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作者:平山客) 第66节(2 / 2)

又从南京调了当时的家下人回话,便知她十岁上落水之后浑然变了个人似的。

陆赜是孔圣人的门徒,从来不信神鬼之事,此刻也有几分相信了,恐怕此董凭儿非彼董凭儿了。她从前喝酒后说的醉话、胡话,也都能一一联系起来了。

他这次去小檀园走的是正门,下人恭恭敬敬请到秦舒所住的明光堂。到的时候秦舒还在议事厅议事,并不见人影,珩哥儿坐在书案前写大字,从窗花格子里瞧见陆赜也浑似没瞧见一样,头也没抬。

秦嬷嬷给陆赜上了茶:“您宽坐,姑娘在外头同掌柜们商议事情,奴婢去请了小公子出来见客。”

说罢各自端了一小碟子奶油松酿酥卷、糖霜小米糕进去,见珩哥儿绷着一张脸,笑道:“我们珩哥儿下午就没用饭,现如今还不吃些甜的。这可是乘着姑娘不在,嬷嬷专门去小厨房给哥儿端的。”

珩哥儿最爱吃甜,当下搁了笔,拿起一小块儿奶油松酿酥卷咬了一口,道:“嬷嬷,新换了厨子吗?怎么比以前的鲜甜多了,连一点奶腥味儿都没有。”

秦嬷嬷顺势道:“这是尚书府荐来的厨子,做这些点心是顶顶拿手的,连姑娘平素不爱吃的,也多吃了一块儿。”

珩哥儿只当做没听见,又咬了一口米糕,秦嬷嬷取了手绢擦他嘴角:“小公子,听嬷嬷的话,姑娘不在,论理是该你出去待客的。便不说这个,以后也是要相处的,将来早早晚晚都要改了称呼的。”

珩哥儿瘪瘪嘴,赌气道:“我才不要,我姓秦,他姓陆,旁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亲生的。不是亲生的,为什么要改称呼?”

秦嬷嬷哪里知道这就是亲生父子呢,只想着为珩哥儿好,总不好闹得太僵,见他倔脾气,只好道:“那不是亲生的,即便是外头票号那些叔叔伯伯,姑娘不得空,你不也常常去见客吗?怎么这回偏偏不肯出去了?”

珩哥儿哼一声,端了碟子,趴到窗前,廊下的石缸里养着红色的游鱼,他掰了块儿点心扔过去,果然见红红绿绿的金鱼争抢起来。

秦嬷嬷跟过来:“哥儿这性子真是十足十随了姑娘。”她劝不动,正想着转身出去,便见陆赜绕过山水四季屏风进来了,她正不知道怎么打圆场,就见陆赜挥挥手:“嬷嬷去议事厅侍候吧,要是太晚了还没商议完,您就劝着她点。”

秦嬷嬷应了一声,临出门前又望了望珩哥儿,颇不放心:“小公子的性子跟姑娘是一模一样的,还请大人担待一、二。”

陆赜失笑,这样郑重其事的,倒显得他心胸狭窄得要跟个五六岁的孩子计较,何况这孩子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此时,也得了教训,往日哪里耐烦下人置喙主子的事,只这老嬷嬷是好心,又是秦舒亲近之人,免不得耐心些,多几分尊重:“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陆赜倒水磨墨,珩哥儿依旧趴在窗户上,背对着他,并不理人。等陆赜写完了一篇小令,还见他端着空盘子趴在窗边,暗自笑笑,果然还是小孩子心性。

陆赜敲敲桌子,问他:“下个月初六便是大婚的日子,你是留在小檀园,还是跟着去尚书府。不过,我看你的样子,肯定是不屑去我的尚书府的。这样也好,你娘如今又有了身孕,身子渐渐沉了,你要去跟着她去,免不得叫她费神。”

珩哥儿果然转过身子来,一双眼睛圆圆地瞪着陆赜:“你说了不算,凭什么叫我娘去住尚书府?”

陆赜招招手,见他梗在那里不过来,笑笑,耐心道:“能告诉爹爹,你为什么这么厌恶我吗?”

