。以前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她可是当了近一年的闻屎专家,同样是湿湿的尿布,她一闻就能准确判断他是单纯的尿了还是带拉了,甚至连臭臭的形状颜色也能精准无误。

“哈哈,我的如意八宝红烧肉屁威力无穷!”

难为三岁的他说话这么溜,用词这么……新颖,珍珍决定,放他一马,不揍他了。跟房东招呼一声,请他先回去,地皮的事改日再说,她得去看看,到底是哪儿来的记者。

不是她多心,自从传出改开的消息,各国记者闻风而动是常态,季渊明上个月就被抽调跟随省公安厅的专家去了南方,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她能做的不多,帮他守好大后方是基本的。

不成想,母子俩蹬着自行车到新厂,街道办新主任和纽扣厂原厂长早就在办公室坐着了,笑眯眯的陪一老一少说话,“咱们青云街道啊,下辖人口众多,积极响应中央省部委号召集体办厂也不少,青云玩具厂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哎呀小林来了,赶紧的,这两位是省报杨记者,赵记者。”

珍珍笑笑,“两位记者同志好,一路辛苦。”

街道办新来的主任又道:“这就是咱们玩具厂的经理,林珍珍。”

“林经理你好。”记者没想到,这么大个让省里都听闻的玩具厂,经理居然是这么个小姑娘,而且他们都听出来了,原厂长和主任压根屁都不懂,对他们外行人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看来这位才是正主……当然,也有可能是挂名在街道下的乡镇企业,现在全国都兴这么搞,大家心照不宣便是。

带着满满的疑惑,意思性的亮出记者证,谁知这位林经理居然把记者证和介绍信接过去前后左右的研究一番,认真比对真人和证上照片……没一会儿还借口有事,离开了。

赵记者刚参加工作,一头雾水,小声问道:“杨师傅,她这是什么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