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第129节(1 / 2)

“爹!”曾大老爷急切道:“这事还没到那一步吧,哪怕是真的有人参了儿子一本,不还有侯爷吗?侯爷定不会置之不理的!”

“是啊老爷,”田姨娘也哭着帮腔道:“还有侯爷在呢,侯爷是太子的侍读,断不会想不出法子的。大老爷一直在京城,从未去过别的地方,哪受得了那种苦啊……”

一时哭哭啼啼、吵吵嚷嚷。

……

刘玉真跟着二舅母,借着侍疾的名头从那屋子里出来,在内室躲清静。

两个人一起看过了沉睡中的老太太,又问了床边侍候的丫鬟几句话,见没有什么异常才放心地寻了个位置坐下。

刘玉真先道:“二舅母,我这也有封信要给表姐,待会儿我一并写好,劳烦您让二舅一起让人送过去吧。”她解释道:“之前在家里的时候,邹家,就是海商邹家,之前和我们一起进京的那一家。”

“他们家的大奶奶求到我这儿来,说邹家大爷也被抓了,一家子六神无主,也没别的门道,便托我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你……”二舅母有些迟疑。

“二舅母放心,我没有收她的银子,”刘玉真笑道:“她拿了两匣子玉石来,被我推了。”

“那就好那就好。”二舅母松了口气,摇头道:“这么多年了,我有时候真的是搞不懂大嫂,一个人怎么好赖不分呢。”

“这么烫手的银子都敢拿,真是可怜了淑姐儿,有这么一个娘。这事传到了侯爷的耳朵里,指不定怎么看她呢。”

刘玉真也是叹息。

这一日,刘玉真一直待在曾家,直到外祖母醒来。而外祖母醒来的时候,对于这件事以及田氏的处置也有了结果。

不管他们如何反对,老太爷人老成精心里还是如明镜一般的,心知不能留着这么个祸患,不然没准哪一日就要把一家人都搭进去。

所以一方面严令禁止消息外传,另一方面派人火速去往边城与侯爷商量对策,尽可能地将影响降到最小。

二舅舅再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火气就没那么大了,“爹总算是做对了一回,大哥上折子请罪这才是正确的路子,太子和侯爷如今如日中天,陛下看在侯爷的面子上也会轻轻放下。”

“但若是隐瞒不报或者真的去疏通,让侯爷放过有罪之人,那将来定会反噬,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这个道理在座的几个都明白,便不再细说,二舅母问起了另一件事,“大嫂呢?她把母亲气晕过去就这么完了?”

“有没有说如何处置?”

二舅舅笑了,“这还用你说,我刚刚和爹说了许久的话,还把管家喊来了。她已经跪了半下午,整个家里都知道了吧,往后看她还如何摆太太的款。”

“刚刚我还让爹发了话,娘这个做婆婆的什么时候好,她什么时候才可以起来。”

“对了,等到了晚上,你记得让丫鬟们把炭盆熄上一两个。”二舅舅嘿嘿笑,“当家太太都要捞偏门,可见这家里到了如何境地,我们身为家中一份子可不能再不管不顾大手大脚的,这节俭要从娘这里少两个炭盆做起!”

……

时间过得很快,刘玉真天天去曾府侍疾,看着外祖母一日日好转,也看着大舅母连跪了两日最后晕倒过去。

外祖母由二舅母侍候着喝药,听到这消息后推开了药碗,“让人去请个大夫给她看看,你们两个啊,还是莽撞了些,撤去炭盆这种事往后可莫要再做了,没得有理也变没理。”

“知道了娘,夫君有分寸的,”二舅母让人端蜜水来,“实在是大嫂这次竟然将您给气晕过去了,他气不过罢了。”

“那就是个养废了的傻子,”邹氏喝了一口蜜水,“有时候啊,我真的有些后悔将她养成这样,半点用处都派不上。”

“老太爷也是,大事精明小事糊涂,一味地偏着大房死活不愿意分家,不然你们也就不用受她拖累了。”

说完了这些的邹氏有些疲倦。

“娘,您莫要想这些,”二舅母宽慰道:“您在哪儿,我和夫君以及孩子们就在哪儿,什么分家不分家的,花公中的银子快活得很呢。”

“老太爷此番致仕回来就拿了两万两银子到公中,不花完这些啊,我和夫君都是舍不得的。”

“你们两个呀……”老太太笑着摇头,她知道儿媳妇是在说笑的,两口子心里头是舍不得她这个做娘的才这样说,毕竟老太爷没死她是不可能跟着二儿子过的,那分家不分家也就没多大意义。

“外祖母,”刘玉真给她递帕子擦嘴,“二舅母说得对,凡事都有我们呢,您就放宽心静养吧。”

第153章

“好好好。”邹氏无奈地笑着,“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我这个老婆子,又不是泥塑的。尤其是你,真姐儿,我如今都好得七七八八了,你也不用每日都来,家里头更要紧呢。”

“外祖母,您可别这么说,”刘玉真给她端来水杯涑口,“母亲若是知道了您生病,而我又不在您的身边侍奉,可是要恼的。”

“至于家里您不用担心,那宅子就那么几个人,有嬷嬷和丫鬟呢,我午时再回去也不碍事。”她补充道:“若不是我阻止,几个孩子都要跟着来呢。”

二舅母附和,“真姐儿说得对,娘您就安心享福吧,半点心都不用操。”

邹氏虽然身体康健但到底上了年纪,这一回在床上躺了好些日子,田氏好了她都没有好全。所以后面刘玉真再去的时候,就看到大舅母田氏殷勤地在外祖母的屋里端茶倒水。

谨小慎微半点不敢怠慢,没有了之前当家太太的气派模样。

“我让你大表嫂管家了,田氏这样子再做这当家主母恐怕得将这一大家子都带到沟里去。”邹氏将人打发出去,祖孙俩坐在桌沿慢条斯理地喝着刘玉真拿过来的炖汤。

“这汤味儿不错。”

刘玉真再给她舀了小半碗,“外祖母您喜欢我便让人把方子送来,除了这鸡肉蘑菇汤还有笋干老鸭汤、排骨汤、大骨汤等等。”

“有几十种呢,每天都可以不重样。”

“我吃那么多作甚,”邹氏听着笑了起来,“还每天不重,我这不过喝了七八日就一股子汤味了,真把这几十种喝完不成精了。”

“成了精就更好了,福禄双全长命百岁!”刘玉真依偎过去逗她开心,“外祖母您真成了汤精,不对是汤仙那可得把我们都点化了捎带上,咱们也跟着您享福。”

“到那个时候,我天天起早给您采露水去,话本上的仙人们都是喝露水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