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番外-后世(下)(1 / 2)

番外-论坛(下):

奚衡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按照百度百科来说,她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建筑学家、核物理学家,华国计算机奠基人。参与过设计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碑、北平城改建方案,曾任华国经济部副部长,华国后勤部副部长,华国外交部副部长,华国国防部副部长。

上面的一系列内容,就是世人对她的大致印象。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纪录片一开始,是奚衡玉坐在书房里,正在帮她的爱人席清先生整理上课需要用的资料。这段影像是在1991年拍摄的,恰好是在奚衡玉院士病逝前两年。

听到导演的提问,奚衡玉停下手中的xe863;作,抬眸看着镜头微微一笑:“一个经历不普通的普通人,有血有肉。”

镜头一转,是她坐在钢琴前弹奏世界名曲《月光》。

钢琴曲自她指尖流淌而出,熟悉音乐的人都能知道,这绝对已经有了殿堂级钢琴大家的火候。

“我这辈子最喜欢的钢琴家就是奚。再简单的曲子到了她手底下都会有一种别致的魅力,我很难不怀疑她在钢琴上施加了魔法。”这句话,是国移民局局长夫人萨曼莎亲口说的。她格外推崇奚衡玉的钢琴曲。

从这里开始,纪录片迅速从1991年倒退,最后,停在了1950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的5月,那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一口气为华国送回来了八位两弹一星元勋,奚衡玉院士也在其中。而她的传奇一生,也自此缓缓拉开了序幕。

她利用证券交易所疯狂为国家赚取外汇,她改进自行车技术,写了《农业技术意见书》,提出数种先进的种植技术改良农业,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沼气池’的概念,农学院的老教授几次向她抛出橄榄枝,想邀请她加入农学院。

她会医术,她能设计服装,她对华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发展有着超前而卓越的目光。她为了北平城的改建多方奔走,如今这座极富特色的北平城,就是起源于她的构想。

华国第一任经济部部长谢铢曾经说:“她对经济拥有着非常敏锐的触觉,她像是看破了历史的迷障,能够清

楚评估一项经济政策的优劣。”

华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任书双也道:“她性情谦和,不卑不亢,却也寸土必争,是谈判桌上的胜负手。她是一名优秀而伟大的外交家。”

除此之外,她的学生傅悦院士、她的师兄陆帆、她的许多朋友,甚至是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对她格外推崇。

国移民局局长杰克毫不避讳地说:“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庆幸奚去研究核武器,而没有继续走政治这条路。她若从政,将会是国最棘手的敌人。”

“她是一位从性格到人品来说,都无可挑剔的英雄。哪怕是外貌,也无可挑剔。”

也许是为了证明杰克的这句话,纪录片里还放出了奚衡玉年轻时候的照片——

彼时风华正茂的她侧着半边身子面对镜头,风将她散落的头发吹得翻飞,她抬手挽发,唇角微弯,眉目温柔。

即使照片是黑白的,还有几分模糊,但隔着屏幕,那清冷而温柔的气质依旧没有褪色,带着一种洗涤人心的魅力。

显然,杰克那句“外貌无可挑剔”是绝对没有半点儿夸张的。

华国第一任领袖在送给她的题词中如此评价她:“一流的科学家革新技术、开拓进取,顶尖的科学家却能改变历史进程。她研发过国之重器,她自己也是国之重器。”

能被誉为‘国之重器’的,都是原子弹、氢弹这些级别的战略武器。然而,华国领袖却用‘国之重器’来形容奚衡玉,可见她对华夏民族的影响之深远。

纪录片一点点走到了尾声,奚衡玉的一生也来到了终点。

1993年8月,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奚衡玉躺在病床上,安静接受着医生的治疗,突然出声问一直站在旁边的席清:“这回要是再去看老师,就要往他的墓前放三十支橄榄枝了。这么多橄榄枝放在一起,应该已经够一大捧了吧。”语气里,透着几分无力的虚弱。

席清用手掌比划了一下:“这么大,肯定够了。”

衡玉被他逗笑,问道:“你说,当年郭先生躺在病床上时,他在想些什么?”

席清紧紧攥着她的手,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般平静:“我不

知道。”

“那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席清微微一笑:“你在想什么?”

衡玉抿唇轻笑,语气轻松:“我要用什么话当我的墓志铭,才能比郭先生的还要浪漫?”

席清垂下眼与她一起思考,突然,他抬手摸了摸衡玉的头,凑到她的耳畔,似乎是说了些什么。

说了什么呢?

1993年9月2日11:12分,共和国失去了这位国之重器。

而她的纪念碑上刻有这样一句话。

【我奔赴无垠世界】

“她离开了她热爱的人间,奔赴了无垠的世界。”在奚衡玉院士的追悼会上,席清轻轻放了一束玫瑰。

《奚衡玉》这部纪录片是国家主推的纪录片,再加上奚衡玉这个人的事迹像谜一样,又正赶上奚衡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占尽天时地利,要是不爆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微博率先沦陷。

随后,多个社交平台也迅速沦陷。

军事强国论坛里,再次掀起一股发帖热。只不过这一回帖子全部都和奚衡玉有关。

其中一个帖子名为奚衡玉杀我

主楼非常直接:大家看《奚衡玉》这部纪录片了吗!快快快,我跪下来求求大家了,你们一定要看,赶紧去给这部纪录片增加点击和评论数,要是错过了它就绝对是你们的一大损失。

刚开始这部纪录片出来的时候我其实不是很感兴趣,但正巧我爸在电视上追着,我就跟着看了几分钟,然后,我现在只恨央视偷懒,这么好的纪录片你居然只拍了六集???我女神这一生居然只配拍六集???你就不能翻个十倍的长度吗!!!

