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第145节(1 / 2)

“我挑了些好的,一些给芙姐儿,一些给慧姐儿预备着。芙姐儿你看看喜不喜欢?”

今日的芙姐儿一直脸色通红,被刘玉真这么一问她小声道:“谢谢三婶。”

“哪有不喜欢的,”张氏拿起一匹大红色团花的料子,左看右看喜不自禁,她拿着料子对小张氏道:“秀娘你看看这匹料子多红啊,上头还有花呢,裁一裁给芙姐儿做条袄裙就很不错,老三媳妇啊你费心了。”

小张氏也感激地朝着刘玉真点头,若是让她们自己去买可真是买不到这么多东西。

“芙姐儿喜欢就好,”刘玉真忍下这夸奖,然后拍了拍芙姐儿的手,“等到了出嫁的时候,我和你三叔再给你添些,定会让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的。”

张氏听到这话便是一阵肉疼,“可不是风光,加上你带回来的这些,就有三十抬了。家里不但把付家给的聘礼都捎上,她爹还给她买了二十亩地和县城里的一个一进宅子做陪嫁。不说整条村,就是整个乡里,都没有我们家这么厚道的了。”

她转头对芙姐儿道:“芙姐儿啊,你这嫁得好,将来可要多帮衬佑哥儿,他可是你亲弟弟呢。”

芙姐儿重重点头。

……

回来的第二日,果然不出两人所料,亲近的亲戚们都来了。

戚家、何家、谭家、吴家还有刘家,就连大山里头的张家都来了一个如今在县城开羊肉铺子的小辈。更别说住得更近的其他族人了,一屋子的人把陈家的堂屋挤得满满当当。

今日来的这些人里,大部分都不需要刘玉真亲自应酬,所以这一日她基本上是听别人对她的奉承,然后谦逊着回复几句。再礼貌地夸一夸对方带来的小辈,男的问书读得如何,女的夸夸衣裳的针脚、左右脱不离‘乖巧’、‘懂事’、‘孝顺’等话。

累倒是不累,就是人太多了,并且听了许多有用的没用的闲话。

比如,二婶戚氏的娘家兄弟,原来是挑着根扁担到处走的货郎,但近些年得益于稻田鱼的兴起,他靠着陈家的关系在附近村子做起了中人。

如今戚家全家都搬到了镇上,看戚太太穿金戴银的模样俨然已是富裕人家。

再说姑太太陈桂花嫁的何家,原本两代下来开了个不大不小的酒楼,但去年开了第二座。如今也是能喊一声‘何太太’的人物了,这日正好被人问起她小儿子的婚事,她挺直着腰杆,说想娶个秀才的女儿,将来生个会读书的孙子,也能学着他表舅考个状元。

至于陈荷花嫁的谭家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老实的做他们的地主。

只不过陈荷花嫁过去的第二年生了个女儿,后来就没有了动静。

谭家主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不敢催促,今日这么多人济济一堂,有那没眼色的问起她就勾动嘴角答一句‘先开花后结果’。

还有二嫂吴氏的娘家吴家,他们家在镇上是开书塾的,这十几年都没有变。陈世文的二哥陈世方如今在里面担任夫子一职,专教小儿识字。他的独子宇哥儿和佑哥儿都在里头读书。如今二房一家都住在镇上,很少回村里来。

此外刘家和张家……

“刘老二就要不行了!”曾氏手里握着一杯茶,跟刘玉真随意地谈起,“他把刘家的庄子输了好些,老太太对这个儿子是失望透了。”

“偏偏他还不知悔改,如今是无赌不欢,不仅如此上回他在府城的外室还抱着孩子找上门来。那女的说两人是换了庚帖、拜过天地的,是正正经经的二房,把那小王氏气吐了血。”

刘玉真剥着核桃的手一顿,然后一使劲,啪的一声那核桃裂成了两半。

“母亲,陈世文跟我说想把他爹娘接过去和我们一起住,这里的事了了之后,您要不要也一块儿去?”

“瑾哥儿和瑜哥儿两个如今顽皮得很,上回还在学堂里捉弄起夫子来,可把我气得够呛,险些就拿鸡毛掸子打一顿了。”

曾氏不赞同地皱眉,整张脸都鲜活起来,“他们还小呢,慢慢教就是了,你怎么还动起手来了?你小的时候我和你爹可从来没打过你分毫。”

“他们皮着呢!”刘玉真抱怨,“你女婿在衙门里头也越来越忙,一些小事我也不想扰了他。”

“是这个理,”曾氏赞同地点头,“他是做大事的人,家里的事你要多担待些,上回你信里说去年他被上官评了个‘甲’?”

“这个好,若三年都是甲那他就能升一级,再往上他就是,”曾氏屈指一算,“就是五品了吧?”

“是的,再往上就是五品了。”刘玉真点头,把剥好的核桃放在曾氏面前的小碟子里,“不过他说还会在越城待几年,不会那么快走。”

“娘,他如今一门心思都在那些新稻种和衙门事务里头,一天到晚的也不知道在忙着什么,我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您就行行好,跟我一道去吧,越城近海,时不时的就能捞些大海鱼上来,味儿还不错。我们在那边还置了庄子,养了满池子的莲花,天热了或是冷了都到城外去住一阵子,您若跟我回去没过多久就有莲藕吃了。”

“这么多年了,你呀,还是尽顾着吃。”曾氏摇头笑着,没说去也没说不去。

第177章

从母亲的住处出来之后,刘玉真他们又去了刘家拜见老太太。不过这回刘大太太曾氏却托病,没有和他们一块儿去。

到了刘家之后,刘家大爷刘延铮和大奶奶颜氏,二爷刘延镇和二奶奶罗氏亲自到大门迎接,然后领着他们往寿安堂走去。

颜氏的脸上涂着雪白的一层粉,一边走着一边和刘玉真小声道:“五妹妹回来得巧,老太太和母亲前几日病了如今尚未大好,她们两个看到你和陈大人定高兴得很,不知你们这次回来要住多久?”

刘玉真直视着前方的路,听到颜氏的话便道:“昨日听你说老太太病了,我们担心得很,本应该马上就来的。只是那样的不巧陈家的亲戚都去了家里,我们脱不开身。”

“老太太的病要不要紧,大夫怎么说?”

颜氏一顿,答道:“老毛病了,大夫说要好生将养着,切莫动气。”

“这样啊,那正好我带了两支上好的人参和一些药材,回头我再打发人送些来,老太太的身子要紧,劳你们多费心了。”刘玉真稍提裙摆,跨过一道门槛。

“那就多谢五妹妹了。”颜氏听到刘玉真这话只带了老太太没有半点提到小王氏,所以略有些失望,她暗暗叹息一声,走前一步给打起了帘子,“五妹妹请。”

刘老太太在床上坐直,衣裳妥帖梳妆整齐,除了脸色有些苍白外看不出她是个病人。但和一年多前相比她瘦了好多,精神也不太好,脸颊和手都能看得到皮肉底下的骨头了。

但垂着眼看过来的目光依旧犀利。

“给老太太请安——”

“不必多礼,快坐下吧。”老太太中气虽有些不足但声音依旧清晰,她朝几个孩子招了招手,语气和蔼地说道:“一年多没见他们几个又长高了吧,过来让曾祖母好好瞧瞧。”

几个孩子看了看爹娘,齐齐走了过去,“曾外祖母——”

“诶!”老太太呵呵笑着,把他们几个看了一遍然后拉着康哥儿的手朝身边的嬷嬷道:“你瞧,康哥儿和远哥儿像不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