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第134节(1 / 2)

曾氏道:“娘这都睡了几十年,习惯了,换了软的反而睡不踏实。”

“开始几天不踏实,过一阵子就好了,”刘玉真再劝,“你女婿陈世文不也是如此,刚开始那会儿他也是睡不惯软枕头,如今给他硬的枕头他还不愿意呢。”

“若您真的不喜欢,换成藤条编的藤条枕也行啊,村子里就有人有这手艺,比瓷枕软多了。”

“再说吧。”曾氏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她享受了一会儿女儿的服侍然后笑盈盈地阻止了刘玉真的继续动作。

“好了,娘知道你的孝心,快坐下吧,别累着了。咦?你脸色不大好,”曾氏有些紧张,伸手去触碰刘玉真的眼眶,“我瞧瞧,这眼底怎么都泛青了,这是怎么了?”

刘玉真迟疑着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她昨晚辗转发侧好一阵子才睡着,今天起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眼眶乌青,“真的吗?应该是昨夜没有睡好的缘故。”

“在自己家里怎么没睡好呢,”曾氏心疼道:“这被褥都是依着你的喜好做的,屋里熏的也是今年新做的梅香,还特地让人夜里不要靠近免得吵到你们。”

“怎么还是睡不好?”

曾氏问道:“可是孩子们吵着你了?既然这样那今晚就不要让他们睡在你屋里了,让他们和瑞哥儿一起睡吧,也有伴。”

刘玉真想了想,答应了,“这样也好,在路上的时候每天住的地方都不一样,怕他们害怕也怕他们生病,我们都是带着睡的。”

“也就在陈家的时候才分开了。”

“你们两个啊,也太宠着孩子了。”曾氏笑着摇了摇头,“女婿也是好性子,由着你。”

“他在功课上还是很抓紧的,若是功课没有做完,就要打手心,我瞧着都心疼得很。”刘玉真解释道:“也就是在外头怕他们生病才如此,在家里的时候他们都是一人一间屋子的。”

“我们商量着等到了越城,就让他们哥俩搬到外院去,各领一个院子。”

曾氏没再深究,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真儿,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有这般大了,这五六年你这肚子怎么就再没了动静?”

端着茶正要喝的刘玉真愣住了,“我没想过这个,有他们两个就够了。”这是她的真实想法,有两个孩子就够了,不想再生第三个。

一来这个世道女子生育毕竟有风险,一尸两命的她这些年也见过,又不是没有孩子她不想再冒险了。二来便是因为养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需要花费的精力很多,与其多生几个还不如养好这两个。

而且她也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陈世文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不太理解,但后来还是被她说服了,所以这几年她都没有再怀孕。

“这如何能够呢?”曾氏有些不解道:“不说要多子多福生七八个的,但你再生一个也好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看女婿也只有高兴的。”

“你那些姐妹这几年也都生了孩子,你周姐姐、三姐和四姐如今也是儿女双全。”曾氏拍拍刘玉真的手,“若有一个像你的女孩那就最好不过了,女儿贴心呢。”

“几位姐姐现今如何了?”刘玉真岔开话题,“我这次回来也待不了几日,不知道能不能和几位姐姐都见上一面。”

“这事简单,”曾氏道:“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来,你那个时候就能见到了。”

刘玉真期待道:“那感情好,我和几位姐姐也有许多年未见了,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

曾氏道:“有过得好的,有过得不好的,你见着就知道了。”

第162章

年初二,陈世文和刘玉真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孩子乘车去给曾氏拜年,临近中午的时候曾氏才带着他们去往刘府,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比年前那次见面又疲惫了些,满头白发被整齐地梳往脑后,精神不太好,似乎被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着,见到大房一家子联袂前来只淡淡地露了个笑。

没说什么寒暄的话然后就叫人看座。

倒是在这几年里同样苍老了好些的二太太冷嘲热讽了几句,被曾氏毫不犹豫地呛回去了。屋子里的其他人见怪不怪,刘府大房和二房不和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说亲近的人家,整个县城都知道了。

一屋子的人要么相看两相厌,要么没地位、没心情开口,所以只得大奶奶颜氏和二奶奶罗氏因是小辈不断地说着暖场的讨巧话,偶尔能得到一两句简短的回应,场面尴尬得不行。

就连几个孩子们也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各自安分地在位置上坐着,只时不时地朝父母望去。

刘玉真年前回来的时候没有见着几位姐姐,所以这会儿也打量了几眼。

坐在她上首的是四姐姐,几年没见她老了些,身上穿着一件由普通的绸缎料子制成,款式略显老气的袍子。

眉目间温婉依旧但也带了几分果敢,脸蛋圆了些,身子胖了些。再往上看,发髻上的足金头面程亮,但刘玉真曾在她的嫁妆里看过,显然是年前拿去新炸过的。

看来钱家如今的状况不怎么样,这念头在刘玉真脑海里一闪而过。

“五妹妹,”刘玉娴朝她笑着,声音略小地说道:“还不曾多谢你们从京城寄回来的科考文章,夫君说得用得很,观之受益匪浅。”

她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拘谨,“夫君说下科再考,他更有把握了,若能得中你们两个就是我们的贵人。”

刘玉娴说的是之前陈世文从京城寄回来的会试文章,科举的乡试和会试模式是一样的,考的类型也是一样,只不过一个简单些,一个艰难些,一个题少些一个题多些的区别。

所以去年新一次会试,陈世文看到京城出的会试文集便让人买了几本,和着一些京城的科考书籍寄回来,其中一套就给了乡试再次落榜的连襟钱秀才。

这于陈世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钱秀才和刘玉娴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所以她在信里道了谢不算,今日见着了人还再说了一遍。

“我知道妹妹你喜欢梅花,还喜欢用梅花上的落雪烹茶,所以特地存了几坛子让人给你送去,你若用完了尽管打发人来我这取。”

刘玉真回了个笑脸,高兴道:“还是四姐姐你想得周到,我在京城的时候还想着回来这梅花都要谢了,正为收不到这样好的水有些失落呢,谁成想没两日姐姐就打发人送来了,我当时就让人开了一坛子,煮出来的茶香得很。”

“若不是想着就要过年了你忙得很,我定是要给你送帖子的。”

“那可巧了,”刘玉娴见刘玉真是真的高兴脸上的笑容也大了些,她道:“上回你们家暖房子你婆婆还领着我和三姐姐到你们院子逛了一番,后头种的那些果子我们眼馋得很,你若给我下帖子我定是要去看看的。”

“什么果子?”坐在刘玉娴上侧的三姐姐刘玉蓉挺着三个月,刚刚显怀的肚子回过头来,略有些好奇地问道:“好吃吗?”

怀孕了的她近来嘴馋得很,冬日里又没有什么鲜货,所以听到‘果子’她顿时就竖起了耳朵,迫不及待地问出声:“若是好吃可别忘了我。”

刘玉真还没来得及说话,刘玉娴就用在闺中时从未有过熟稔口吻道:“我们在说五妹妹屋子后头那些果树呢,也不知道今年结没结果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