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作为本代唯一一个返祖的真·植物人,唐无易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把自己脑子里刚才的想法给倒出去了。

现任大长老已年逾百岁,老头子却很开明,唐无易试探着想要离谷的时候,他很轻易地就松口了。

等到出谷以后,唐无易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老长春谷位于大理境内,可是大理建国的时间并不长,根据唐无易好不容易见到外面的人以后得来的信息,距离大理建国,也就三十余年而已。

三十来年,无论是对唐无易还是长春谷中人,都只是一段不算长的时光。

不老长春谷中有安于现状的族人,那自然也有想要一探外界究竟的人,毕竟,长春谷中再神奇,待了那么多年,总是会腻的。

大理建国前,神州大地正处于五代十国的乱战时期,天下各处,多有烽烟,大理段氏便是趁着这个时期自立的。

根据长春谷中人那少得可怜的出谷记录来看,上一次有人出谷,正逢乱世。

就是在和平的世道里,谷里这一群天真烂漫不知人心险恶的族人,都有可能被人坑得连底裤都不剩,更何况是在乱世之中?

唐无易已经大致猜到了大长老的想法,大概就是出谷受挫回谷的一贯套路,最适用于他们长春谷原产的这些不谙世事小年轻。

问题是,唐无易他的芯子不是原装的啊!

在得到大长老首肯后,在谷中生活了三十余年终于长到十岁外貌的唐无易,出谷了。

不老长春谷在大理境内,所以唐无易最先探听到的当然是大理段氏皇族的消息。

如今大理在位的是第四位皇帝段思聪,年号顺德,隔壁中原之地,距离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也没几年。

段氏有父子重名或父子连名的传统除却中原之地的汉族外,无论是东瀛、后来的越南王室还是这里的大理段氏,都有类似的传统,且这种现象并不仅存于一个家族之中从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开始,一连四位皇帝,名字里都有个思字。

名为思聪的现任大理皇帝是个人生赢家,他爹段思良作为段思平的弟弟,抢了段思平儿子的皇位,废其为僧,凭借着自家老爹的骚操作,段思聪从藩王之子成为了大理的继承人,乃至国君。

虽然隔壁大宋,赵匡胤还好好地坐在皇位上,但是大理段氏的这段叔夺侄位、帝系更易的奇妙历史,难免让他这个穿越者,联想到将在几年之后发生的烛影斧声事件。

这种八卦,随便想想也就算了,唐无易也不打算细究,他和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关系,来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寻找能让他突破的契机,也没必要在这些闲事上耗费那么多的时间。

不过这个世界,同后面那些与之一脉相承的、唐无易之前经历过的大宋江湖世界一样,江湖与朝廷,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甚至,暗地里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段思聪刚改完顺德年号,又上表给赵匡胤请求通好,结果没过多久就驾崩了。

作为大理皇帝,段思聪的驾崩自然导致了局势的纷乱,他的儿子段素顺继位后不久,大理东部就发生了叛乱。

事实上,大理一直就没有太平过。

被迫出家的废帝、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子段思英和他子嗣后代只要在一日,那大理的正统就永远不只一脉。

更何况,大理段氏仔细算来,乃是蛮化的汉人,段思平从前乃是后唐的节度使,自立为帝,又仰赖了另外两家杨氏和高氏的助力,大理国内的民族矛盾、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如同乱麻一般,大理内里局势之乱,乃是外人能体会得到的?

新帝段素顺派遣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标,长驸马、布燮段彦贞等人平乱,而出谷一年、依然是个十岁小豆丁外表的唐无易,正好位于叛乱发生的大理东部。

段氏乃是云南六大姓之一,只可惜到段思平之时家道衰落,虽然大理段氏重新成为皇族,但是以董氏、高氏、杨氏等家族为首的权臣,权势丝毫不弱于段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理皇族能信任的人其实很少,段思聪给段素顺留下的摊子不算差,董氏被打压,高氏兴起,利于帝王平衡局面,但是在现在,段素顺能信任的,也只有老段家自己的人。

只有十岁的唐无易面容冷峻却又了然地看着远处人马的表情,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什么山精鬼怪,但是在他身边的树杈上端坐的男子却不会这么认为。

小娃娃,行军打仗有什么好看的?你的天分那么好,可不要埋没了。

唐无易冷冷地瞥了边上的光头一眼:那你这和尚,不在寺庙里念经,又跑来这里做什么?

边上的和尚哑口无言。

说实话,这人的卖相很不错,一副宝相庄严的得道高僧的外表。

但是就冲他现在鬼鬼祟祟的行为,以及大理已经出现的皇帝退位为僧的传统,唐无易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人。

会给他带来麻烦的肯定都不是好人!

不老长春谷中的族人,只要不是很老,外表看起来都是丰神俊朗的,所以唐无易将看骨相这门技术练得炉火纯青,对面这个装嫩的和尚,虽然顶着一副年轻小伙子的外表,却至少已是不惑之年,在古代这种人均寿命不高的时代,这都已经是能当爷爷的人了。

关心军政之事的和尚不一定不正常,但是在大理这种地方,一个暗地里刺探军情的和尚,铁定不正常!

唐无易在脑子里过了一下他大概掌握的皇室成员的名字,语气疑惑地问道:段思英?

段思良和段思聪都是已经驾崩了的皇帝,目前老段家存在的和尚皇帝,就只有废帝段思英一个人。

和尚但笑不语:小友你是何方人士啊?

唐无易暗暗翻了个白眼,老段家自己狗屁倒灶的事没掰扯干净,没事还牵扯到他这个无辜的路人做什么!

我家离这儿极远,尤其是崇圣寺,千八百年也见不到面的。

崇圣寺就是所谓的天龙寺,等到老段家后头退位为僧的皇帝多了,百姓才会叫惯天龙寺这俗名,现在依然唤作是崇圣寺。

那可不巧了,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的一人待在这里?莫非,是细作?

唐无易简直想一个白眼翻过去,亲,你都退位了,用得着这么忧国忧民吗?

还有,谁用这么点大的孩子做细作啊?侏儒和正常孩子你是认不出来吗?

你这和尚,怎么空口白牙就污人清白?

那小友这武功,作何解释啊?和尚突然出手,唐无易却只是闪避。

他们躲藏的地方离大军行军的地方还有些距离,不闹出太大的动静来,也没什么。

唐无易之所以不还手,是因为他见到了这和尚施展出的一种武功。

举凡穿越者,最熟悉的大理段氏的武学,除了一阳指,便是六脉神剑,然而实际上,大理段氏的人自己却对这门武功不甚熟悉,若不是被大轮明王鸠摩智找上门来,段誉的伯父保定帝连六脉神剑是否真的存在都不敢确定。

唐无易还记得他穿越过的大宋江湖世界,大理段氏投降太上道国之后,这偏远之地便被纳入了道国领土,从前的历史也都被翻了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