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因为有了异军突起的刘备,曹操这边的发展倒也不算太突兀。

唐无易琢磨着,若是真的有天庭,在凡间乱战的时候,怎么也不可能放任他们消耗有生力量啊。

上界都已经干出天赐赤霄剑的事了,显然是要支持刘备的,也不怕插手下界会有什么后患,可是现在,局势依然非常混乱,这就说明,上界并没有全力支持他。

所以说,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

异界潜伏者唐无易先生,很快就得到了好消息。

正所谓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很快就有人主动和曹操进行接触了,目测那人,也是上界之人。

唐无易在明面上走的是文士流,又因为异界来客这重身份,偏向于做些暗处的、不为人知的工作。

他毕竟是最早投效曹操的几个人之一,在曹操心中是可以信任的心腹,便被安排起来,掌管曹操手中的一支暗卫。

如果用后世类比的话,唐无易应该是兼东厂厂督与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职责于一身,自然是曹操能够交托许多秘密的心腹。

就连迎接上界来使,都是在唐无易的安排下秘密进行的。

上界使者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新的信息渠道,唐无易也终于知道这个世界的上界是个什么情形。

这个世界与大唐相接触,若是上界有压倒性的武力,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大唐发展,因此,上界不出唐无易所料,仍存纷争。

上界由大夏、大商、大周、大秦、大汉几个皇廷组成,互相牵制,不过在发展本界这件事上,几大皇廷都是同心协力的。

几大皇廷之中,大汉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但是由于有人间这块基础盘,大汉的发展并不比另外几个皇廷差。

此界的天界被几个皇廷瓜分,自然也就没有了统一的天庭。

皇廷之主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天帝权柄,但是由于权柄未曾统一,皇廷并非神廷,因此此界的人道之力也非常的强大。

大汉的高皇帝刘邦,便是人道择定的帝王,而后的光武皇帝再兴大汉,以及光武帝那堪称天命之子一般的运气,足以证明刘氏的得天独厚。

这对大汉是一件好事,对于其他的皇廷来说,却并非如此。

人间的大汉皇朝骤然崩塌,各地诸侯四起,而天界的大汉皇廷都直到现在才择定了一个刘备,未尝不能看作其他皇廷对大汉做的手脚。

当然,人间的怪事,应该也有一部分,是大汉皇廷自身所作的应对。

不管怎么样,大汉想要稳固基本盘,扶持刘备三兴大汉,这是可以想见的,上界来使所代表的其他皇廷的势力,则是要扶持另一个人间王朝,断掉大汉皇廷的念想。

几大皇廷存在的时间久远,天界的资源已经被分配完毕,未来的人间王朝若是没有其他的机缘,几乎没有可能再飞升天界与他们抢夺话语权。

那么,对于除了大汉之外的所有皇廷来说,断掉大汉对凡间基本盘的掌控,是他们都喜闻乐见的。

上界来使只透露了上界的局势,背后的刀光剑影,需要他们这些听众自行体悟。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只具备了一部分的天帝权柄,没有看透未来,还是他们在各方都下了注,来到曹操阵营的这位上界来使,除了透露了上界局势之外,完全没有将自己所代表的那一方势力的信息点出来。

也就是说,除了告诉曹操别怕,他上头和刘备一样,也会有人之外,这位使者其他的诚意一点没有表露出来。

光是分析这位使者背后到底是哪个皇廷,就废了他们不少脑细胞。

索性,和这个世界被封锁了大汉之前许多史料记载的土著相比,唐无易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凭借自己开的后世知识挂,他大概猜出来到底谁和大汉皇廷不对付。

夏,是后世史书记载里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不被后人承认的神话时代的虞朝,以及据说其实是诸多首领传承的三皇五帝时代,就不作讨论了其王室为姒姓夏后氏,夏禹姒文命,有说法是颛顼帝之孙,也有说是颛顼帝六世孙的。

夏之后,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商,其为子姓,王室大略以商或殷为氏,始祖为契,帝喾之子。

商后乃周,周之始祖为后稷,或曰弃,乃帝喾之子。

周之后为秦,嬴姓赵氏,为蟜【jiao三声】极之后,蟜极乃是帝喾之父,他的另一个儿子所流传下的支系便是夏、商大贵族、周室时期的秦国祖先。

这几个王朝是什么关系呢?

黄帝轩辕氏有二十五子,其中正妻嫘祖生二子,长子名玄嚣,便是少昊青阳氏,少昊之子为蟜极,少昊之孙便是帝喾高辛氏;次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便是颛顼帝,是为高阳氏。

所谓的三皇五帝次代传,基本上就是黄帝子孙自己内部的事。

大汉也是一样,大汉的祖先为祁姓,乃是帝尧的后裔帝尧也是帝喾的儿子夏时为御龙氏,商、周时建立了一个小方国,为人所灭后,其祖逃至晋国,其后几经曲折,到刘邦祖父时期,家族迁往丰县,刘氏家族就此安定,后来的刘邦就出生在此地。

看起来大家都是黄帝子孙,仔细算来还是亲戚,但是,政治军事嘛,最讲不得的就是亲戚关系了。

战国七雄里的秦国和赵国的血缘关系还更接近呢,都是嬴姓赵氏,结果呢?还不是七雄里面打得最凶的两个国家?

七雄里,被排挤得最惨的秦和楚,互相之间多有联姻,春秋时期,吴军在伍子胥的带领下将要灭楚,申包胥跑去楚昭王的舅舅秦哀公那里哭秦庭,求秦国出兵帮大楚复国,可是后来,始皇帝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国该灭楚国的时候毫不手软,楚国喊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也格外响亮。

虽然周朝有一半的时间是春秋战国的各国混战,但是最后灭掉周的确实是秦国没错,再加上大汉皇廷没有出现之前,大秦才是新上界的新嫩,和先行者抢资源的那个讨厌鬼,所以大周和大秦皇廷的关系应当不会有多好。

大夏和大商、大商和大周之间同理。

大秦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交通、统一法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绝对是功德无量。

因此,大秦虽在始皇帝之后,快速二世而亡,但是在上界,未必会弱。

秦在人间都晓得要远交近攻,面对上界的局势,立足未稳的时候,应该会选择联合。

秦与商都是以玄鸟为图腾,秦的历代先祖,在夏、商、周都做过贵族,但是以其图腾来看,和大商皇廷联合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是上界使者,但是不可能会在不了解下界的人面前做伪装。

能下界做使者的身份不会太低,衣着服饰在细节处应该能有线索。

秦之图腾为玄鸟,有许多地方与商是一样的,秦有尚黑后期大一统时期更为明显亦有尚白。

崇尚的东西,自然不是普通黎庶能随便穿的,所以据说兵马俑出土时,乃是五颜六色的秦军除非是高级将领,否则的话,低级士兵乃是自带衣裳,基本上就是五颜六色的服装,绝不可能统一穿着秦国后期崇尚的黑色,那是地位比较高的人才有的待遇后期氧化,颜色才变得灰扑扑。

但是地位足够高的人,好歹也得有符合自己身份定位的装扮。

唐无易没在上界使者身份发现比较有商、秦特色的东西,换算一下,这位上界使者,不是大夏的人,就是大周的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