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心狠手辣》TXT全集下载_5(1 / 2)

若是这样长期下去,谢欢夺回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从空有个名头,到斗垮魏氏,并非全是运气。

正如上一世的结局。

比起白来仪的隐锋闭芒,谢欢的深藏若虚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白问月想要翻云覆雨,和这个男人针锋相对,魏央是唯一未知的变数。

然而,今日魏央同谢欢说的那番话,气焰万丈,势必会引起他的戒心。

思及至此,白问月环住魏央的胳膊有些僵硬。

这些,都是她的过错。

这一世,不知魏央又会被她连累到何种地步。

车马缓行,寂静无声。

两个浓情蜜意的人,笑意轻轻。

弦月倾左,春风绿意,对长门晚,饱饭黄昏。

将军府里的百十多个下人,个个精明强干。府中只魏央与白问月两个主子,大小的奴仆皆是围着这二人转。

魏央平日里内朝去的甚少,多半时间都在府中,偶尔会去校场巡视,或是到清若寺与慧一大师修禅下棋。

还算清闲。

与之相较,白问月还要悠闲上几分。

她在白府尚未出阁时便是整日守在闺中,读书赏画,唯一的去处也只有清若寺这一个地方。

重生嫁到了将军府,清若寺她也未再去了,府中又无事宜操劳,左右说来,她便只剩读书这一个爱好。

奴仆贴细,鞍前马后,又事事周到。

这可真真是侯服玉食,养尊处优了。

卧在榻上闲读三刻,天色暗了下来,从香掌了几盏明灯。

灯光如昼,钩月垂涎。

“在看什么?”

魏央从书房返身,一进门便看到这幅更阑人静,佳人倚榻苦读的画卷。

闻声抬首,白问月放下手中的书籍,从榻上起身:

“忙完了?”

“嗯。”魏央轻应一声。

拿起她放下的书,随意翻读两页:“会下棋?”

青黄色的书封上一行五字行书。

——《忘忧清乐集》

这是一本棋谱。

白问月向一旁的从香微微示意,后者心领神会,退身离去。

“略懂一二。”

此时她盛装已退,换了一袭青裙,三千青丝放下,垂坠肩后如丝如瀑,樱唇吞吐,齿如含贝。

气若幽兰,淡雅别致,又似芙蓉出水,端丽冠绝。

魏央放下了书,细细望她:“得空向夫人讨教一番。”

白问月颔首,无声应下。

从香带着几个侍女返身,她们手上各自端着托案,井然有序。

白问月道:“奔走了一天,先洗漱宽衣吧。”

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魏央面无表情,僵硬起身:

“嗯。”

盐水漱口,清水洁面,褪衣解带,拔簪松发。

魏央动作生硬,白问月心无旁骛地帮他宽衣,丝毫没有理会他的不适。

比起魏央的尚未顺应,她倒是对他人之妻的身份早习以为常;除却周公之礼尚未做过心理准备,旁的一切皆是面面俱到。

而圆房一事,她也不曾担心半分。

她太了解魏央。

品行端正,不同流俗,最重要的是他身为一名男子,却有着至尚纯情,两人若是没到那一步,他是万不会有所冒失的。

这个权利、地位、才貌、骁勇集于一身的男子,现在正是她名正言顺的夫君。

文能坐山指虎斗,武能披金带甲斩三军,心思缜密到深不可测,可对待感情,却有一颗真挚的心。

这样不可多得的人,她为什么就是,不动心呢?

