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2节(2 / 2)

顾成礼收回视线,寻了一个方向,自顾走开。

赵明昌没想到对方竟是这样的反应,愣了一秒方才反应过来,“哎我和你说话呢!你怎么就……”

顾成礼走得飞快,根本没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身后那个富家少爷身上,很快身后的声音便逐渐消失了。

他先前说要去书局并不是幌子,等进了城后,四下打量了下,发现这同安县文风挺盛,他一路走来竟看到了不少的书局,他选了间规模较大的书局走去。

如今二月县试将近,重视此事之人并不少,顾成礼进书局时发现里面人挺多,大多数都是文人士子,这点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读书人大多数穿的都是长衫,瞧着文质彬彬,而他今日同样也是这身衣衫。

不过虽是差不多的款式,料子却有很大的不同,与旁人镶边华服还有各种精美的刺绣相比,顾成礼的一身老旧的布衣要显得寒酸得多。

顾成礼一点也不拘谨,进了书局后便四下打量一番,目光在书架上巡视一遍,便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书。他拿起一本《礼记》,自顾翻看起来。

李秀才传授的课程里主要都是儒家内容,而目前主要以《诗经》、《论语》为主,稍难些的《孟子》、《礼记》的内容涉及的比较少。

若是这次考题不是很难,那么李秀才所教的内容便足够可以应付,可万一出题的考官想要加大点难度,而顾成礼又想要一个好名次,那么多看点超纲的书籍则会更加稳妥。

“这位公子可是想要买下《礼记》?”

许是顾成礼杵在那里的时辰颇长,一位穿着文雅之人走了过来,“在下观公子已有半盏茶功夫,为何不买下……”

顾成礼放下书,看向来人,瞧着年近二十,穿着淡青儒衫很是低调,但浑身气度不凡,一看便是有家底的,心里微微叹息,只得开口,“囊中羞涩,只得在此借书一观……”

其实他这习惯还是从前世养成的,他前世看的书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买回去,而是办了张图书卡,时常去图书馆借阅,但他对这书局能否借书看心里也没底,只好站在此处当场观看,没想到还是被人点了出来。

来人目光在顾成礼略显寒酸的衣着上划过,不作片刻停留,却展颜一笑,“我观公子立在此许久,岂不辛苦,不若到里间稍作歇息,岂不美哉?”

顾成礼微愣,不由开口,“难不成阁下是该书局东家?”

周启文微微一笑并未否认,侧身上前向顾成礼作了邀请姿态,“里间备了茶水,若是累了也可吃点茶……”

不过是初见,对方态度却这般友好,顾成礼心里纳罕,但这人如此礼遇,若是拒绝倒显得不合礼数,况且他在此借阅,本身也有些理亏,便闻言跟了过去。

这番动静,书局的管事早已察觉,一脸赔笑,“东家何时过来的,我竟没有远迎。”

“我不过是经过罢了,不妨事,你自个儿且去忙吧。”周启文一脸温和,打发了管事后,看向顾成礼,邀他坐下,“这书局虽是自家产业,我却是难得来此一趟,今日与公子相逢也算是有缘。”

顾成礼道,“我也是初次来此,没想到竟能遇到东家,的确是种缘分。”

周启文眼里亮光划过,笑容更盛,没想到自己遇到的这小公子也是一个有趣之人,一点也不扭捏,当即道,“我姓周,字启文,不知公子如何相称?”

“当不得一声‘公子’,我乃顾姓,字成礼,家中排行为五,唤我顾五即可,唤字也行。”

“既如此,我比你年长,便唤你‘成礼’。”周启文也不扭捏,当场就喊了起来,“成礼,其实我进这书局已有片刻时辰,原本是来散心,倒是见着你已看起《礼记》,莫不是也打算参加此时二月的县试?”

听得“也”字,顾成礼心里一动,不由问道,“难不成周兄也是准备参加?”

“是啊,这可真是缘分了,说不准还能在考场相见呢!”周启文忍不住露出笑来。

顾成礼心里也松快了些,“若当真如此,当得一乐事!”

“的确是乐事,不过,唉……”原本还很欢快的周启文不知想起何事,竟重重叹了一口气,看着满脸不解的顾成礼,苦笑着解释,“我观成礼你年龄不大,应是第一次来参加这县试,愚兄却是第三次了,从十七岁那年便开始应考,如今已经十九了,仍一无功名……”

顾成礼赶紧安慰,“好事多磨,想必这次周兄必能心想事成。”

“但愿如此吧。”周启文仍有愁绪,心里并无底气,此时见着一小厮掀着帘子进来,不禁皱眉,“发生何事了?”

小厮立马小跑过来,俯身在周启文耳旁低语起来,顾成礼目不斜视,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手中的书上,不去窥探对面主仆的事宜。

周启文皱起眉头,站起身来朝顾成礼拱手道,“今日不赶巧了,难得遇到一有缘人你,没想到家中有急事,愚兄可能要先行一步。”

第4章

德安跟在周启文身旁有些年岁,对自家公子也是有些了解的,虽看上去温文尔雅、平易待人,但其实知心相交之人并不多,而先前书局那人穿着寒酸,不过以寒门子弟,怎的这般客气?不禁好奇地问出了声。

周启文想起之前见的顾成礼,面庞还透着稚气,瞧着不过十二三岁,但气度却很是不一般,沉稳内敛而又有光华,最初引起他侧目的正是这复杂的气质。

不过一农家出身,竟有这般气度,可见并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年龄还这般年轻,却要参加今岁的县试,想来是心中必有把握了,周启文眸色深晦几分,神情莫测道,“回头叮嘱一下这书局的管事,要是再见到这顾成礼,待他客气几分。”

德安见自家主子神色莫明,也不敢多问,呐呐称是。

顾成礼见周启文先行离开后,他倒不急着走了,反正他是被这东家邀请进来的,如今有了休息的场地,还有免费的茶水供应,当即就厚着脸皮赖在那里多看了一会儿书。

只是没想到这家管事也挺有趣,在自家东家离开后,竟还来给他续了几趟茶,这倒让他真的感到有些难为情。

看到管事再次过来,顾成礼放下了手里头的书,好奇问道,“我先前听闻有的书局可以抄书,不知这里还缺抄书之人吗?”

这管事拎着茶壶,笑容可亲,“咱们书局的确是收抄书,但目前一些经文典籍有些过多,销量并不是很好,倒是些话本子更吃香,若是公子不介意……”

顾成礼只想靠抄书换些钱填补家用,至于抄写的是不是什么圣贤经书倒并不在乎,当即说道,“这倒不妨事,只是不知这价钱要如何算?”

管事笑道,“这话本子卖出一本也才两百钱,而纸和笔墨也由我们来供,想必公子也能理解,这样一来,抄一本也就五十钱。”

其实这五十钱还是看在少东家面子上,说不准下回少东家过来还会再提到,到时候他也能有一个露脸的机会。

顾成礼接过管事顺手递来的一本话本子,随手翻了一下,页数倒并不多,他估摸着一天抄两本不成问题,而且还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

“我能带回去抄吗?”

管事看了眼前这少年一眼,脸上挂着笑,“按理来说,只有熟人我们才放心让其带回去的……”顾成礼闻言眉头蹙起,没想到这话锋一转,“但是您既然是我们少东家的朋友,那我们自然是放心的!”

顾成礼不说话,心里倒是有点数,他和周显文今日才结识,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朋友,但是这管事说得也有一定道理,至少他和周显文都要去参加二月县试,要是他真贪了这书局的纸墨,他们想要寻他倒是容易得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