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状元郎是我前夫 第70节(2 / 2)

他突然冷笑一声,随后狠狠将岸桌上的东西横扫落地。

“父皇不仁,就别怪儿子不孝了。”

他笑意微收,问身后人:“司徒鹤呢?”

那人答道:“回太子殿下,司徒大人尚未回京,也没有着人传来消息,想来是前日北境的大雪耽误了行程。”

姜术眉心一皱,随即道:“将禁军副指挥使齐鹏叫来见我。”

那属下一惊,似乎想说些什么,可终究还是拱手退下了:“是。”

姜术站在窗前,听着院中梧桐树叶落下的声音,目光阴郁。

通知齐鹏不过是未雨绸缪,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举妄动。

然而如今北境、季家、兵部都归于他的手下,就算真走到那一步,又有谁敢多说一句?

圣旨是死物,除了这个,姜献拿什么和他争?

他转动着拇指上的扳指,在窗边沉默良久。

一个时辰之后,岳氏在内室打开暗格,瞧见那原封不动被送还的圣旨,心中冷意更盛。

姜术这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若不把他逼得狠了,他决计不会走上那一步。

而姜朔的话必不可能完全取信于他,若要动摇他的怀疑,就需要拿出能让他毫不犹豫相信的东西。

没有什么比圣人的旨意更能让他信服了。

一封假的圣旨肯定糊弄不了姜术,但———

若那张圣旨是真的呢?

岳皇后指尖轻轻地触碰着那明黄的锦缎。

这圣旨自然是真的,当年她怀龙子时,圣人为安抚岳家,便满口答应立她的皇子为太子,就连立储的圣旨,也早已暗中写好,只等她生下龙子之后便可昭告天下。

那天子印鉴和宗人府的印章,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真迹。

她的皇儿夭折后,陛下为安慰她,便将这圣旨留在了坤宁宫,全当做纪念。

这封没有姓名的圣旨本是她孩儿的东西,如今若不是为了岳家,她何至于轻易动用?

她与陛下夫妻几十年,自然比谁都明白他的字迹,那姜献二字,更是由她亲手写下,纵然不是十成十的像,可旨意上圣人的笔迹做不得假,届时姜术方寸大乱,便未必有心思在意这几个字的破绽。

岳氏闭上眼睛。

那个名字,原本该是她孩儿!

半晌,她轻轻锁上暗格,若有所思。

姜术虽对此事已信了八分,可若姜献那边不能刺激到他,他不会轻易逼宫。

想到此,她走出内室,扶了扶鬓角的珠钗,对荷香道:“邓嫔母子二人被赦,理应去向陛下谢恩才是,你吩咐下去,明日本宫在坤宁宫设个家宴,让她们母子二人过来面圣吧。”

明日,她便来添这一把火,如此倒要看看,那东宫太子还坐不坐得住了。

不过想来,沈大人也该在路上了。

第五十三章离京城仅一程之隔……

离京城仅一程之隔的北境军营地主帐内灯火通明。

以肃衣侯为主位,围成一圈的北境军主将们面色凝重,秉息而待。

负手而立的青年转过身来,众人只看见他冷峻的面容,和那深邃的眉眼。

良久,在烛火的闪烁中,肃衣侯缓缓开了口:“诸位将军,半月前陛下的旨意,大家也都知晓了。”

众人对望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北境军数月的苦战,终于在前不久完全粉碎了扶羌与陈国的狼子野心,在此大捷关头,陛下却下旨以凯旋侧勋之名令侯爷回京述职。

“之言。”肃衣侯道:“随行的兵马可安排妥当了?”

此次回京,跟随的不仅是北境军部分高层将领,还有当初从京城调走的两万晋军。

沈之言在烛火摇曳中抬起头来,道:“请侯爷放心。”

便有一位将军忍不住道:“后日便是太子大婚,我等虽已筹谋妥当,可这两万兵马并非侯爷的亲军,皆时生变可如何是好?”

又有人沉声道:“你慌什么,侯爷和沈大人既如此镇定,想来定早有安排。”

“石将军。”沈之言突然道:“两万兵马并非北境亲军,诸位将军心里担忧也是常事。”

他轻轻扣了扣桌面:“我已将两万军中,包括骑尉、校尉、左领,都司在内的大小武将,换成了北境军中之人。”

“两万京军出京的名册已登记在兵部,来去皆要查验,不得随意调换,可战事凶险,军中必有阵亡之人,京军内部阵亡的部分武将,我皆从北境军中挑选了可靠之人填补。”

如此,就算这两万兵马不是北境的亲军,可穿插进其中的北境军大小将领,便如同一张紧密的网,暗中将全军上下一起收束起来,虽远远达不到北境亲军的地步,可也能暂时为他们所用。

况且,此次回京,他并不打算与太子一行兵戎相见,而兵不血刃之下,将士们在没有将领的带领下,其实并不会起什么大的异心。

这就是短短数月在北境军中树立了极大威信的沈参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