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她媚香撩人 第45节(1 / 2)

“君无戏言,朕有什么好不同意的。”

圣上将东西递给她,苏笙稍稍放心,笑着指使他去拿了中宫的印玺,皇后的玉印规格仅次于君主,号为皇后之宝,上面刻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圣上见着她将玉印沾满胭脂,不免失笑,“阿笙要是迫不及待想试试这中宫之宝,不如下两道中宫笺表,正一正内廷风气,朕这一张脸能有多少地方,哪里够你印的?”

中宫笺表与圣旨相似,一旦皇后想要动用,就算是天子也不能轻易驳斥,苏笙在后宫又无什么非要动用印宝的事情,轻易使用反而是消耗了这颗印的威信力。

“圣上将衣裳都褪了,我不就能印够了么?”

苏笙倒不愿意将这东西玩闹到明面上,反正这是圣上自己先提议的,她作弄起人来也是理直气壮,她催促郎君宽褪了常服,结结实实地用胭脂在他身体上印了数十下才满意。

她将印宝放回盛装的匣子里面,看了天子御体这副红印斑驳的情状,几乎是要笑软在枕头上,她怕圣上面子有些挂不住,等笑得有些够了,便凑过去啾了一口他尚能下口的面颊,“郎君,我听说古时候有些贵族都会在自己人身上留下些印记,郎君身上盖了我的中宫笺表,以后就是我一个人的了。”

圣上不知道一会儿吩咐传水的时候内侍们会怎么想他与皇后,但瞧见她寻到了乐子,也就不再纠结于这一点无伤大雅的尴尬,他衔住苏笙的唇齿缠绵了一番,“教你这样说,朕就该取了受命玺来印满你的身子,看你哭不哭!”

他与自己的小姑娘玩闹了一会儿,像是才想起来什么似的,“朕今晨与几位老臣商议过了,太子久侍朕躬,朕也不忍要因此取了他的性命。”

“不如就暂时将这件事情压下,按阿笙的意思将他召还,”圣上又拿了朱砂与她,纵着苏笙继续在他身上作乱,“由他上表亲辞储君之位,总比如今问罪要来得体面一些。”

第64章晋江文学城独发

叫太子自己请辞东宫之位,这恐怕比叫他自尽还要难以办到,自古以来废位的皇太子有几个好下场的,他如何甘心?

苏笙望了一眼皇帝,她的丈夫枕在榻上,身上印满闺房玩乐时留下的红痕,却轻描淡写地说起动摇国本的事情,见她迟疑还笑着催促她,“阿笙怎么不印了?”

“玩闹罢了,叫内侍们见了圣上的身子,还以为我谋杀亲夫呢!”

苏笙将胭脂盒扣好,圣上的里衣染了红痕,是不能再穿的,她便摇铃叫了人进来,服侍圣上去沐浴更衣,“郎君,那若是东宫废位,是要降为庶人,还是要比照着先帝诸子的待遇来了?”

圣上的儿子当然是要封王的,但是太子废位之后却有些棘手,东宫必然是因为失去圣心才会被废,然而皇帝叫他自辞其位,那么应该也是想着给彼此留些体面,或许会封一个郡王聊作补偿,叫他做一个锦衣玉食的宗室。

“他现在也算是朕的儿子,怎好比照着英宗的那几个庶子?”圣上暂且披了白绸里衣,俯身捏了一下她的手,“朕会赐他为周王,享原高句丽九郡奉养,到底是从小过继到朕身边的,封赏厚些也是应当的。”

这样的封赏在君主诸子之中是从未有过的,但别说是九郡,就是二十九郡,又怎能比得上掌管整个天下来得尊贵?

大唐册封宗室为王,以一字为尊,二字为次一等,皇帝要降他做周王而非渤海王之流,显然还是将他当作皇子来看待。

“殿下当然会体察到陛下爱子之心的。”苏笙勉强说了一句哄人的谎话,虽然说天下都是圣人一人独有的,他愿意将皇位给出,也能重新收回去,太子甘心与否,并不那么重要了。

“朕记得阿笙的芳诞是二月十二,正好是花朝节。”圣上不愿与苏笙多说起太子之事,他想起阿笙说起自己的生日是“海棠未雨,梨花先雪”,早就有心替她大办一场,他将手覆上妻子的小腹,“你进宫这么多年,都没有风风光光地过一次生辰,二月那个时候你胎像稳固,正好大办一场。”

她还没及笄的时候就入宫了,可是后宫这么多的女子,圣上也不会留心到一个三郎未婚妻的生日,也不知道这姑娘每年过生辰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如今她做了皇后,阿笙的生日便该称作千秋节了,合该大办一场。

“边关用兵,陛下又欲在这个时候废黜太子,我一个并非整岁的生辰有什么好过的?”苏笙如今正是不愿意凑热闹的时候,英宗在位时她曾见识过秦后与姑母的生辰,两人互争高低,一个比一个排场大,而她这种做预备嫔妃的姑娘,每年的生辰不过是吃一碗寿面,受自己身边侍女一句恭贺那么简单。

曾经她也曾想过将来自己做了太子妃乃至于皇后会不会有那么大的场面,然而现在她真真切切地拥有了这一切,却失去了操持的兴致。

“那怎么能成,阿笙是皇后,你的生辰宴寒酸,岂不是叫外人议论朕克扣了你?”圣上轻声笑道:“边关年年都都是要用兵的,朕养你的这些钱还是有的。”