珩哥儿抿抿唇,只装作不懂:“大叔,你自己没儿子,便随便乱认的吗?我姓秦,我自己有亲生父亲的。”

陆赜失笑,果然,不论是性子还是口才,都是十足十随了秦舒,他伸手去摸他虎头虎脑的小脑袋,却叫他一偏头躲开来。

陆赜无奈,想着日久天长,并不急于一时,只得站起来:“你继续写功课吧!”便抽了本书,坐在一旁瞧起来。

父子二人各自做各自的事情,陆赜偶尔觑上一眼,指点珩哥儿执笔的姿势、运笔的技巧:“练字练的是心,笔随心转,笔随意动,字迹才不凝涩。”

珩儿虽不做声,却也听他的指点,又写了两大张字,写到最后便是自己也觉得又些许进益。

陆赜站在他旁边,满意的点点头,见他用来练字的是一篇时人写程文,道:“你这个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万万看不得这些束手束脚的八股文。即便是进学,那也得先认真学几年的《三通》、《四历》来。代圣人立言不假,这些高头讲章是些嚼烂了的甘蔗渣儿,临上考场那年,学一学便足够了。”

这同先生讲的全然不同,珩哥儿愣了愣:“可是先生说,八股文写得好,便是做什么文章都不在话下,写诗得诗,要赋能赋。便是我现在年纪小,看不太懂,早早熟悉了起承转合也是大有益处的。”

陆赜笑笑:“哪里来的老夫子,恐怕连举人都未中。”一面提笔在宣纸上写了几本书:“你这个年纪要学的是这几本书才是。你要是愿意,每日早晨抽一个时辰到尚书府听我讲学,如何?”

三元及第的状元给自己讲学,这诱惑不可谓不大,珩哥儿翻了翻白眼,正犹豫着,便从窗户里瞧见秦嬷嬷扶着秦舒从月洞门里过来。

他从凳子上滑下来,登登登跑过去,牵了秦舒的手,一边撒娇说想去大卧佛寺看樱花,一边又显摆似的絮叨今天自己又读了什么书写了几篇字。

秦舒进得屋子,叫陆赜扶着坐下来,手里细细瞧过了那几篇字,笑着夸他今日用心,才说了两句,就听陆赜道:“时辰也不早了,你梳洗了就睡吧,叫嬷嬷送他回去安置了。”

珩哥儿哪里肯听他安排,闹着要跟秦舒一起睡,偏陆赜不许,还拿大话将他:“你如今也是正经开蒙了的人了,倘若日后同窗来往,旁人知道你这个年纪了,还像奶娃娃一般同母亲一起睡,岂不是要笑话你。”

秦舒摸摸他耳垂:“别听他的,你去洗了澡,便自己上床去睡就是。我在这里等外头的一份儿文书,等他们送来看过了再睡。”

珩哥儿悻悻地摸了摸鼻子,果然被唬住:“那我去碧纱橱里睡。”他只觉得叫陆赜留在这儿,升起一种不安感来,并不太信任他,毕竟可是有提剑闯门的先例的。

秦舒自去洗漱了,穿了中衣出来,安胎药刚好送来凉了一会儿,喝了一口,见陆赜还没走,歪在床上,手里不知道拿着什么。

她走过去,认了出来,好像是自己从前在扬州时节为了卖钱,写出来的棋谱。

第104章你不想说,我便不问了

陆赜合上棋谱,伸手去扶秦舒问:“你今天感觉如何了?可还反胃?有什么想吃的没有?”

秦舒不回答,反而把那本棋谱拿起来瞧了瞧,的确是自己拙劣的画工,拙劣做旧的泛黄的宣纸,问:“你从哪里翻出来了?这本棋谱应该在扬州苏姑娘手里的,她现如今过得如何?”

陆赜坐在旁边拿了松江棉布来替她擦头发:“她已经嫁人了,是个落第的举人,送棋谱回来的人说,过得很好。”

秦舒点点头,再无话说。倒是陆赜有一句没一句,问她大婚那日可有什么想要的安排没有,又说到时候南京老太太、并京府这边国公府的亲戚大抵都是要见一见的。

秦舒也只点头嗯一声,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没什么大反应。坐了一会儿,外头送的文书看过了,提笔回了两句叫人连夜送出去,便上床歇着了。

只是她并不太睡得着,躺了一会儿,陆赜伸手去摸她的小腹,已经有一丁点微微隆起的幅度了,细绫裁的中衣滑滑的,想问的很多,思忖良久,只得一句话:“你下棋是同谁学的,这棋路恐怕非当今的名手,抑或是哪一位隐居的世外高人?”

秦舒把他手抓起来,抚到一边,低喃:“太热了!”

陆赜从枕头下摸出来一柄黄杨木的折扇,轻轻地摇着,不过摇了一会儿便慢慢停了:“你少见些风,不然又头疼的。”

秦舒轻轻嗯了一声,又听得他问:“听原先园子里的人说,你十岁上的时候落水掉进冰湖里,高烧了大半个月,险些丢了性命,醒过来的时候,连自己名字都忘了?”

秦舒睁开眼睛,问:“你派人回南京查我了?”

陆赜听出她语气里的戒备,呼吸顿住,不再问了:“你不想说,我便不问了。”

到了大婚这日,小檀园这边还好,秦舒交待过了,不必大操大办,一应贺喜之人都不收贺礼。她精力不济,也不肯随意见客,不顾那些俗礼,因此这日睡饱了,这才起来梳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