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光荣锦旗(1 / 2)

还有第二件事?

“小李,去车上后备箱把我准备的盒子拿来。”

秦局长不失领导的气派,派随行的工作工作人员,去将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拿了过来。

聂天鸣一家三口也是好奇,齐齐伸头凑了上去。

缓缓将手上的盒子打开,秦连海从中拿出了一个被红色绸子包裹住的圆柱体。

“唰”

红色绸子被抖开,从旁边露出的红色绒面来看,聂天鸣猜测应该是个证书之类的东西。

秦连海双手一撑,握住顶部的竿,一面锦旗出现在众人面前,上书八个大字:

“稀世山药,造福农业。”

左侧写着赠南泉村聂长生家,左下角落款则是蒙新县农业局。

“这是我代表县农业局,送给您的,也好做个念想。”

将锦旗递到聂长生,但老爹似乎被吓呆住了,被老妈张兰娟用胳膊肘狠狠一捅肋骨,才堪堪缓过神来。

“刚从地里回来,手上脏着呢。”

老爹连忙把手在衣服上使劲擦了擦,才敢伸出双手从秦连海手中将锦旗接过来。

“作为县农业局局长,这是我个人的提议,我看局里没有反对的,就找人做了这么一个,时间仓促,别嫌弃难看。”

“不嫌弃不嫌弃,哪能还嫌弃难看呢。”

锦旗在老爹手里还没捂热乎,就被老妈一把夺了过来,老妈捧在手里轻轻摩挲。

“如果能大面积将长生1号推广种植,相信蒙新县乃至全省到全国,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是数十万的农民兄弟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对于您发现的这个新品种山药的价值来讲,这个小小的锦旗实在是太轻了,您做的是彪炳千古的好事啊。”

说到动情处,秦连海局长紧紧握住老爹聂长生的手,眼睛里噙着泪水。

聂天鸣也是看得激动,真要是想秦局长说的那样,自己可给祖宗长脸了,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老妈心思细腻,看到秦局长的神情,赶紧开口说道:“现在也不早了,去我家吃个便饭吧,两个小兄弟也跟着一块。”

还没等秦连海拒绝,老妈直接拿起桌上大队部的钥匙锁门,看样子想要继续聊下去,非得去家里不可了。

实在是拧不过老妈的热情劝说,秦连海笑着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前下乡可没这种待遇。”

随行的工作人员将车开过来,因为五个人实在坐不开,只好老爹上车带路回家,聂天鸣和老妈步行家走。

出了大队部,老妈拉着聂天鸣往村口走,聂天鸣有些奇怪,问道:“你要去超市买东西?上午我从大碗鲜打包回来的菜还没吃完,足够晚饭招待了。”

“你一个小孩懂啥,跟着我走就行了。”

老妈左手拉着聂天鸣,右手将锦旗展开,就这样招摇过市。

“他二婶闲着呢,今年秋收收成还不错吧?”

“哎呀,天鸣他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走在路上遇到熟人,老妈等的就是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地把锦旗撇到胸前,将几个大字露出来,说道:“这是县农业局送给我家的锦旗,上面夸我家长生呢。”

“奥锦旗我知道,都是做好人好事才送,你家长生做啥好事了?”

“也没啥,就是有个品种的山药,要用我家长生的名字起名字,现在已经报给国家了,就等批准了。”

“叮”系统提示:光耀门庭,孝顺值2。

脑海中空灵的提示音响起,聂天鸣突然来了精神。

原本他是不好意思跟着老妈一起走的,他了解自己老妈的脾气,逢人就要炫耀,自己抹不开面子。

但这可是给父母长脸的事情,让乡里乡亲羡慕羡慕,理所应当应该有孝顺值产生。

这是个好办法,看来自己离月老的姻缘红线不远了。

闲聊几句之后,老妈也得急着赶场子炫耀,叫着聂天鸣赶紧走。

在路上,老妈逢人便打招呼,然后举锦旗上下左右晃悠,生怕别人看不仔细。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要不是自己也是第一次见这个锦旗,聂天鸣非得怀疑老妈是不是在家里偷偷练过。

不过聂天鸣的祖宗系统的孝顺值也是一路突飞猛进,还没到村头,就已经有23点孝顺值入账了。

但碰到的人中,最多的才和二婶一样涨2点孝顺值,大部分都是一点一点地涨,聂天鸣猜测和每个人心里的羡慕程度有关。

在村里,有的人听到邻居的好消息时,是真为别人高兴;但有的却是表面上好言好语奉承,心里不知道有什么歹毒的话,不盼别人一点好。

聂天鸣也懒得理他们,反正县农业局送的锦旗可做不了假,让他们羡慕去吧,只要有孝顺值进账就行。

因为刚巧是下午三点多钟,等到村头时,人还不是很多。

没了观众,这让老妈和聂天鸣都很失望。

老妈是觉得少了炫耀的人,心里不痛快;聂天鸣则是盼着自己的孝顺值能多涨一点。

村头只有那几个年复一年闲着不用干活的妇女还在围着聊天,他们就像村里的贵族一样,不下地不干活,整天穿得溜光水滑,唯一的任务就是坐在一起聊闲天。

大多村子里以讹传讹的各种风言风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从她们这些长舌妇嘴里传出来的。

“唉吆喂,这不是天鸣嘛,几天不见长这么精神了,改天婶子给你说个对象,肯定比王家那个媛媛漂亮。”

聂天鸣撇了撇嘴,当初是自己没见过世面,错把野鸡当凤凰,现在被人提起,胃里泛起一阵酸水,心里苦恼不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