1l:呜呜呜呜别说了,我现在已经抓着我爸妈开始二刷了,垃圾桶里全部是我抹眼泪的纸团。我好难过自己居然到了现在才知道她。

2l:万里疆土,山河悠悠,她把一生的热情和稳重都送给了国家。

就因为祖国需要,所以她可以放弃国的高薪生活,毅然决然回国,也可以放弃建筑学,从头开始学习核物理。但是,她明明已经成为华国核物理领域的领头人,却仍然像青年时那样,因为一句“祖国需要”,抛弃了核物理,为华国

研制计算机。

她是一位真真正正的以国为先,舍弃小家,淡泊名利的无双国士。

3l:我奔赴无垠世界。

我觉得她的这一生,就如她的墓志铭一般,盛大绚丽也极致浪漫。

以前我很羡慕她和席清院士的神仙爱情、她和郭弘义院士的神仙师徒情,但看了这部纪录片,透过纪录片里短短的时长窥探她漫长而传奇的一生,我觉得她完全配得上这些感情,她值得所有人的喜欢、推崇与敬仰。

可能就像在纪录片上说的一样,她在个人情感上没有办法兼顾,更又没办法平衡,于是只能舍弃了一边,一心一意为了国家。但是这样的取舍,谁舍得去责怪她呢?她是为了我们,才会抛下她挚爱的家人啊。要不然她这样看重情谊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么‘绝情’的选择。

只要稍微换位思考,联想一下她内心的煎熬,我就觉得刚刚止住的泪意再次翻涌起来了呜呜呜呜呜呜

4l:我突然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部纪录片,也很庆幸这个世界有她这样的先烈来过。在我们的民族已经到了存亡绝续的生死关头,正是因为有着像奚衡玉这样的英雄在,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至今,而且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她是那黑暗的时代里,明亮的火炬。

她是一本正经的史书中,能让我们窥见的一方浪漫。

5l:我其实一直都知道奚衡玉这个人,但看完纪录片,我觉得我以前对她的了解太过片面了。原来她还会弹钢琴,还会作诗念给席清听,还会俏皮地喊席清为“这位先生”,原来她一点儿也不会下厨……这个纪录片让我触碰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伟人。

6l:可惜美人迟暮,可惜英雄白头。她既是美人也是英雄,因此我心里的这份可惜就更重了几分。

呜呜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们在年轻的时候都长得很出色。除了奚衡玉院士外,席清院士、郭弘义院士等人年轻时,也都是风度翩翩、清隽疏朗。

7l:楼上,我觉得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气质。

本身骨相长得端正,再加上常年饱读诗书

的气质,两相结合下,他们的容貌自然就显得出众了。

8l:唉,好多大佬后面都秃了,物理果然令人头秃。

9l:hhhhhh楼上你简直是魔鬼。

……

16l:其实看纪录片的时候我有些地方没看明白,不知道论坛里有没有人比较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的话,我想请大家给我解一下惑。

第一集提到奚衡玉利用证券交易所疯狂为国家赚取外汇,但是没说她到底赚了多少。她是不是赚了非常多钱,不然怎么会一回国就被任命为经济部副部长?

17l:我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就是五六十年代华国经济,你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

我们国家当时刚刚建国,说一穷二白绝对没有半点儿夸张,国库里面的美金外汇总额只有三十万。而奚衡玉多次利用做空等手段,在短时间内直接赚取了超过两百万美金,是我们国家外汇总额的近十倍。凭着这样的手段和成绩回国,她还没进北平,经济部部长和后勤部部长就直接把人盯上了。

两边都想要她,因为他们都缺优秀的人才。而奚衡玉没有丝毫迟疑,选择同时加入两个部门。

在当时看,她这个选择有点儿像是两手抓着都不舍得放,但我们后世人都知道她是多么淡泊名利,所以,她选择同时加入两个部门不是因为她喜欢权势,就是单纯的想为这个国家多做一些什么。

而且在忙碌期间,她还从来没落下过核物理方面知识的学习,郭弘义先生就是被她的刻苦钻研打xe863;,在教导她的时候几乎是倾囊相授。

18l:!!!!!!

对啊,被17楼这么一盘点,我突然意识到她的核物理是在忙碌之中抽空学的。然后她学着学着,就学成了两弹一星元勋……而我的生活只有学习这件事,但是依旧不妨碍我学得一塌糊涂……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能这么大?

我在这一刻清楚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19l:我也顺便补充一下我曾经听我导师提过的一件事。

我导师师从席清院士,所以这件事的真实性不用怀疑。

就是在他们回国不久,几个长辈想要撮合席清和奚衡玉,面对长辈们的撮合,奚衡玉说一年三百六

十五天,她得忙上三百七十天,哪里有什么时间去考虑人生大事。

虽然这很明显是在开玩笑,但是也能从中感受到奚衡玉院士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忙了。

20l:要不是这样疯狂压榨自己的时间,哪怕她再聪明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出这么多成就啊。说起来,要不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忙活了一辈子,我们现在怎么可能一个西瓜一台手机一个下午?是他们给了我们游手好闲的机会。

21l:我记得我看过傅悦院士的一段采访,她说了自己走上战略科学家这条路的原因。

她在读小学时,她的语文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叫《十年后的我》,当时她就在纠结自己是要遵从自己的喜好来,还是为了祖国而奋斗。

在她纠结的时候,奚衡玉院士和席清院士过来找她,并且说出了那段影响她一生的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