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历史的必然(1 / 2)

荣医 沉舟钓雪 4630 字 2021-06-10

第三百五十六章历史的必然

通常来说,殿试虽然是皇帝主考,可皇帝也不会当殿钦点状元。

人们常说金榜题名,金榜金榜,科举的最终结果,可不就是要等到榜单揭晓时,看那一个榜么

皇帝当殿钦点状元,这样的事情已经有许多届不曾有过了。

消息传出,半个京城都几乎为之沸腾。

尤其是宋熠那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说出了士的最高标准,用一句话总结出了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

简短二十二个字,包含了至真至诚,至深至广的无上道理。

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咀嚼他这一句话,咀嚼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

只有江慧嘉,既神往当时场面,心中一半意兴飞扬,一半却是说不出的复杂。

当这一句话刚被说出来,她就觉得耳熟,片刻后她想到了。

这不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吗

当然,如今没有北宋,只有大靖朝。

可虽然宋朝被大靖给蝴蝶掉了,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大靖与宋朝却都有近似之处。

当然其中不相同的地方也非常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历史虽然拐了弯,可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必然的。

首先江慧嘉肯定的一点是,她从来没有在宋熠面前说过张载这句名言。

所以这也就不存在宋熠抄袭张载的问题。

那么宋熠为什么还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呢

总不成宋熠也是穿越的,或者说他干脆就是张载重生吧

这虽然不说是完全没可能,但江慧嘉还是认为宋熠是土生土长的大靖原住民不会错。

自己的枕边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江慧嘉不认为自己会分辨不出来。

宋熠虽然很多时候都显得很成熟老到,但他也有嗯,有非常纯情幼稚的时候。

不是真的少年人,怎么可能有那样的纯情

所以如果真要解释宋熠为什么能说出那样一句话,那大概真的就只能说是历史的必然了。

大靖不是宋朝,所以大靖朝没有苏轼没有王安石没有张居正当然也没有张载等等一系列在历史上璀璨流光的人物。

可是没有了这些人,大靖朝就会出不了历史名人了吗

那怎么可能

没有苏轼,说不定还能有王轼,没有王安石,说不定还会有苏安石没了张屠夫,也照样不吃带毛猪啊。

江慧嘉有些晕晕乎乎地同素霓郡主告了别,她面上表现得倒也不算很明显,只是双颊酡红,眼中流光熠熠。

素霓郡主只当她是听到宋熠中状元了兴奋的,也很为宋熠言辞钦服,当即还提出来要送江慧嘉。

江慧嘉婉拒道:我带了人出来的,也有车,梦娘你不要麻烦。

素霓郡主便没多勉强,虽然跟江慧嘉很有些倾盖如故的感觉,但毕竟初次相交,还没熟到真正知交好友的程度呢

她就道:过不了几日,只怕你这里便有数不清的宴要参加呢,到时若有难处,你记得随时来寻我。

叫身边人取出自己的帖子,要赠给江慧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