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和尚 第44节(2 / 2)

嫁给一个和尚 罗青梅 4329 字 2020-07-19

“荣妃说文昭公主绝非金枝玉叶,她是卫国公抱来的孩子。”

卫国公就是谢无量。

李瑶英和亲叶鲁部,李德下旨追封谢无量为卫国公,李仲虔过继到谢家,将会直接承继卫国公的爵位——名声响亮,不过并无实权。

侍女最后道:“荣妃说她早就怀疑七公主的身世了,只因为怕被谢仲虔报复才没敢声张。”

郑璧玉心念电转,靠回凭几上,久久没有出声。

直觉告诉她,荣妃说的话是真的。

郑璧玉叮嘱侍女:“这件事绝不能让魏长史听到一点风声。”

侍女应是,道:“殿下,荣妃胡言乱语,并无证据,即使传了出去也不要紧。”

薛贵妃的副后之位是靠李瑶英得来的,她肯定不会泄露此事。

就是泄露了也不打紧,荣妃临死前的胡言乱语,谁会当真?没有证据,她说得再真切也不过是疯人疯语。

而且文昭公主以李氏公主的身份和亲远嫁,就算她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现在也是了。

郑璧玉喃喃地道:“别人信不信,没什么要紧……”

关键是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太子?

太子之所以憎恶李瑶英,就是因为李瑶英是谢氏之女,假如他知道李瑶英不是谢氏所生……

郑璧玉眉头紧皱。

嫁进李家后,她打听过当年唐氏自尽的经过。

李家男人时常在外征战,唐氏和谢氏留在魏郡,李德每隔几个月会回家探望两位夫人。

唐氏自尽的那天,李玄贞刚好归家,亲眼看到烧得不成人形的母亲从火海里扑了出来,倒在他脚下。

其实当天原本该回魏郡的人是李德,他离家时答应会回家陪两位夫人过节,后来因战事吃紧,只打发大儿子回家。

所以,唐家世仆曾悄悄告诉郑璧玉,唐盈原本的打算是活活烧死在李德面前。

结果阴差阳错,让李玄贞目睹了她的惨死。

临终前她近乎癫狂,一遍遍嘱咐李玄贞为她报仇。

这十多年来,李玄贞几乎夜夜梦魇,梦到母亲濒死的模样。

郑璧玉曾委婉劝李玄贞放下仇恨。

虽然唐盈是在和族老、谢皇后的侍女发生口角纷争后怒而自尽,但归根究底她的死不是谢氏造成的,他为什么非要针对谢贵妃母子?

他在其他事情上都能听得进劝告,连朱绿芸的事也能妥协,事涉谢氏,怎么就这么偏激呢?

李玄贞冷笑了一声,没有和郑璧玉解释什么。

郑璧玉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当年的事情可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李玄贞为了保护唐盈,隐瞒了些东西。

为此,他明明不讨厌七公主的为人,却一次次伤害七公主。

郑璧玉思前想后,权衡了一番,决定将荣妃的话告诉李玄贞。

七公主是无辜的。

她起身去了书房,提笔给李玄贞写了封信。

赐婚旨意正式颁布后,李玄贞率领魏军去了凉州,和诸胡部落骑兵分三路攻打何氏。获胜后他留在凉州,还没回京。

郑璧玉写好信,交给家奴,叮嘱他务必亲手交到李玄贞手上。

家奴恭敬应喏。

……

秦非离开的半个月后,瑶英随叶鲁部抵达凉州附近。

叶鲁酋长已经从凉州出发,再过不久就能和他们在叶鲁部每年冬天驻扎的河畔汇合,以叶鲁部的风俗完成婚礼。

凉州古称雍州,地势平坦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

唐朝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时曾途经凉州,那时凉州僧商侣往来,无有停绝。

直到几十年前,凉州仍然是北方最繁华的重镇之一。

后来中原王朝衰落,天下大乱,西北先后被强盛的吐蕃和各个崛起的部族侵占。前朝朱氏立国时未能收复西北,商旅如织、驼铃悠悠回荡的丝绸之路已经断绝多年。

瑶英坐在马车里,偶尔掀开车帘极目眺望,眼前所见,天地茫茫,一片荒凉。

方圆百里之内,人烟绝踪。

越往西北走,天气越来越恶劣,阴沉沉的天色渐渐有了风雪的迹象,天际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峰顶白雪皑皑,犹如沉眠的巨龙。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道路越来越崎岖难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