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14节(2 / 2)

少年眉眼清冷,原是早就将商贩的那点小把戏看穿,他把价格喊得那么高,但其实是比谁都急着脱手。

柰苗是长在北地的,在这里根本养不活,也没有冤大头愿意买,如今柰苗就已经有些蔫蔫的,再不种到土地,恐怕就要死了,到时候他就折本了。

商贩苦笑一下,“没想到小兄弟对我们这些果苗懂得挺多,行吧,这柰苗你拿走,我也不多要……”既然对柰苗很懂,就会知道这柰苗如今不好养活,他也没法多要。

见他让步,顾成礼脸色也缓和起来,让一旁的顾老爹掏钱,他则向这商贩打听起葡萄,他在这集市上惯了许久,都还未曾见到卖葡萄的,也不曾看到有葡萄藤卖。

听他这般问,商贩不可思议地瞪大眼,“这种精贵的东西怎么可能在咱们这小地方卖?”

精贵?

顾成礼一愣,是了,他不该以前世的标准来衡量,因乡下也是有种些果子树的,像是桃子、杏子这些,他也没想过葡萄到了这里就精贵起来了。

商贩瞧着少年身姿欣长,有几分气度,忍不住道,“若真想买,也是有法子的,县城里有一昌隆杂货铺,他家在京中也有分号,若是托他们给你捎来也是可以的,不过葡萄本身就不好养,便是北地也是稀罕物,到了这里只怕……”

他的意思是就算拿到了葡萄藤,也养不活,何必费这折腾。

顾成礼心里叹息一声,看来这葡萄还真要随缘了,他谢过商贩的好心提醒,与顾老爹拿着已经买到手的果苗返程。

顾老爹看着手里的蔫巴巴的柰苗有些担忧,“五郎,我瞧着也觉得这棵苗是白费钱了……”就它这模样,怕是还没到家就枯了吧。

顾成礼失笑,“阿爷,柰苗可没这么容易死。”他知道顾老爹是听了商贩的话,心里担忧,便解释道,“柰苗在咱们这儿的确是不好养,咱们这雨水太多,土壤也是偏酸性……”

看着顾老爹不太懂的神情,他话语顿住,“总之,若用沙土来种,还是能养活的。”

顾老爹有点不敢置信,“就咱们村那连庄稼都种不出的沙地还能养这种精贵东西?”

“当然,其实不仅仅是柰苗,沙地养葡萄也是极好的,可惜咱们买不到葡萄藤,要不然明年咱们就能吃到葡萄了……”兴许还能用来酿点葡萄酒,那就更值钱了。

顾老爹闻言笑了起来。

他倒不是急着买不着,而是听了这些东西难种担心养不活,不过这话他不在五郎面前说,既然五郎说了有把握,不管怎样都应该先种种看。

不仅是顾爹觉得种果树玄乎,顾成礼的几个叔伯心里也有些担忧,不过他们很快就见识到了嫁接果苗的厉害,并对此充满了信心。

几个月前顾成礼将从县城里带回来的桃枝嫁接到了自家院子里的桃树上,他在县城吃到的桃子本就皮薄多汁,而与院子里的桃树嫁接后,如今长出的果子不仅比原先大出很多,还更加的甘甜,若不是亲眼所见,顾家众人都不敢相信。

咋不同的新棵桃树的枝条长一起后,长出的果子就又大又好吃呢?

这里面涉及了不少生物知识,顾成礼扫了一眼院子里挂满了果的桃树,含笑道,“咱家果树原先便是不差,结出来的果比多数桃树要甜,不过就是果子小了些,而带回的桃枝则是那种能结大果的……”

新者一结合,长出来的桃子便会结合双方的优良性状,又大又甜。

顾大伯等人还是有些难以理解,为啥这果子这么会长,尽挑着好处了,不过有了这些好处,他们对以后要种果树的事情多了些信心和期待。

顾成礼告诉他们,通过嫁接种出的桃树,不仅仅是果子长得好,果树还会提前进入丰产期,经济价值也比原先提高不少,他这次又买了杏苗,新者皆属于蔷薇科,杏树也是可以与桃树进行嫁接的,等他们多尝试几次,就能种出改良过的不同品种桃子。

枣泥沟的村民发现,刚刚出了一个秀才公的顾家最近很是奇怪,竟花银子将后山那块沙地买下来了,然后没过几天,又把村里没人要的泥潭给买下。

众人心里纳罕,真不知道这顾家人心里是咋想的,谁不知那些沙地都是没用的荒地,白给他们都不稀罕,而他们竟还花银子买,这不是糟蹋银钱吗?

