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2)

在唐无易的建议下,年轻气盛还处于中二期的孙悟空,拿出了他在下界与一众妖族称兄道弟的本事。

他这一回好歹有的是正经职司,虽然不像后期做齐天大圣那样,与一众仙家交游,偶尔还能遇见四御,道个陛下。

深入到天庭内部去以后,这猴子还真就长了不少见闻。

虽然吧,这猴子心眼太实,在人间依靠武力做了猴王之后,群妖俯首,也没学会什么勾心斗角,看天庭那种文质彬彬、暗潮汹涌的争斗就更看不懂了。

但是,孙悟空看不懂,不代表唐无易看不懂不是?

经过唐无易的深度解析,天庭目前的势力划分也显露出来了。

当初出言保举孙悟空,让玉帝招安而不是讨伐他的太白金星又称长庚星乃是玉帝的信使,知名度极高,不过按照正经的派系划分的话,他本来应该是属于四御之一的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所统辖的星宿。

也就是说,太白金星应该属于星官。

不过太白金星这位星官比较独特,很受玉皇大天尊的器重。

天庭的高阶职司,可能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若说整个天庭真的一个正经职司都没有,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知道,大罗也就是道门三清的正宗门徒出来之后,若是想要投效天庭,总不可能连这点面子都没有吧?

龙王们都能分封子孙,将江河湖海占据了个遍,又何况是广有三界的天庭。

但真要将品阶低、重复又枯燥的工作分配给孙悟空,还真要担心一下,这猴子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所以最后孙悟空被分到了紫薇大帝的辖下,同一众星君、星官共事。

这里面,太白金星仍然是出了力的。

天庭这个体系里,地位超然的三清之外,便是四御,西方的如来佛祖,也不过是天庭的五老之一。

四御这四位大帝,哪一个都不是孙悟空能惹得起的。

但是呢,这几位大帝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团和气。

四御分别是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又称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

紫薇与勾陈二位关系最好,与星宿有关,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原本的职司与地府倒有些渊源,南极长生大帝,统御的乃是雷部诸神。

四御亦被人尊为陛下,所辖所统与玉帝有微妙冲突。

虽说天庭对外宣称的是四御乃是为辅佐玉帝,但是玉帝历了不知道多少劫才成帝,神通极为广大,就算需要臣下帮忙,又何必给出如此重要的尊位。

这四位大帝,乃是玉帝也不得不重视的存在。

而四御之中,职司范围与玉帝有微妙重合的,乃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的紫薇星的象征紫薇大帝。

考虑到这一点,孙悟空在天界,与那些星官们的交谈倒多了不少。

星官们掌的是星宿运行,只要星象不出问题,轻易不会有人发现他们的动静。

西游记原文里,那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凡成了黄袍怪,与天界披香殿侍香的玉女转生而成的公主成就了一段情,而天界直到孙悟空前去告状才做出反应,便是这么个道理。

星官们的职司清闲,正好与孙悟空交游。

不深究不知道,仔细算起来,天界仙官里头,思凡的、相恋的、不务正业的,也不少。

孙悟空传给唐无易的,那一堆天界仙官的谈话里,有不少的八卦。

唐无易:没想到你们是这样的天界。

天界情形安定,孙悟空初来乍到,也不能和别人推心置腹,大概提供给唐无易一定的信息,能让他分析出哪些人是玉帝的死忠、哪些人表现出来是四御的人就是极限了。

如果按部就班升职,孙悟空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熬出头。

别嫌取经成功后,佛门给他封的斗战胜佛名号没有齐天大圣好听,那可是个正经的佛啊!

用取经的那短短时间一跃成为佛,孙悟空虽然有被利用之嫌,但论官阶的上升速度,那可是比驾云还快!

唐无易摸了摸下巴,看来这个取经,孙悟空还是要去一趟的。

只不过,天界公务员的身份,暂时还不能丢。

*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界当了半个多月的弼马温,反下天去,自立为齐天大圣,与天兵天将战了一场,后被招安、大闹天宫、被封印到炼丹炉、被压五指山,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后,人间大概过了六百多年(唐僧开始取经与天降五指山时人间正值王莽篡汉,时间其实比五百年要多)。

可是这么点时间,对于天界来说,只不过过去了两三年而已。

唐无易相信,以孙悟空不当熊孩子、真心想和别人交朋友时的真挚,嗯,在天界安分地待个两三年再自告奋勇去取经,加油,他可以的。

只要玉帝不故意派他去看守蟠桃园。

以唐无易推算出来的,孙悟空的既定命轨,就算他安分守己,事情也会找上他的。

毕竟这猴儿是真主角嘛!

西游成功后,佛法东传,佛道相争,这个重要拐点,其带来的变化不亚于一场大劫,而以天界时间计算,这几年,时局将会风起云涌,大事是一定会发生的。

他要抓紧这时间,让东胜神州这里,他选定的人族发展起来。

天界那边,一切都还只是水底的暗潮,人间这里,倒是变化很快。

在徒弟教徒孙、徒孙教曾徒孙的模式下,秦国的修道者数目增长得很快。

就算他们已经非常注意灵气消耗,分散到了秦国境地的不同地方,甚至还假托了修仙者之名建立了一些宗门,以欺瞒日夜游神等神祗的耳目,但是,渐渐的,这样快速的人数增长,还是快瞒不下去了。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唐无易除了建立了一条隐秘的空间通道之外,就是自己努力修炼。

只要他成功修成元胎,外在表现,他所处的地方,就会混元一体,鬼神不能窥探,就好像他是会行走的、自带屏蔽力场的洞天福地一样。

关于这方面的修炼,他早就有了思路,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突破境界,实现他的想法就好。

*

人间界过去了一百多年的时候,唐无易终于突破到了元胎境。

这个时间不算短,但也不长,尤其是他在修炼时还在完善补充自己的修炼体系的情况下。

元胎境,按照这个世界的概念来说,就是地仙。

当然,元胎和地仙还是有区别的。

地仙,乃陆地神仙之意,受限于地,不得飞仙,然而元胎,却是截取大地厚德载物,隐隐有混元一体、成先天婴儿的架势,自身如世界,行走时,若是愿意,所处之地便是是洞天福地。

现在,只要唐无易愿意,他能够将整个秦国都化为自己掌控的道场,而不让其中的土地、龙王等各路神祗感觉到不对的地方。

成就元胎的同时,唐无易迎来了另一桩喜事。

那就是他丢了一百多年的小徒弟终于找到了。

这位同学除了投胎时间过长,这么多年没有消息,还真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他精分了。

唐无易去看望自己转世后名为秦连(或者可称嬴连)的徒弟的时候,都快给这娃给逗笑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