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唉,是呀,也不知玄云道友下了多大的力气,怕是压箱底的宝物都拿出来了。

听着乐山道人的感叹,好像这些道士都很了解地府机构运作规律的样子,唐无易好险才没给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你们这个世界的地府是怎么回事啊,转世是能这样随随便便告诉别人的吗?

不过听乐山道人的言辞,门路或许不是问题,如何让交易变成等价的,才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

想到这个世界是被自己确定为《聊斋志异》的世界,各类神仙鬼怪层出不穷,凡人不仅会见到神仙、妖鬼,还会见到地府的阴神,修炼有成的道士们几乎能与仙人比肩,他们有门路有阴司联络,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阴司,嗯,能做交易,有趣。

吃喝、交谈了一会儿,各道人开始表演才艺,奏乐助兴,乐器相同者搭伴。

被称为云和夫人的宫装丽人气场强大,所带乐器非琴非瑟,看起来颇有些奇异,但是最后单人奏乐的时候,其音美妙绝伦,全场为之倾倒。

唐无易扫了四周一眼,嗯,确定了,不怎么好相处的云和夫人为什么会被邀请来参加宴会,原来各位都是迷弟迷妹啊!最起码,在曲乐一道上,是云和夫人的迷弟迷妹没跑了。

宴罢,次日才是论道的时间,第二天再见,玄云道人身边已经没有了那个凡人。

唐无易见人不见了,也就不再关注了,那个凡人肯定是某个小故事的主角,有一定的气运,研究一下说不定会有什么发现。

但是现在,还是先参与论道,武道与仙道还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的,他得多多了解才是。

第九十六章气运

道士交流会告一段落,唐无易又与崂山道士道了别,说是要云游天下,有缘再会,便自行离开了。

崂山道士也不以为意,他的道友里多的是这种闲云野鹤,有些道人有固定道场或门派,收徒授业,但还有些人,就是耐不住在一个地方多待,走到哪儿就修炼到哪儿。

索性他们这些道士寿命都不短,离别不过常事,他也不因这与新道友的互别而感伤。

他们所举宴的地方,位于东海的九天之上,而在许多神话世界,东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宴后论道不知过了多久,这段时间来,唐无易已消化了论道所得,如今各处游览,权当扩充眼界,若是像之前偶遇崂山道士一样,再能结识其他的修者群体,那就更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世界,修为高深、境界高远的道士,可称仙,而这个世界的天庭与地府,只在诸多的志异故事中露出半点面纱,而真实的情况,不知是系统没能探查出来,还是唐无易暂且不能知晓真相这是他冥冥之中的感应反正,真正的仙人,降世的极少,而能被称为仙人的道士,却从没有人登上九天之上的天上宫阙。

按照常理来说,神仙乃是整个世界最厉害的存在,因此唐无易对这个世界的天庭还是很感兴趣的。

这个世界的人修的是仙道,唐无易修的是武道,但是追根究底,都是探寻大道之人,若是能深度解析术法原理的话,是能够化为己用的。

唐无易的修炼功法是他参考了诸多典籍之后自创的,解析术法,将之化为己用,对他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难题。

现在,唐无易就在腾云驾雾,看起来和正统仙道完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是道术交流会上他归纳各类遁术之后总结出来的武道技法初级版,因为现在没有急着赶路,他也没有开启高级形态。

东海,在神话传说中是龙族的地盘,鉴于这个世界,各类龙族、龙类出没确实很多,唐无易在天上行进的时候,也和东海海面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

但是,东海嘛,仙山海岛有很多,这个世界有许多奇闻轶事就发生在这里。

唐无易一路行来也算无聊,便想起了和人交流的一个小窍门,观望的是气运,虽然各人、各派的望气术有细微的不同,但是唐无易交流的时候打听的是基本的使用理念,倒也将之学以致用了。

他开了望气术之后,东海所处,可谓是瑞气千条,一些海岛上,气运不显的,不是没有人烟的海岛,便是一些门派、修仙家族的驻地,特意被用阵法掩盖了。

这种地方,一定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唐无易便也不做那个不识趣打扰人家的人,只挑那些将气运光明正大显露出来的地方走,至不济,见见人烟也好。

这人间,见过神仙妖鬼的凡人却是不少,民间的传说逸事也是颇多,要是能从别人嘴里得知一些消息,他也就可以结束自己这在东海上乱逛的行为了。

若是魂穿,那他自然要去中原繁华之地,但是现在,他所遇到的都是仙道中人,人间凡俗是什么景况,他也不知晓,还是先打听一些消息再说。

唐无易前些日子,原本打算着在东海找一处潜修之地,但是武道重征伐,他也需要他山之石与自己的思维进行碰撞,最后还是没有确定,只是在东海上逛了逛。

如今终于下定了决心,方行了一盏茶时间,便有一座海岛出现在他面前,炊烟袅袅,颇有人烟。

望气术下,唐无易见到的小岛被笼罩在一股浅黄气运之中,他便晓得,此岛实非寻常凡人所居。

根据他所知的此世的气运设定,气运有灰、白、红、黄、青、紫六级。

重病或有祸患将临者,气运之中会掺杂数量不等的灰色,若是一个人的气运是全然的灰色,若无外力相助,此人必死无疑,而且,相助于此人者,还需留心自己是否会遭到祸患。

所以这个世界最为常见的气运应当是白色,也就是寻常升斗小民的颜色,视其生活条件,会在白色气运中掺杂数量不等的灰气或者红色气运,前者代表生活困苦,后者代表家境殷实。

家境豪富、州郡之官乃至于拜师修仙者,最为常见的就是红色气运。

正因为红色气运涵盖的范围颇为广泛,便又有了细分,红白交杂然而红气居多、浅红、大红、红中带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修仙有成者因为伟力来于自身,气运基本都是黄色往上,带一点红色都说明此人不是新修成的仙道便是修为大损或遭遇灾祸,兵解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此界的人间皇朝,皇帝最高的气运,便是黄色,与人间的龙袍色相对应,为赭黄。

黄色,无论是在哪个时代的古代,都不是少见的颜色,因此黄袍并不一定代指龙袍,但是赭黄色,也就是黄中带赤的颜色,这种颜色的袍服,一定就是龙袍,属于皇帝的专用色。

唐无易所来自的最初世界,也就是现代世界,对于龙袍,有赭黄色、明黄色等不同的说法。

但是明黄色,也就是那种极为鲜亮的黄色,只在清朝皇帝的袍服中出现过,自隋之后,自明之前,皇帝的黄袍,都是赭黄色的。

所谓的明黄,或许起源于明朝,所称的也是赭黄色袍服,而不是后来的清朝皇帝所着的鲜亮的黄色袍服。

毕竟明朝皇帝为朱姓,朱即红也,那明黄之色,便是黄中带赤之色。

观看明代历代帝王画像,将之与清代帝王画像相比,便能看到两种黄袍颜色的区别有多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