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31节(2 / 2)

赵明昌憋红了脸,半天才吭吭哧哧说道,“这书肆的幕后东家是我……”这事连他爹都不知道呢,每次来他都是偷偷摸摸的,方才见到裴清泽与顾成礼,险些惊到,还以为是自己以前在学舍里说漏了嘴呢。

顾成礼心里感叹,果然是大户人家,原先李玉溪考中童生便得了一个庄子,到了赵明昌这儿直接是已经经营起书肆,都是年纪轻轻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这让他不由生出几分紧迫感,顾家没有能力为他提供这些,他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行。

三人找了一个地儿坐下,裴清泽面色古怪地看着赵明昌,“为何你这书肆里竟连几本像样的书都找不出?”

赵明昌好歹也是县学的生员,若是让人知道他名下的书肆竟全是这些情爱小说,只怕是会让人诟病。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若是想要书肆赚钱,就该多弄些这样的话本子,我这书肆里每日的进账可比寻常家至少多出好几倍呢!”谈起生意经,赵明昌瞬间有话说了,滔滔不绝地和裴清泽二人讲道,“除了要正经科考的人,这同安县里有几人会去买那些圣贤书,但这话本子就不一样了,不仅是书生会看,那些闺阁小姐们也爱看,茶馆说书先生们更是会买不少……”

“书生怎会看这书?”裴清泽皱眉,一脸不赞同,他盯着赵明昌,“莫不是你也看了这些?”

赵明昌支支吾吾,赶紧否认,“怎、怎么可能!我爹和我娘平时盯着可紧了,我哪有时间看这些……”

裴清泽对此不置可否,“县学教谕是不准学子们看这些,若是被抓到,会受到处分……”他目光看了一眼一旁的顾成礼,若是他写这些话本子的事情被直讲们知道,只怕也会是一场风波。

顾成礼哭笑,他原本没打算将这事告知裴清泽等人,倒也不是信不过什么的,而是知道的人越少,走漏风声的可能性才会越低,可是如今不仅是裴清泽知道,怕是连赵明昌也会很快就知道了。

王管事不知不觉就将顾成礼带来的那本线装稿子给看完了,最后心里憋了一口气,倒也没心思吐槽顾成礼了,而是被话本子里的剧情给气到。

原来那无头女尸竟是隔壁县杨员外的女儿,闺名翠娥,本事娇娇独生女,受尽宠爱,杨员外作为县里出名的大善人,不仅乐善好施,还家中资产颇丰,唯独有一缺憾,竟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闺女,虽然也有几房妾室,但皆无生养。

杨氏宗族倒是有不少男丁,但杨员外的夫人却起了给独女招婿的心思,杨员外虽说有几分不情愿,但最终也是答应下来。

哪成想,杨家千金竟会在招婿前几日进庙上香之际,竟会被人掳走,此事已是一月以前之事,杨员外夫妇当日便去了官府报案,却迟迟未得到消息,杨员外的夫人为此卧病在榻,杨家为此愁云惨淡。

可没想到一个月后,杨翠蛾却尸首分离出现在了邻县。

王管事这才发现顾成礼的话本子是与旁人不一样的,虽然都是与仵作相关,但顾成礼所写,故事情节波荡起伏,处处暗藏玄机,当他以为案件已了结时,突然又横生波折,便是他已经看过那么多的话本子,还是忍不住被顾成礼所写的情节给吸引住。

先前的挑刺心理早就被他自己忘到了九霄云外,但他看到深策行指出,害死杨翠蛾之人并非是山匪,而是另有其人时,忍不住抓耳挠腮,为何不是山匪作乱呢?这又是从何看出的?反复一切又回到了刚开始的疑惑处,若不是山匪,杨翠娥作为未出阁的女子,又怎会与人结下如此深的仇怨?

沈策行步入公堂,眼里早已了然,他径直走向前,经过杨员外身旁时,目光微冷,对着县令大人行礼,“回禀大人,小人有事要奏,这杀害杨翠娥的真凶——真是其父!”

一语落毕,满堂皆惊。

王管事等不及要翻下一页,却愕然发现这竟是最后一张,有些不死心地再翻了翻,果真是最后一张,没有少漏掉,顾成礼竟然还没写完就将这话本子送到他这儿来,他顿时憋得一肚子气,原本想要好生来批判一下这话本子的,没想到却一不留神看入了迷。

更过分的是,他现在还不知道为何是杨员外杀的杨翠娥,难道那不是他女儿吗?他为何要这么做?

王管事此刻满脑子的疑惑,看完了话本子反而平静不下来,只想快点知道结果,究竟是为何啊?!

