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58节(1 / 2)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8378 字 2021-05-23

那些正准备回去的使者一听不是喊自己,顿时松了一口气,只有羌族的使者心里一紧,但是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道:“在下就是羌族使者,不知将军有何事?”

林将军道:“你们这羌族的首领可还在我们这边关着呢,怎么不见你们羌族来人赎?”

那使者讪讪道:“这、我们不,我们马上派人来赎。”一开始使者是想说不打算赎的,但是看着这林将军不善的脸色,连忙话音一改,说马上就派人来赎。

“只是我们就算来赎,也拿不出太多的东西,而且现在我们部落首领早就已经换人了。”使者补充道。

自从他们这前羌族首领战败被俘后,羌族剩下的人里,迅速就又推选出了一个新首领,之前的首领在被俘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他们首领了,所以现在自然不愿意为了这么一个被俘之人再拿出多少东西来,而且现任的羌族首领甚至是根本就不想让这前任羌族首领有回去的一日。

林将军他自然也早就派人打听到羌族内部的情况,只是那和他们大周又有什么关系呢?之前羌族既然在之前那场大战里出力了,现在不找他们要赔偿找谁要?不然之前大战中死去的大周将士是白死了吗?

所以羌族使者说完后,林将军并没有因此就轻轻放过,而是直接说了赔偿也就是“赎金”的要求,完全不管羌族根本不想把那个沦为俘虏的前任首领赎回去的心思。

羌族的使者苦笑,但是也只能点头答应。而这个时候,那个被俘虏的羌族首领还正在和其他普通俘虏一样,正在当劳工修路呢,灰头土脸的,完全看不出曾经作为首领的样子。

又过了一个多月,边关的事情终于是告一段落,再过一月林将军他们就将班师回朝,杨云清他这个监军到时候也是和他们一起回去的,到时候就是大家一同被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只是杨云清这个时候心里却不平静。京城那边又来信了,信里说凤阳已经生了,生了个男孩。纵使杨云清早就知道自己在凤阳生产的时候赶不回去,但是此时还是难免因为自己没能陪在凤阳身边而有些失落。

不过还好,孩子的百日宴他应该能赶上,这也算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了。然后他当即给凤阳又写了封信,信中除了让凤阳自己要注意身体,还告诉了凤阳他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回去的消息。

很快就到了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了,军营里的将士们这个时候没有不激动的,他们都是有十多年没有见过家里的人,现在终于能回去了,怎么能不高兴。

凤阳收到那封寄回来的信时,边关那边的大军已经出发了,她看着旁边还在摇篮里睡觉的孩子,这几个月的担忧终于退去,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

第133章孩子“听说现在大军快要到京城城……

“听说现在大军快要到京城城门那里了,今日好像是要进京了!”

在朝廷的有意放纵下,京城里的百姓很快就知道了他们大周的军队打了胜仗,然后即将归京的消息。这个时候,不少京城的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是呀,我可盼着他们赶紧来呢,我和家里小子这都有十年没见了,这小子也争气,之前来信说挣了军功,说等回来之后就要让我享福了。”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头骄傲说着。

旁边听着的男人,心里也有些羡慕,挣了军功这以后肯定就能当官了,看来这老头以后能享福了。只是他也知道这也是羡慕不来的,毕竟那军功都是拿命拼来的。这家的小子能活着回来,是他的运气好,实力强,其他的人,不知有多少的到了战场上是回不来的。

所以他也没有眼红,也没有说其他扫兴的话,只是说了几句恭喜。那老头听了之后就更高兴了。

很快,大军接到命令后就从城门那边进城了。这个时候京城的百姓几乎是全部都从家中走出来,在街道上看大军班师回朝的盛况,因为人太多,朝廷不得不派人到街上维持秩序。

将士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身上杀伐之气颇重,所以百姓看一眼就能感受到那迎面而来的摄人气势。这个时候,却还有不少胆大的小娘子,从街边的阁楼上往下扔绢花。

杨云军作为监军也骑着马走在军队的前面。这一路走下来的盛况比之他当年高中状元打马游街的时候也不遑多让。

走着走着,突然杨云清抬头一瞥,居然看到了凤阳的身影,他再定睛细看,那果然是凤阳。他对着街边正站在楼上窗户边的凤阳小幅度的挥了挥手,凤阳看见之后笑了一下,也冲着他扔了一朵绢花下来。杨云清接过从上面抛下来的绢花,放进了袖子里。

因为他和林将军还有众将士要先进宫面见皇上,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不能先回去见凤阳还有他们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每次班师回朝后面见皇上是惯例,而他这个监军自然不能幸免。杨云清只好按捺住急迫的心情,继续跟着跟着队伍往前走。不过还好那么多天都已经等过来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了。

乾宁帝他也知道这一路来众将士们行军劳顿,十分辛苦。所以为了展示他对将士们的宽宏之心,他只是赞赏了将士们几句,就让他们先归家去了,然后说待到几日之后他再举办宴会,论功行赏。

众将士们自然都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中有家人在京中的,早就等不及想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毕竟军功就在那也跑不了,哪天论功行赏都一样,这样一比,还是早点回去与家人团聚才是大事。杨云清这个时候才终于有机会回去。

