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62节(1 / 2)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8296 字 2021-05-23

其他的几位次辅也都对这个提议没有什么异议,很快杨云清和几位大人就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互市”的措施,他们商议的很快,打算赶在那些使者来觐见陛下之前将具体条例商量出来。

杨云清他根据后世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精彩的建议,魏首辅他自然是忍不住挑刺的,但是杨云清不管魏首辅说什么,都有应对之法,并没有让魏首辅得意。

当然这一系列的争端并没有在乾宁帝面前表现出来,在乾宁帝面前他们还是维持着虚假的和气的。

那些使者来大周的第三日之后,终于修整好了,然后得到了乾宁帝的接见。来到这三天,京城里的繁华景象早已让这些使者们目瞪口呆,他们这个时候对大周的繁盛更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而这个时候显得是更加谦卑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僭越之行,在乾宁帝面前表现得十分恭敬。

乾宁帝见了自是非常满意,这个时候也不计较他们礼仪上的失误了,反正他们已经臣服于大周了。只是因为胡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乾宁帝也懒得给他们好脸,所以表现得就非常冷淡,这也让那些使者有些战战兢兢地,生怕是哪里惹怒了这位皇帝陛下,因而就表现地更加谦逊了。

宴后,大周这边提出了“互市”的要求,而那些使者听了,皆是欣喜万分,因为与他们而言,开放互市之后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以后他们也不用再高价从那些商人手里收购那些贵的要死的东西了,因而他们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甚至想赶紧签订契约,就怕晚了这等好事就没有了。

就这样两边算是皆大欢喜,但是这“互市”当中涉及的东西有很多,所以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边关路远,再加上后续事务繁杂,朝廷这边于是便把互市的事情交由边关的林将军还有诸位将军负责,只要边关那边大体上按照朝廷这边商议好了的条例去办,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杨云清在这不久之后就又提议在边关那边多建立几处工厂。边关那边可以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了,因而建工厂的土地是一点都不缺。而且边关苦寒,那里的百姓的生活条件是十分一般,甚至有的地方还比不过以前的沔阳。等在这见了工厂之后,也能给他们一个营生,让他们赚些银钱。

除此之外,杨云清他打算建立多个工厂的原因就是想在草原各个部落招收一些胡人来干活。一方面胡人他们大多数的体质都天生比大周这边的百姓强壮,可以说得上是优质劳动力了,还有一方面是杨云清他打算走怀柔路线,潜移默化的将那些胡人的凶性削弱。

那些胡人他们也不是天生就好战的,无非是想通过战斗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罢了。等见了工厂之后,让他们进来做工,每日给他们发工钱,长此以往下来,他们很难不会被这种生活给吸引。一种生活是需要逞凶斗恶,到处打斗而且还会食不果腹,一种只需要累一点但是十分安逸便能每日获得不少银钱,他们怎么会不知道怎么选?诚然有些胡人的确是天生骨子里就热爱战斗,但是杨云清相信,大多数的胡人其实也是向往安逸的生活的,只是以往的条件下从来没有给过他们那样的机会罢了。

杨云清一说,乾宁帝也很快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潜在好处,因而很快就批复杨云清的这个提议。不过因为这和普通建立工厂的意义不同,所以这次在边关建立工厂都是由朝廷这边出资,并未将其承包给商人来办,当然这最后边关工厂那边的收益最后也是要归到国库这边来的。

“你这段时间有些锋芒毕露了。”任次辅说道。

杨云清刚要说话,任次辅便笑着打断继续说道:“放心,为师并不是是在指责你,你这段时间来做得很好。魏洲他现在已经要老了,而且现在势力也大不如前了,只不过是因为大皇子还在那,他才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颓势罢了。这朝廷早晚是你们这帮年轻人的时代,更何况我可是一直对你寄予众望的,你也不必担心自己做过火了。只是我还是得提醒你几句,魏洲他不是个度量大的人,他势必会进行反击的,指不定就会使出什么隐私的暗害、陷害的手段,你须得自己多加注意,不要中招了。”

杨云清他道:“老师,您放心,我在做这一切之前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魏首辅他现在与我早晚是会对到一起的,我一直都在留心他的举动,不会让他的手段得逞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又到了新的一年。安哥儿他现在已经两岁了,走路已经很稳当了,经过杨云清和凤阳两人一直孜孜不倦的教导,他现在说话已经很顺畅了,虽然许多太复杂的句子还不太会说,但是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云清他在屋里抱着安哥儿柔着声有些歉意地对凤阳说道:“江州一带大旱,陛下要派二皇子去江州那边赈灾顺便抚慰民心,而我因着与二皇子之间的这层关系,陛下他打算将我也一起派去,路上提点着二皇子一二。这一来一回,估计又要有个大半年了。”

“你去吧,我在京城能照顾好安哥儿的,只是你却需路上小心了,这路上说不得就有些凶险了。”凤阳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路上的凶险杨云清和凤阳两人都心知杜明会来自哪里,虽说估计到时候来得会是山贼土匪之流,但是谁能确保那里没有朝廷里这边某些人的手笔。

陛下现在的确老了,身体已经很明显地有些衰败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了,他们也是不得不争,毕竟双方都知道,若是让对方登上了那个位置之后,自己这边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双方都不肯示弱。

杨云清他已经算是和大皇子不死不休了,所以他这个时候是全力支持二皇子的。这次江州大旱,陛下派二皇子去很明显是在考验他,也是给了二皇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大皇子他这次肯定是不会甘心眼睁睁的看着二皇子借此事出风头立功的,所以等出发了之后,杨云清他必须得小心了,他有一种预感,这一趟出行是不会一帆风顺的。