见他终于肯放下手里的话本子了,一旁跑腿的前堂才上前道,“管事,少爷来了。”

王管事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口气很冲,“你为何此刻才与我说?”他急急忙忙想要过去,少爷来此,他作为一个管事,居然都不上前去伺候着,这不是犯傻吗,万一哪天被旁人说了小话顶了缺,他该上哪儿哭去。

跑堂瘪瘪嘴,他方才好几次都想开口来着,分明是管事嫌他站着碍事,让他离得远些,再加上少爷如今与那两位秀才公谈话呢,他也就没找管事了,说不准此刻少爷根本就不想见着管事呢。

王管事将身上的衣裳理了理,确定不会失礼后,匆匆跑向后院,他走得极快,等进了屋内,还没来得及看清里面坐着的人,就开口喊了起来,“小的得顺给少爷请——”安,话还没说完,就见到坐在那里的顾明昌。

顿时他只想问,还有半册话本子呢?为何没写完就来送给他?!

可当着赵明昌的面,他还保留了那么一丝的理智,将快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下,赵明昌冲着管事摆摆手,“我这里还有客人,你先行退下吧。”

王管事很憋屈,心里像是猫抓过,但顾忌着赵明昌,只能怏怏退下。顾成礼的话本子已经写了不少,这次来带着的也不止王管事手里的一册。

原本他只拿出一册,是想当作筹码,毕竟当初他和对方虽然谈妥了稿费的问题,但是顾成礼不傻,能看出王管事对他的不满,尤其是他如今写的题材,也并非是对方所想要的,他担心王管事会敷衍了事,拿一两银子就匆匆把他打发了。

顾成礼之前的确是和对方谈好,每卖出去一本,就要分给他一百钱,可若是王管事并不重视他写出来的话本子,未曾让人来抄写印刷,对外广泛销售出去,那他又怎么能从中获利呢?

所以,要让王管事认识到他这话本子的价值,不仅仅是对对方有利,对他自己也是极其有利的。

可如今赵明昌是萃文书肆的幕后东家,这是他怎么也不曾想过的,如今倒是不好当者他的面来提话本子之事,要不然即便对方看在同窗之谊上,很可能会提高稿费,而这与他最初的本心是相违背的。

不管怎样,他希望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拿到那些,而不是借助第三方的关系情分。

当初那文昌书局的少东家是周启文,如今萃文书肆的东家是赵明昌,二人还是出身于世交之家,自□□好,顾成礼都有些忍不住相信缘分这回事,他选中的两家书店竟然都是相识的,况且如今还都是他的同窗。

不过,对于周启文这人,他无法摸清看透,便有意远离着些。

“我记得周启文他家似乎也开了一家书局,你俩倒真是缘分非浅了。”顾成礼开口,有些奇怪道,“不过这阵子,似乎没怎么见着你去寻那周启文?”

赵明昌原先就像是小尾巴一样缀在周启文身后,分明他读书比对方好多了,却是什么都听对方的,就连许敬宗都看不过,过去两人会因此怼对方,进行冷嘲热讽。

哪知这次却是好久都不曾见到他去找周启文,仔细想想,似乎是从王墨章在公厨想抢占他坐席那时开始的,赵明昌就很少往外跑,整日待在学舍里,倒是让原本比较安静的学舍热闹起来。

赵明昌神情惆怅,脸上的笑容勉强起来,“我与他是自由相识,我记得周大哥……周启文幼时还帮过我。”因他是商户子,当初在学堂时,还被几个学童嘲笑戏弄过,当时除了周启文,并无第二个愿意站出来帮他。

而且周启文比他年长几岁,有他出面,那些学童后来就再也没找过他麻烦,这也是为何他一直对对方很钦佩,哪怕周启文只是靠捐生进的县学,他也愿意跟在身后喊他大哥。

但他也不知道对方是从何时变的,明明幼时也是仗义直言的人,为何现在却要追随那王墨章,那日许敬宗与他说,周启文也跟从在王墨章身后时,他是无法相信的,怒气冲冲地找到周启文那里,想要找他对质。

可那个让他一向很敬宗的周大哥,却是皱着眉让他别胡闹,他听着对方谈及仕途、谈起前程,说着王墨章的未来不可限量,他果真如许敬宗那厮所说,选择去当王墨章身后的一个献媚奉承之徒,哪怕王墨章是个品德低下、欺凌弱小之人,这样的人与当初那些欺负他的学童有何区别?

或许是有区别的,至少学童们只是年龄小,许是会在知耻懂礼后而不再那般行事。

“算了,不提这些扫兴之事。”赵明昌很快就恢复了心情,整个人斗志昂博,“我爹整日念叨着让我多跟你们学学,赶巧今日咱们还碰上了,不如去我家一趟,我请你们用膳,顺便也让我爹见识一下,他可是对你们两个慕名已久呢!”

顾成礼与裴清泽都年龄不大,却分别为今岁院试的案首与第二,在这同安县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两人并未将赵明昌的话当真,毕竟对方也不过与裴清泽同岁,同样能考过院试,又能相差多少呢。

裴清泽朝窗外看了看,的确是时候不早了,便应下了对方的邀请。

“我们先前未曾准备,这样冒然上门,是否有些不妥当?”

“有何不妥的,你们是我的客人,有什么可准备的?”赵明昌满不在乎,推搡着二人出门,“我还觉得我该去准备一番呢,这可是你们头一回上我家,我得让我家厨子好生伺候着,保证下回你们还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