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毕竟清平帝也知,等到军队南下,过了江南,此后的大权便都要交给薛晏了。既然如此,精心挑选一个位高权重的武将反而没必要,还会多生事端。

他安排这个武将要做的,只是从许宗纶手里接过权力,妥善送到薛晏手上罢了。

故而,清平帝的目光并没有在那主将身上停留太久,只略略一转,便落在了队伍左侧待命的许宗纶身上。

朕有多久没见过宗纶了?清平帝目光顿了顿,淡淡问道。

旁边的聆福顿了顿,连忙应声:回陛下,已有四年了。

清平帝淡淡一笑,语气中颇有几分怀念;他倒是没怎么见老。

聆福有些说不出话。

他昨天接到了许相的密信,以及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药粉。

他这才知道,许家要干什么,又要让他去干什么。

聆福是想给自己留后路,但是现在的他,可是宫中太监里风头无两的风光,让他将自己这靠山亲手推倒,简直是让他自毁长城。

可是到了如今,却是覆水难收了。

他已经站到了许家的阵营里,之前将锦衣卫的消息告诉他们,不过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自我保全,免得拖累了自己。

却没想到,许家的胆子和胃口,竟然这么大。

如今,许宗纶的军队已经兵临长安城下,无论他答不答应许家,清平帝都难以保全了。如果他不答应,任由许家兵变,那么军队杀进皇城之时,他也活不了。

而如果他向清平帝坦白,即便能够保全清平帝,以他对清平帝的了解,他也是活不了的。

皇上有多么多疑,他最是清楚。

他绝对不会留下自己这么个背叛过他的奴才,在他的身边伺候。

如今,只有听命于许家,给清平帝下药,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两相权衡之下,聆福做出了选择。

他飞快地从思绪中抽身,面上露出了笑容,跟着清平帝寒暄道:武将常年习武,身强力壮的,总显得年轻些。

清平帝笑了几声。

陛下仁慈,这么久过去了,还惦记着许将军呢。聆福觑着他的神色,试探着道。

清平帝自然不会不爱听这等吹嘘的话。他笑了笑,说:毕竟宗纶救过朕一命。

聆福见他这幅神情,心里便有了底。

那许将军明日便要开拔,陛下是否需要奴才为陛下安排一番?他问道。

平日里,他作为奴才的,给主子安排这种事,自然是逾越了。但此时城楼之下立着十万雄师,战鼓震天,气氛正热烈着,清平帝又回忆起往昔,情绪便跟着上来了。

聆福最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跟自己主子开口最合适。

果然,清平帝并没有多考虑,便道:是该给主将饯行。

他如今想见的,不过是许宗纶,但许宗纶已经被他贬为副手,并不算是主将。所以,清平帝略一思忖,便下令道:你去安排,只说朕给主将饯行。连带着军中几个主要将领,一并陪同吧。

聆福忙答应了下来。

夜色降临。

皇宫中四下都点起了灯,灯火通明,辉映着漫天星河。

设宴的地点仍旧是永乐殿。

清平帝还没到,即将南下的武将们已经在殿中坐定了。武将们凑在一起,向来热闹,一群人坐在这儿有说有笑的,气氛倒是不错。

放眼看去,四下的将领,全都是许宗纶从秦门关带回的旧部,各个都跟了他数十年。

但是,原本应该坐在最上首的许宗纶,此时却陪坐在主将的左手边。

主将姓胡,原本是玉门关的将领。玉门关向来太平,守将又是君怀琅的舅舅,向来妥帖,数十年从没出过什么麻烦。这将领本就资质平庸,在君怀琅舅舅的手下,勉强靠年龄混了个三品的资历,四十多岁,被调回京城。

他这种武将,原本回京,就是混个闲差养老了。就连这位胡将军自己都没敢想过,他在玉门关都没闯出什么事业来,等回了长安,却有这么大一块馅饼,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他竟然被皇上钦点为主将,即将领着秦门关来的十万大军,南下平藩。

即便等去了南方,一切都要听广陵王殿下的驱策,但是主将的名头,仍然是在他身上的。

玉门关守将本就风气清明,几十年下来,也给他养出了一副天真的脾性,压根搞不清楚京中官吏的这些弯弯绕绕。

圣上任命他,他就觉得是自己得了器重,璞玉蒙尘,如今终于到了他大器晚成的时候。

而原本秦门关的守将许将军,为人也和善的很。

此番的主将本该是许将军,却落在了他的头上。起先他还有几分担忧,但是许将军第一时间寻到他,同他一起吃了顿酒。

许将军说,自己家中出了些事,如今不得圣上信任,他手中有兵,也是个累赘。不过幸而有了他,将自己手中的兵权接了过去,也让自己免除了被皇上忌惮的风险,合该要谢谢他。

胡将军自然受宠若惊。

许将军还说,日后自己作为他的副手,定会好好辅佐帮助他,让他不必担心。

胡将军听到这话,自然是感激得不可言喻,当下便将许宗纶引为知己,同他把酒直到深夜,无话不谈。

他只当许将军是个心胸开阔、明白事理的好人。

而前两天,许将军又找到了他。

我思来想去,还是告诉你为好。许宗纶说。你也知,陛下此番任命你为主将,全因为信任你。我也与陛下当年有些私交,对他还算了解。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该给陛下送些什么,聊表心意。

送东西?胡将军不解。这,陛下富有天下,还能缺什么呢?

许宗纶哈哈大笑。

自然是缺你这为臣的的一份诚心了。他说。送的不必贵。你不是才从玉门关回来吗?那儿可有些京中少见的好酒或特色,你带回来了的?

胡将军思忖道:倒是带了几坛好酒。但是我们边关喝的酒,粗糙得很,哪里比得上长安的佳酿?

许宗纶却是摇了摇头。

京中好酒,陛下什么没喝过?但偏偏边关的烈酒,他从没尝过。他说。恰好宴上要饮酒,到了那时,你亲自斟给陛下,全当喝个趣味,岂不两全其美?

胡将军一听,深以为然,觉得就是这个道理。

他连连点头。

我一介粗人,从没想过这么多,还要多谢许将军提点。他说。

许宗纶却笑:将军不必跟我客气。如今我是将军的臣属,将军喊我表字即可。

胡将军只觉二人关系更亲近了几分。

一直到今日的宴会上。

皇上没来,秦门关的将领们却是热情得很,纷纷同他闲话。胡将军笑着同他们应答,只觉志得意满。

圣上信任,下属妥帖,作为一个主将,他还有什么可求的?

唯有做好圣上吩咐的事,守卫好大雍河山,领着这帮弟兄一起加官进爵。

胡将军只觉前景一片光明。

就在这时,有太监来报,说皇上马上就到。

众人立马正襟危坐。

旁侧的许宗纶轻轻碰了碰他。

带了吗?许宗纶低声问道。

他意有所指,问的就是他让胡将军带的那坛酒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