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3节(2 / 2)

他心里忍不住感叹一下,这个时代婆母可真是相当有杀伤力,天家重视孝道,地方各地同样很重视,故而便是像钱氏这样平时相当泼辣难缠的人,也不敢轻易在赵氏面前放肆。

等小赵氏和钱氏被赵氏镇压住了,顾三郎才笑嘻嘻起来,“小婶,我可没偷懒,我是去里正家打探消息哩!”

小赵氏没好气翻个白眼,顾及婆母和公爹都在,忍了又忍终是什么也没说。

“快叫你男人出来吃饭!”顾老爹冲着小赵氏示意,然后转头看向顾三郎,“消息当真嘛,真的要在这个时候来征民夫?”

“应该是错不了,听里正说,县里的文书都下来了,各家都要派一个壮力兴修河道。”

顾老爹叹气,“自从过完年,就一直雨水不断,这与往常大不一样……”

“对,里正也这般说。”顾三郎点头,“他说今年的雨水太多,若不今早派人兴修河道筑大堤,要是发大水,那咱们这一片都得遭殃。”

顾成礼在旁边听了一个大概,心里清楚这次征派民夫的事情要落到他爹身上,心里有些发愁。

顾成礼穿越过来这几年发现,几乎是每年官府都会抽派民夫,而且这还属于正当合理的,并不是那种昏庸无道的行为,因为古人是要服徭役的,每个朝代都如此,甚至在前朝时,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服一个月的地方徭役,也就是去当民夫。

如今本朝推行仁政,只需各家出一个壮力,相比前朝,真的是相当仁厚了,而这也是很多村人至今不分家的原因。一个大家族同居,这样徭役的担子分摊下来,压力则会小很多。

顾家的劳力本来是比较多的,可是如今顾老爹和顾大伯都要忙着木匠活,顾大郎在县城当伙计,顾二郎则是跟着顾老爹和顾大伯学手艺,这样一来顾家的劳力直接去了四个,若是再去服徭役,又要去一个了,难免会耽误今岁的春耕了。

既然这件事不可违,顾老爹也不作他想,而是看向顾三郎,“你三叔要去服徭役,那你就不能偷懒了。”

平时这个孙子偷懒,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少了顾爹这个劳力,情况就大不一样。

顾二伯立马保证道,“爹你放心,要是这小子还敢偷懒,看我如何收拾他!”

顾三郎缩着身子委委屈屈不敢说啥,钱氏气恼地看着自家男人,心里越想越气。

等顾小叔从屋里出来,顾家的人就到齐了,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顾家是农户,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男女不分桌,但是顾家人口太多了,刨去顾成礼这些男丁,还有几个未出嫁的女丁,所以用膳还是弄了两个桌子,将几个年龄较小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放在一个桌上。

顾家大伯母胡氏作为长嫂,生的几个孩子排行都在前,除了一个儿子在城里当伙计,两个闺女都已经嫁人了,自然是和顾老爹赵氏等人坐在同一桌,而顾成礼也在此桌。

看着身着青衫挺拔如松的顾成礼,胡氏眼神晦暗变化,手指握着筷子指尖发白,还是忍不住问道,“五郎,你今日进城呆了一天,也不曾从带银子,午膳是怎么解决的……”

桌面上静默下来,众人先是看向了一向贤惠能干的胡氏,胡氏笑容不变,“我也是关心五郎,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赵氏开口,“大郎不是在城里酒楼当伙计嘛,五郎日后进城便去寻你大哥,想必酒楼里应不差吃食……”胡氏捏住筷子力度多了几分,紧张地望向顾成礼。

顾成礼轻笑,“大哥在城里也不容易,我哪好去给他添麻烦,城里卖吃食的摊子挺多的,价格也实惠,一个胡饼也才两三钱,便掏钱买了……”至于两三钱哪来的,肯定是平时省下的。

再者虽然如今顾家四房没分家,但各家还是都有点私房钱,女眷们平时做女工针线活都可以拿到城里换钱,农闲时家里的男人也会去大户人家当长工,虽然大部分工钱都上交了,但难免会留下些,而这些赵氏喝顾老爹也是心知肚明。