魏央一向不屑质问,今日却连声质问。

白问月更是从不解释,却也愿与他倾心解释。

可这里面有多少掺杂的是感情,怕只有他们彼此的心里才最清楚。

或真情、或假意、或其他。他们都无心追究自己,也无心追究对方。

此一时既结为夫妻,旁的便无需再计较了。

夜色弥漫,灯火剪去两三盏,亮色昏黄。

不须一刻,洗漱完毕,侍女鱼贯离去,轻带上门。

魏央不似昨日‘扭捏’,上床、躺下、合被,一气呵成。

白问月微微讶异,望着已经躺在床上这个的男人,呆站在原地一时反应不及。

“来,我有事与你说。”魏央伸手邀她,声音莫名魅惑。

青丝绸,玉纱帐,檀香幽浮,软枕温床,一个俊逸长身的男子邀她攀床共寝。

不自觉红了脸庞。

白问月暗吐了口气,轻身挪步躺了过去。

自己这是怎么了,又不是什么含羞少女。

魏央侧身,手撑着头,眸目温情。

“你是如何看待谢欢的?”

心头一震,不自觉皱起了眉。

他伸手去抚她的眉,又道:“莫要担心,我并非要追问什么。”

“我们既是夫妻,我觉得有些事情,需要和你说一说。”

柔意温声,吐气芝兰。

静寂了半晌。

白问月缓缓坐起,背靠后墙;及腰长发散乱于胸前,她轻握住魏央的手,深呼一口气。

真挚问道:“夫君大人,你想知道什么呢。”

顺势抬眼,轻攥住她的手。

“太后与谢欢,你是如何看待谢欢的。”

“心机叵测,城府极深。”

“还有呢?”

“不择手段。”

“没了?”

白问月反问:“还有?”

她的态度,魏央了然于胸。

“你比我想象中还要了解他一些。”

顿了一下:“不过,你的认知,有失偏颇。”

魏央道:“你只知他城府深,手段狠,却不知他也是形势所迫。”

“魏氏当权,他身为帝王,又是谢氏唯一的继人,如何能安稳度日呢。”

“抛开这些不谈,他其实也是个很聪明的人。”

魏央一五一十道:“他安富恤穷,知人善用,虽无实权,却也勤政。”

白问月不可置否,等待他的下文,

“若非先帝早去,正当国难,他会是一位发政施仁的好皇帝。”他给予了谢欢最好的肯定。

芙蓉暖帐,一刻春宵,孤男寡女,在谈论国事。

魏央忽严声正色:“魏家若是要反,早已经反了。”

白问月惊奇,不知他话从何说起。

“真的要反,何必等到谢欢长大呢?幼子夭折,魏氏振臂一呼百应,谁会不服?”

的确如此。

她更加好奇,那为何不反?既是不反,太后何苦又把持着朝政?

似是看出她的疑虑,魏央淡道:“不能反。”

“且不提我魏氏世代忠良名将,单是父亲与先帝的生死交情,他也不会去夺谢氏的江山。”

魏央又道:“况且,皇帝并非谁都能坐的。”

“看似光耀,万人之上,但有得必有失。要施舍的部分,又并非所有人都舍弃的掉。”

似是觉得说的不够清楚,他又补了一句:“父亲无法舍弃,我也不行。”

漫漫长夜。

白问月忽想起她写给谢欢的遗笔。

若非眼前生离死,何信君王不自由。

如今想来,便是生离死别,身为人君,都是毫无自由可言的。

“你知晓先帝是因何而死?”魏央忽问。

白问月疑惑:“死于颍州一战?”

似是姿势太久有些不适,魏央也起身坐起,轻靠着玉枕。

既点头,也摇头。

“是为了一个女人。”

“他连续多年东征西讨,世人只道他一心开疆拓土,却不知这背后其实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什么女人?”白问月轻问出声。

“不知。”

他目光悠长,似是回忆起很久以前的往事。

“我只听父亲略微提过,依稀记得是个亡国公主。”

“她是谢欢的生母?”白问月试探性地又问了一句。

魏央颔首。

这便没错了,皇宫内皆知谢欢并非太后亲生,却又对他的生母一无所知。

说来,谢欢的身世,她上一世也未曾了解过分毫。

毕竟这世上还知晓他身世的人,恐怕只剩下魏太后一个人了吧。

想到魏太后,白问月忍不住吸气,太后一直将谢欢视为仇敌,莫非正是因为他的身世?