后来听说这是新考上的秀才公给出的主意,不少人都暗自摇头,这顾家真是太宠孩子了,秀才公他再厉害,如今也不过十三,他能懂种田上的事吗?

尤其是村里头上了年纪的老头子老太太们,他们自诩为种田的老手了,可不信那沙地还能种出啥花样来。

顾家人就是这般在众人完全不理解的目光里,扛着果苗到沙地上栽种。

得知他们是要在沙地里种果苗,村里众人恍然大悟。如今官府虽然不管百姓们种什么粮食,但是要是在农田里不种粮食,而改种其他的作物话,被人举报了也会有官府的人过来训斥。

但是在沙地里种果苗,即便是官府派人过来也无话可说,谁不知沙地就是一块无用的荒地,啥也不能产出。

村里人还是不看好顾家种果树,因这村里不少人家院子里都有种一新棵果树,像是杏子、桃子之类的,甚至后山上还有不少野生的山枣、枇杷,谁还会特地去买地种果树,到时候能吃完那么多果子吗?

至于卖出去那就更不可能了,谁会花钱当这种冤大头啊?

然后他们就眼睁睁看着顾家人忙完了沙地上的果苗后,忙不迭地的去清理那泥潭。

养珍珠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活顾家人都不会,所以他们要赶在顾成礼离家去县学前,将河蚌放到水塘里。

胡氏满手污泥,费力地清理着泥潭旁常年淤积的水道,这个泥潭原来也是池水清澈,与村里的溪水相连,有活水流入,可不知怎的有一段水道泥沙太多堆积起来,后来水流就改道了。

这个活儿又累又脏,如今又是刚入伏的天,热得她背夹流汗,还能听见一些妇人在背后嘀嘀咕咕声音,就算没听清,她也能猜到这些人在讲什么,心里一阵气闷。

她们这些人懂什么,如今脏点又怎样,等她家养出珍珠来,赚了大钱,让这些妇人们酸去!

胡氏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要同这些没见识的妇人们计较,若不是她亲眼见了五郎是如何将家里的桃树嫁接后就可以结大果的,她也会像她们如今的样子无法理解,所以是她们没见识,只要她赚到大钱了,她就可以儿子娶城里媳妇,让这些婆子们眼红去吧!

也要让那什劳子的掌柜后悔去,凭着这股子执念,胡氏还在咬牙坚持,顾家男人女人都忙活起来,总算是提前将这新样工作都完成了。

倒也有几个村人眼珠子转转,竟偷偷跟着顾家身后学,但因为琢磨不透这家人究竟是想干啥,也不敢花太多的钱,似模似样地挑了一些比顾家小些的泥潭与沙地,然后开始蹲点偷学,在顾家忙完后风风火火接着干了起来。

顾家的人有些紧张,咋他们家还没赚上钱就有人跟风了呢,那这样以后还能赚上钱吗?

“等村里人见识到咱们能赚钱,跟风模仿之人怕是会更多。”顾成礼说道,而且他们根本无法阻止村里人在自己身后偷学,这些技术也不是他自个儿想出来的东西,他一开始就没想藏着掖着,“等咱们先赚上一笔,然后就把种果苗的技术教给村里人。”反正也防不住,还不如卖个好,总不能他们吃肉,却连汤都不让人家喝。

胡氏很不甘心,她还打算将这手艺以后传给子孙们,如今要是教了村里人,那她家以后还能赚上大钱吗?

“这倒不用太担心,咱们提前一年种的,肯定能先赚一笔,等后来种的人多了,果子不值钱,咱们可以将果子制成果脯,卖到更远的地方去,还是能赚不少钱。”而制作果脯的法子,肯定与养珍珠技术一样不外传,这些都是核心技术,真正的竞争力所在。

赵氏点点头,觉得这主意好,也不用平白得罪村里人,反而能卖个好。

顾成礼颔首,只有他们顾家一家富起来,村里会眼红的人不少,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富,给村里里提高一条生财之道,村里众人到时候也会卖顾家一个人情。

等顾成礼忙完了顾家的事后,离去县学读书的日子还剩几天,他准备带些山礼去寿春县探访李秀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