第145章历练这次乾宁帝派二皇子去,其中……

这次乾宁帝派二皇子去,其中的确是存了历练之意。

在以前,若说两个皇子中间,他更加属意的还是大皇子,只是那时他心中还有考量,一直没有表现出来。毕竟立储一事事关重大,半点不可轻率马忽,所以那时他还是在冷眼打量着自己的两个皇子,想多观察一段时间。

只是没想到,随着时间过去,他那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老二反而愈发出彩了,虽说到底骨子里太过仁慈了,缺少一点君王应有的雷霆手段,但是总的来说是没有硬伤的。做事缜密,谦虚好学,心思人善,倒是额外招来了一些除去那些原本坚持立嫡的保守派之外的拥趸。

相反,原本令他寄予厚望的大皇子,却一再令他失望,做出来的事情,虽说不至于让他彻底放弃这个儿子,但是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开始回想以前自己是如何能认为这个儿子可以堪当大任的。

不过他只有两个儿子,虽说大皇子做下那事后让他失望不少,但是也不至于一棒子打死。

谁以前手里没有几件隐私事,他当初用了各种计谋才斗败自己的一众兄弟上了位。

老大他虽然对他品行上失望,但是若是能力上的突出可以弥补上这不足也就罢了,毕竟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守住这江山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只有品行端正却毫无能力手段的儿子。当然若是品行端正而又能力足够,他就更满意了。只是凡事难两全。这两样大皇子都没能让他满意。

他再次感叹自己子嗣不丰,否则何至于如此。

乾宁帝他深知自己现在身体不行了,早年夺位的时候受了不少伤,那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已经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出来它的后遗症了。他已经五十多了,虽然给他诊脉的太医说的隐晦,但他如何听不出来其中的意思,他左右也不过四五年好活了,搁在皇家里,他也算是个长寿的了。

若是以前的他或许到了这个时候还会昏了头,一时被人糊弄,信了那修仙炼丹以求长生之法,但是经过了之前那遭,看起来似乎有仙家手段的大师也不过是装神弄鬼耍些把戏罢了,他这个时候又如何能信呢?

所以倒不如趁着最后几年,赶紧定下这最后的储君人选,全力教导他为君之道,为以后的继位铺平道路。

说实话,他这两个儿子的能力手段比起他那时候是差远了,不过这也是因为他那时候兄弟众多,储位之争太过激烈,在那种情况下,他要是不努力学习万般手段与各个兄弟斗法,这个时候他早就不知死在什么阴谋里了。

可他这两个儿子,只有彼此一个对手,再加上他之前怕两兄弟相斗,一时失了手,伤了彼此的性命,让他后继无人,他就有意压着两个儿子,尽量让他们和睦处着,面上从没出过大错。也正是因此,这两个儿子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现在在他眼里都太稚嫩了,不过他想着还好年纪小,还可以接着调|教。

之前虽然因为那件天花之事,他罚了大皇子,将他又调去了礼部,但是他也没有想着一直就让他待在礼部,只不过是想惩罚警戒他一番,后面没过几月,他就又给他调到了刑部去了。

他这样做正是他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个大皇子的意思,他觉得自己的大皇子还是有救的,当时做出那事也是一时冲动,到底是年纪还小。

之后他派了几件事分别给两个皇子,也是想借机看看他们的能力,锻炼一下他们。每次从结果来看,两个皇子之间,大皇子做得的确是要好一些,这也可能是占了年龄的便利。

只是后来看却并非如此,大皇子太过依赖魏首辅了。魏首辅是他的外祖,有事向他请教一二也并无不可。若是单只是请教也就罢了,那样不管怎样也是学到了东西,自己融会贯通了。但是事实上却是魏首辅给自己的外孙大皇子出谋划策,大皇子然后就直接按照魏首辅说的做的,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他就说怎么之前大皇子把事情做得那么漂亮呢,他还以为自己这儿子终于开窍了,只是没有写想到查到最后居然是个这么的结果。

而二皇子却相反,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做得事还可以看见疏漏,但是后面很明显可以看出他的进步,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是也好歹是有模有样了。

说实话,他并不在意自己的两个皇子做事过程中让自己的幕僚谋士出谋划策,但是关键这个人是谁。大皇子每次都用着魏首辅的计策,这到头来必会助长魏首辅的野心,若是等他去了,大皇子登上了那个位置,他还像现在一样,事事习惯询问魏首辅,到那时这大周江山到底是姓魏还是姓裴?

他也试着提醒过,但是自己这大皇子却始终没有听出他的意思来,言语之间更有回护和顽固之意。

所以从那时开始,他就转而把大多数的目光放到他的二皇子身上了,比起老大,他的那点缺点也就不值一提了。

这次派他去江州赈灾,也是想着借此历练他,给他一个收拢民心的机会。虽然他知道此行有一定的凶险性,但是他还是下旨让他去了。

诚然他只有两个皇子,不想让其中的任何一个失去性命,导致最后就只有剩下的那一人可以选择。但是若是就因此因噎废食,妄想着能让他们一直处在温柔乡中,那才是大错特错。

就像这次,派二皇子去江州,不提到那了之后会怎样了,单那路上就肯定会遇到许多凶险。现在乾宁帝他也是存着最后考验的心,想看看这老二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如果连这一关都走不过,路上被人暗算了去,这以后就算他传位于他,他也早晚会守不住,然后被人拉下去。

但是他虽然这样想,却也不会真的不顾自己的儿子的性命,这一去他早已安排好了暗卫暗中跟着,只是他已经吩咐过,除非是真的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否则绝对不能出手。

这次就只看二皇子能否通过他的这次考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