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完全撕破脸皮是不可能的,怎么让自己这方得到最大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新鲜出炉身份是真传道分支之道祖真传中人观易的唐无易,依靠他坑了老君观、慈航静斋,以及卖了杨坚得来的好处,稳居目前阶段宇文邕心腹的地位。

是的,唐无易把杨坚给卖了。

隋文帝此君,纵观其作为,自然是千古明君,但是,这并不能排除一点也就是他的皇位得来得太容易了。

历朝历代,外戚篡位也算是不少了,但是像他一样,自立为太上皇的皇帝女婿上一年刚死,皇帝外孙虽然不是女儿亲生的的皇位还没怎么坐热,下一年就称帝登基,顺带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前朝近支宗室杀了个遍,如此幸运,实在是历代少有。

后人评价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怎么说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君不见赵匡胤陈桥之变黄袍加身,也好歹是手中握住了军权,才有底气搞这出啊!

隋文帝得国易,使百姓能在乱世之后休养生息,这自然是很好,但是,就是因为继承了前朝的框架,隋朝的官员构架并非百废待兴后的破而后立,而是继承前朝种种,官员互相之间盘根错节,这就不美了。

老实说,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都是继承的北魏的基本盘,也就是说,主要势力还把持在胡人手上。

就算是汉人的郡望世家,也已经沾染了胡人血脉。

北齐的高氏皇族是鲜卑化的汉人,北周的宇文皇族是汉化的鲜卑人,也就是所谓的熟胡,这也就意味着,杨坚想要完全恢复汉制,去胡化,就会涉及胡人贵族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隋朝在炀帝时期墙倒众人推的一大原因,关陇军事贵族这其中自然有诸多的汉化鲜卑与鲜卑化汉人一道联合起来反对自己的老大,推举新老大,李家自然显得众望所归,李渊太原起兵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成功建唐,时间短得令人惊讶。

这也是为什么唐初还有诸多战事,秦王李世民能立下赫赫军功的原因,他们李家根本就不是横扫天下再称的皇,而是直捣黄龙,攻入隋都,就轻而易举地定鼎了。

杨坚如今还叫做普六茹坚,他登基之后去胡化,恢复诸多贵族的汉姓,行科举制,与民休生,这种种举措都是明君,然而,以现在的局势看,没有了宇文赟这个女婿,杨坚的称帝之路,路上忽然就充满了荆棘。

唐无易也不是完全坑杨坚,最起码,要是杨坚敢起兵,他还是会去支持他。

汉人的明君与鲜卑人的明君,他当然是要选前者了。

杨坚若是一味地怀柔,最后还是会让关陇军事贵族推出其余的新主来篡夺他家的天下。

这天下,若不是杀出来的,又怎么会稳固呢?

而且,杨坚是在登基之后才和慈航静斋撕破的脸皮毕竟皇帝要心忧天下,可以对于不劳而获,得到了许多民脂民膏的供奉,还浪费了大量青壮劳动力的佛门看不惯,但是没当皇帝之前,佛门这么一根金大腿伸出来给人抱,谁能轻易拒绝呢?这也就意味着,慈航静斋得为她们投资的潜龙提供助力,确保他能成事。

要不然,这些投资都打了水漂,饶是慈航静斋家大业大,也吃不消啊!

这样的话,仅仅是操纵局势,就能轻而易举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更妙的是,其中一些信息,他是开了先知挂才知道的,其余势力,并不能通过他的行动猜出他背后的谋划。

唐无易心里美滋滋,虽然是采用了信息欺骗的方式,但是仅仅依靠脑子就把别人玩转于股掌之间的感觉,还真是令人喜悦呢!

幕后黑手什么的,他果然是很有这个潜质啊!

唐无易要做的是搅浑水,让朝廷先和慈航静斋发生冲突,逼出她们潜藏的有生力量,再一个个找上门去,那么自然不能让局势快速地平定下来。

宇文邕要是能多活些年的话,朝中的乱象自然会消失,但是,现在,唐无易在逼着宇文邕心急。

宇文家有野心、敢冒头的,宇文护时代就被收拾了好一批,到了宇文邕时代后期,宗室基本上都安静如鸡,除了宇文邕倚为心腹的那几个,其他人的存在感弱到简直不能再弱的地步。

当唐无易撤走真气,使宇文邕的身体快速败坏,又献上丹药吊住他的命之后,大限将至的宇文邕,就必须得做出布置了。

这年头,顾命大臣和宗室都不是特别可信,前头几十年,各家皇帝给出的例子简直能总结成一部先帝托孤却所托非人的血泪史。

宇文邕准备自己先对那些会对新君产生威胁的人动手,再将太子托付给信得过的人,最后,太子的手上还得有人支持他,以防托孤大臣中出现乱臣贼子,新帝却无力回天的情况发生。

虽然是以做交易的形式,但是宇文邕与观易这个道祖真传的门人还是定下了约定,道祖真传为新帝服务,他们在北周的发展将会得到来自皇帝的大力支持,若是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步,那么,道祖真传也要保下宇文邕后人的性命。

明明是个明君的身份,在唐无易手中却仿佛是个工具人的宇文邕,履行完了他的职责,终于迎来了迟来的死亡。

当然,宇文邕临死前,那一口气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咽下去的。

就在他驾崩前半个月,时任亳州总管的废太子岳父普六茹坚,眼见着宇文邕终于找借口清算到了他头上,还要把他往死里整,终于在佛门的支持下,起兵了。

而在佛门行动之后,唐无易也终于能让手下的魔门势力大举行动起来了。

他的个人私事,当然是交由补天阁办理,但是像这种对抗其他门派对象还是魔门死敌的佛门的大事,使唤起其他门派的人来,他半点没觉得不顺手。

嗯,只希望,佛门对杨坚这位真龙天子的投资力度,真的像唐无易想象中那么高,能出现几个老不死的老怪物,那就更好了。

第八十九章伐魔

第八十九章伐魔

其实佛门原本是不会那么疯狂的。

就算他们在暗地里投资了杨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其他的支持对象了,顶多是支持的力度不同而已。

但是,当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将杨坚和他们的关系彻底戳破,顺带将他们表面支持前太子宇文赟、实际上却是为了给宇文赟的岳父杨坚送温暖的行为暴露出来以后,佛门的形象,在他们其他的扶持人那里,也变得不那么可信起来。

神对手、猪队友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队友是对面派来的卧底。

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得,所以佛门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一条路支持杨坚到底。

佛门出了大力,但是问题是,宇文皇族也不是没人相助。

方士观易被尊为了皇族供奉,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位和魔门真传道不清不楚,传闻就是真传道中道祖真传这一支的人,特意来扶龙庭的。

新帝宇文贽登基以来,就一直如坠梦中。

先帝宇文邕虽然一直对废太子宇文赟恨铁不成钢,时常说些废太子的话,但是并没有让他们这些儿子起过别的心思,也没有多么认真地培养过他们。

毕竟北齐兄弟阋墙的悲剧,实在是历历在目。

虽然在成为太子之后接受了紧急培训,但是宇文贽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合格帝王的修养,他适合为王,一个中庸无为的宗室,而不是为帝称皇。

好在他的父帝为他留下了人手,让他聊以宽慰惴惴不安的内心。

对于宫中的供奉观易,父帝给出的结论是可以利用,也可以倚仗,却不可以倚为心腹,还需要防备。

但是,在宇文贽登基称帝后,此人的种种作为,可以赞得一句赤胆忠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