胡氏松了一口气,“哪里就是添麻烦呢,你和大郎亲近着呢……”却绝口不提下次去大郎那里弄口吃食。

胡氏低头吃着碗里的饭食,不去看赵氏有些难看的脸色,家里要供五郎去念书她虽不太乐意,但也没阻止,可大郎在城里当伙计不容易,难得现在得到掌柜的看重,可不能让五郎去打扰。

她就大郎这么一个儿子,可不得事事为他打算,如今五郎也不去李秀才了,马上要考县试,说不准还要天天往县里跑,哪能让他去大郎那里,要是遭掌柜厌恶咋办,可是有不少人都眼红她家大郎呢。

顾成礼脸上笑容不变,仿佛感受不到饭桌上气氛的些微变化,他今日没去寻大郎,便是考虑到大伯母心里的那些计较,况且他本身也并不想去给人惹麻烦,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了,干嘛要去惹人嫌呢。

等用完膳,众人洗漱一番便进入了梦乡,顾成礼将带回来的话本子仔细收好,同样早早歇下。

农人晚上几乎都没啥活动,因为点煤油灯费钱,顾成礼晚上也很少看书,费钱不说,灯火昏暗还费眼睛,倒不如养好精神,第二日早起忙活呢。

自顾成礼从县城归来已半旬,顾爹也在前几日便进了城,而他带回来的那些话本子也已经抄完了。

“五哥,你在干嘛呢?”七丫突然从身后窜出,而顾成礼神情丝毫不惊,一点都没被她吓到。

“你咋都不怕呢?”七丫觉得没意思,她这招用在三哥四哥身上屡试不爽,但是在五哥这里却多次折戟,顾成礼好笑地看了她一眼,“你这招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次了,能换点新鲜的吗?”

他看着小丫头鲜活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你平时不是都不进来的嘛,怎么今日敢进我屋了?”

“这不是娘都不在嘛,奶她们也出去了,反正没人,你又不说,我咋不敢进了?”小丫头摸了摸自己发尾的头绳,整个人都神气十足,仿佛家中的长辈不在她便有了足够的胆,不仅如此,还跑到顾成礼桌前,身手去抓他桌上的书,“这是什么书,怎么感觉和你往常的不一样?”

顾成礼见她要去拿那话本子,赶紧伸手摁住,“这可不是你该看的书,快放下!”他抄了十本书,对这话本子里的故事已经非常熟稔,无非是才子佳人,但他本身并不喜欢,甚至嗤之以鼻,自然是不让家里的妹妹看,万一和书里的女主学傻了怎么办。

没想到他这么紧张,倒是让七丫误会了,“好哇,你竟然看闲书!”

顾成礼哭笑不得,也不想和这丫头说太多,“是我的不对,下次不看了!”

“哼。”七丫横眉冷眼地看着她五哥,“你得保证下次真的不看了!”

“我保证!”顾成礼竖起几根手指,“七丫,我说不看就不看,难道你还不信我的话吗?”反正他这也不算是看,顶多是抄书。

他不想说出来,免得让家里人担心。

“七丫,你们在干嘛呢?”五丫站在屋外喊了一声,担忧地看着他俩,“你快出来,别闹五郎了,他还得看书呢,仔细娘回来又要拧你!”

“哼。”七丫嘟着嘴气鼓鼓地走了,现在快到晌午,她还真不敢在五郎屋里多呆,生怕待会儿娘和奶她们就回来了。

幸好七丫出去得早,不过片刻功夫,赵氏等人果然归家,各个累得满头大汗,幸好四丫、五丫已经将饭菜做好,随时可以开饭。

因顾爹去服徭役了,而地里的春耕也不能耽搁,赵氏便带着几个儿媳全下地了。女人下地在乡下挺常见的,但顾家的男丁多,赵氏除了年轻那会儿,已经有好多年没下地了。

几个儿媳虽然年轻些,但也各个累得够呛,七丫见了赶紧端水来给她们喝。

赵氏捧着粗陶碗,心里还惦记着事,看向四丫,“我先前让你煮的鸡蛋,没忘记吧?”

“没呢,都打包好了。”四丫转身去灶台拿了一个包裹,动作麻利地拿来给赵氏看,“奶你瞧,都收拾好了。”

赵氏看向顾成礼,“等吃完饭,你就去给你爹送去。”

顾爹是去修缮河道、筑大堤,这可比下地种田累多了,而且官府提供的伙食也就那样,若是家里不补补,身子哪里吃得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