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另辟蹊径简帝心(1 / 2)

荣医 沉舟钓雪 4559 字 2021-06-10

垂拱殿中,宋熠拈起那支小小的粉笔,站起身,在旁边一根刷漆立柱上用左手小心地写下了一个元字。小说

然后他又轻轻将这个元字擦了开去。

昌平皇帝袖手走来,轻轻吸气,根本藏不住惊讶。

他伸手指向有过粉笔痕迹的那根立柱:这是何物

宋熠道:此物由石膏粉白土粉滑石粉等物配合制成,制作简单,妙只妙在此物易书写,易擦拭。便于公示,更便于教学。

粉笔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有心钻研的人就算不知道配方,但只要多调试几次,总有能试出来的时候。

可粉笔最大的好处本就在于它的简单

当初江慧嘉只是初步将粉笔的概念提出来,宋熠就通过实验,最终自制成了效果不错的无尘粉笔。那个时候,宋熠还坐在轮椅上呢。

宋熠道:前年春夏之际,学生曾在家乡办过一期蒙学,当时用的便是粉笔教学。乡民大多家计艰难,无钱买纸笔书籍,可有此粉笔,学生竖起一块漆板,只需在讲台上写字,下头的蒙童不必有书,也能识字。甚至若再发下粉笔,他们也能以粉笔随时随地练习写字。

当然,宋熠那个时候并没有分发粉笔出去。

从江慧嘉提出粉笔之初,宋熠就深深明白了此物的价值。

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可在读书只是少数人的事的大靖朝,它的价值又是无可估量的

当时的宋熠身有残疾,位卑力小,如何能够随便将这样的东西暴露出去

他能在自己的小小课堂上使用,也不过是因为乡野小民们见识有限,想不到这个东西如果推广出去,会有可能给大靖朝带来多大的风暴。

往小处说,此物能够降低读书识字的门槛,方便讲堂授课,而往大处说,这个东西的出现,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大靖在文治教育之上的格局。

这是教化之功

如果全民开智,如果十个平民当中,有五个不,只要有三个能识字懂书,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这样的问题,宋熠能想到,昌平帝自然也能想到。

皇帝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不由得原地踱起了步子。

步伐略急,一如他此时的心跳。

忽然,昌平帝停下脚步。

粉笔这粉笔你在乡间试用过

宋熠道:只学生自用了,分发蒙童只是设想,实则并未如此。学生叫他们自制沙盘,用树枝在沙盘上习字。

皇帝深深吸一口气,静默了半晌不语。

为君一任,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明君称号,流芳千古

可事实上辉煌的功绩是那样好留下的吗

大靖朝历来重经济轻武力,周边四邻也都没一个是好相与的。所以文治武功这两项,武功方面昌平皇帝是极少去想的。

他能设想的只有文治,文化昌盛,那也是千古之功

孔夫子为何能被尊为儒家第一圣人,就连孟子都只能屈居亚圣

是因为他周游列国,影响强大

还是因为他著书立说,篇篇经典

这些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其中也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孔子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