“热热闹闹的当然是好,我刚进宫的时候可羡慕姑姑与秦庶人当时的过生辰宴的排场了,”苏笙随他去了浴间,自己印上的红痕还得亲手替圣上洗下:“不过那时候我还小,现在长大了些就不那么羡慕了。这几年来来回回,姑父……英宗皇帝赏赐下来的无非是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看多了就没什么新意了。”

“嫔妃的那些奉承话里夹枪带棒,不知道她们怎么受得了,可我最不爱听这些了。”皇帝没有嫔妃,她说起来也就少了许多忌讳,“再说了,郎君已经将最好的生辰礼已经给我了,我还要别的什么呢?”

“你生辰还远着,朕给了你什么?”

圣上不过是叫她服侍擦肩,剩下的那些却得亲力亲为,苏笙寻了一处榻坐着,“郎君予我后位,又与我有了孩子,这就已经教我心满意足了,皇后之尊,天伦之乐,我有了这些东西,还需要什么别的俗物吗?”

她十六岁生辰的时候还在想着嫁入东宫之后该如何面对太子的那些妻妾,又要如何奉承圣上未来的嫔妃或者拉拢那些太子看重臣子的夫人,虽然那时候也是少女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再多的想象力,苏笙也不会想到十个月后的自己会同圣上做了夫妻,甚至腹中的孩子还有可能取太子而代之。

“这些你就满足了,阿笙,这哪里能算得上是生辰礼?”圣上启唇一笑,“你要是这样说,朕下次的生辰礼便再送你一个公主,皇后觉得好不好?”

“陛下当自己是送子观音吗,您说有就有了?”苏笙轻啐了他一口,“人家同你好好说,你却拿这个来取笑我,您当我是母猪吗?”

“自然是说笑,就算是你想要生,朕须得连着两三年近不得你的身,哪个能熬得住?”圣上瞧向她尚且平坦的小腹,“想来那时候咱们的孩子已经学会翻身了,不如朕送你一个太子位?”

苏笙微微一嗔,圣上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废黜太子,她作为得利的一方,也不好说太多,“那要是公主呢,圣上是要立皇太女?”

“要是公主……”

圣上倚着浴桶思索,当年耶娘对陵阳也十分疼爱,享五千户之邑,自己继位之后又重新赐了她五千户,另外还有无数金银珠玉、府邸别庄,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然而她却不愿意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将手插入前朝、引荐了许多官员不说,还要挟恩图报,甚至襄王谋反之后不顾他的旨意,私下同太子求情,实在是太不知惜福。

“享邑万户,封地太原,”圣上望着苏笙面上的惊愕,不觉莞尔,“这能叫皇后满意吗?”

……

武敬三年正月初一,帝受朝贺于太极殿,携皇后同登五凤楼,思及太子远在边关,不免登高感怀,遂亲书手诏,以天子金牌召太子班师长安。

辽东本就苦寒,又逢连年征战,虽然正值年关,却也一刻都不能清闲,太子在中帐里穿了一身厚厚的铠甲,自从文皇帝有征辽的打算起,就特旨训练了一支精锐水军,如今到了圣上这一朝依旧保有这个传统,新罗远不如大唐地大物博,单论供给军费就已经有些吃力,大唐军队势如破竹,不过三月工夫,新罗国王就已经呈了请罪书到大唐的中军帐。

然而太子这几个月战场得意,其他的事情上却未必得意。

“姑父,圣上的意思是要我们现在就班师回朝吗?”帐外是士兵们得了赐酒的欢呼,太子望着案几上摆着的几封信,对樊将军说道:“新罗未灭,孤现下回去又有何颜面?”

那些信件的纸张质地各有不同,寄信的人也不同,到达军营的时间亦分前后。

长公主送来的是给驸马的家书,上面说了不少孩子们的事情,偶尔也会夹带着宫中几句,说起圣上对皇后与腹中之子宠爱备至,而东宫秘密寄来的信中却说起有人检举太子私藏甲胄与天子衣冠之事,圣上震怒非常,已经与几位宰相私下商议以大不敬之名废了东宫,甚至苏月莹还提及了皇后与长乐郡主生辰乃是同一日的事情。

太子早就知道皇后便是苏笙,苏月莹那封看似小心试探的信在他心中并不曾掀起多少波澜,顶多是有一些身为男子的难堪,真正叫他恐惧的,还是来自皇帝的诏书。

皇帝让使臣送了手诏与金牌过来,手诏里半点谋逆的事情也不曾提起,只是说起关切他一个人在边关冷月寒烟,新罗战局自有南将军运筹帷幄,太子为国家根本,不该长久远离京城。

而圣上亲下的手诏之外,却又另外有一份密信给他。

阿耶召他回去的手诏言辞倒是温和,然而密信之中却夹杂了许多他与臣子来往密谋的罪证,圣上要他保全天家颜面,自行辞去东宫之位,也愿意将辽东九郡都交由他掌管,许他余生富贵。

那些证据里有几封尚是他的亲笔书信,仿佛是这数九寒冬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冷水,圣上在信中并没有怒斥于他,但好似他的那些伎俩被圣上随手戳穿后,又遭了一番无声的嘲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