杨云清刚一回府的时候,他一直有着出远门回府就要沐浴的习惯,而一直留在府里熟知他这个习惯的海伯也早已经让人烧好了热水。所以杨云清他就赶紧进去沐浴,打算等沐浴完再去见凤阳和孩子。不然他这一路风尘仆仆的,不洗漱沐浴一番怎么去看孩子。

“这些日子你辛苦了,都瘦了。现在我回来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陛下应该也不会将我外派,以后也能有时间能好好陪你了。”杨云清对凤阳道。

“也没你说的那样辛苦,母后她不时从宫里拨太医来给我把脉,那送的补品到现在都还没吃完,全堆在了库房里。而且这段时间师母也常来看我,也教了我不少。”凤阳笑着道。

凤阳说的师母就是任次辅的妻子任夫人,因为任次辅他们夫妇两个早就拿杨云清当半个儿子看,杨云清去了边关,只留凤阳一个人在家,而且还是有孕在身,任夫人她自然是心疼的,所以时不时就过来看看,这样到时候就算哪里下人没有照看到的,她也能帮着提点一下。

“对了,你还没有看咱们的孩子呢。”说完凤阳拉着杨云清进了里间。

杨云清他从大军开始归京的时候就开始想他和凤阳的孩子到底长什么样了,只是在他心里到底是凤阳的地位更重些,所以他才没有一沐浴完就跑去看孩子,而是先见凤阳,和她说了会话。

这个时候孩子正在睡觉,大概也是听到了动静了,杨云清他们过去看的时候,孩子刚好睁开了眼睛。

凤阳见孩子睁开了眼睛,她就熟练地将孩子从摇篮中一把抱起来,便摇晃着边对杨云清道:“你凑近过来看看,他可是还没有见过你这个做父亲的呢。”

杨云清闻言,便凑了过去,仔细地观察着他和凤阳的这第一个孩子。不得不说,初当人父的感觉真的很奇妙,杨云清两世为人,第一次经历了这种奇妙的感觉。

这个孩子简直是挑着他和凤阳的优点长的,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小婴儿,但是就已经能想象出日后长大成人时候的俊美模样了。这也不是杨云清做父亲的眼底有滤镜,而是事实就如此,自从这个孩子出生之后不久,就有不少人来看了,这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说这个孩子长得好。

杨云清他在去边关之前就已经和凤阳将孩子的小名商量出来了,就叫安安,不管孩子是男是女,到时候都能用这个小名,至于大名,杨云清和凤阳准备了两个,一男一女,杨云清起的是女孩名,凤阳起的是男孩名,只是没有想到,这到头来他们两人辛辛苦苦、绞尽脑汁给孩子想出来的名字一个都没有用上。

因为当初孩子出生之后,这宫里的乾宁帝知道后,就给孩子赐名了,叫杨华容。一来这个孩子是乾宁帝的第一个孙辈,二来他在女儿有孕在身的时候就把杨云清派到了边关,这次也想着借给孩子赐名补偿一二,毕竟这个时候能得到皇帝赐名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恩宠。

杨云清和凤阳这两个新手父母,只能说是非常遗憾了,皇上既然已经赐名了,他们又怎么可能拒绝,所以这以后孩子的大名就叫杨华容了。不管这里面有多么好的寓意,此时在杨云清和凤阳心里,这个都没有他们一开始自己给孩子起得名字好听。

在凤阳的指导下,杨云清第一次抱着自己的儿子,那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怀里抱得是炸弹呢。杨云清这个时候都有些不敢动了,小婴儿这么脆弱,他就怕一不小心就把孩子摔了。不过还好,杨云清慢慢适应了抱孩子的感觉,甚至都能像凤阳一开始抱着孩子那样摇晃了起来。

凤阳看着自己的夫君抱着孩子的姿势有些发笑,完全忘记了当初自己一开始抱孩子时窘迫的姿态。她笑着对杨云清道:“你还好是现在回来了,不然再晚上一个月,你就赶不上我们儿子的百日宴了。”

杨云清也在庆幸,还好边关的事情结束的早,他已经错过了自己第一个孩子的满月宴了,可不想连百日宴都错过了。

当然他更加庆幸的是这是个男孩。早在孩子还在凤阳肚子里的时候,杨云清就已经在盼着孩子是个男孩了,还好现在如愿了。

杨云清他希望孩子是男孩并不是因为他重男轻女,相反,若是孩子是个女孩,他肯定会非常喜欢,谁不喜欢娇娇软软又懂事的女儿呢?儿子长大后肯定都调皮得要死,杨云清他上一辈子早婚的朋友有生过儿子的,那可真是够调皮的。

只是在这个时代,女孩过得终究是比男孩艰难,比不得男孩自在。杨云清他不能确保自己以后一定能够给女儿挑一个不会变心的夫君,他不愿自己的女儿以后受一丁点痛苦。

不过要是这一胎真的生了女儿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杨云清只好努力奋斗,等着早日掌握大权,在大周上下推行政策,改变这个社会了,提高女子的地位了。只有这样,他的女儿才能像现代的女孩一样,可以随意走出家门,自由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不过到底还是任重道远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