第13章坦诚相待

窗外弦月如钩,屋内灯火迷离。

魏央淡淡说起往事:

“太后也想过杀了谢欢,干脆取而代之。”

白问月面色不惊,心道果然如此。

“她与我父亲意见相左,便是真的要反,也奈何没有兵权,忌惮颇多。”

“双方僵持不下,一直到我的母亲病逝。”

魏央的母亲病逝?

白问月回想了许久,那年魏央似是刚满五岁,他生母病逝后,太后好像便将他接入宫中,近身养在了身边。

莫非他的母亲病逝与太后有关?

她细细望着魏央,见他面色毫无起伏,无动于衷,猜不透这其中究竟是何内情。

隐约猜出她的疑惑,魏央淡声否决:

“我母亲长年体弱,本就多病,她的病逝与太后的确无关。”

然而,事情峰回路转,他又道:“但太后却也利用了这一机会,将我软禁内宫,要挟父亲退兵。”

“彼时的北绍四面楚歌,周国皆是虎视眈眈,国家的荣辱存亡皆是未知。”

“太后的意思是,让父亲先举旗造反,杀谢欢而替之。之后再退兵回朝,北绍主动退地赔城,可平列国的盛怒。”

“如此一来,或许尚有一丝生息。”

魏央说的冷厉,语气不自觉生傲:

“可父亲却不苟同。”

“他为人臣将几十载,同先帝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忠胆一生。

起兵造反与退地赔城这样的事情,只要他还活着,便是万不可能发生的。

太后依仗我是魏家独子,深以为他定会妥协。

却未料及,收到她的书信,父亲理都未理。

于是这件事便被搁置了下来,这一搁就是三年之久。”

“最后迫于形势,还是太后主动低下头来,同父亲说和。”

说到这里,魏央语气稍有缓和:“毕竟是一场亲兄妹,我又是独子,她终究舍不得真下狠手。”

“我在宫中三年,衣食起居样样皆同谢欢如出一辙,太后待我还算体贴入微,比之谢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忽然改口:“姑母她一生无子无女,谢欢又是她最痛恨的女人所生,在她哪里本就讨不到什么好脸色。”

“于是她便将这份疼爱,给予了我。”

说到这里。

黑亮的眼眸暗淡几分,他语气有些深长:“我幼时在宫中,便与谢欢接触,他其实,也是个可怜人。”

他未深说,白问月也没再问,谢欢幼时的经历,可怜与否,她比谁都要清楚。

上一世,若非体贴他步步不易,处处为难,她怎么会倾心相许,为了这个男人机关算尽。

她以为她足够了解谢欢,懂他的心,知他的意。

然而,直到是死、甚至是重活后的现在,她对他仍然一无所知。

他对江山的渴望,对政权的执着,从来都是她未曾了解过半分的。她以为他是无从选择,实则,若无这样强烈的执念,断然不会隐忍到这一步的。

她深爱这个无人拥抱,小心隐忍的男人,也曾想与他同舟共济,生死共赴。

无论是否坐拥天下,执掌风云,她都曾甘愿同谢欢举案齐眉,白首到老。

一生致死,只爱他一人。

原以为是郎有情,妾有意的心心相印,却未曾想不过痴人空梦,一场笑话。

正因她了解谢欢,捧赠过真心,所以只要尚有一口气在,她便永远不会原谅他。

剪水秋瞳,蒙上一层阴郁。

魏央握了握她的手,迟迟回过神来。

白问月扯了扯嘴角,轻问:“后来呢?”

冷峻的面孔忍不住柔慈,微微一笑:

“后来父亲回了西平,将我接出了宫。他与太后促膝秉烛,一夜长谈。”

“最后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白问月有些诧异,想来这些都是她与谢欢从不知晓的。

魏央微微点头:

“一:太后当政期间,宁可国破,绝不言降。”

北绍是先人一点一寸打下来的江山,便是拼到溃不成军,那也不能拱手让人。

太后理解他的意思。

“二:她永远也不能打兵权的主意。”

兵权是国之根本,他允许太后垂帘执政,助谢欢治国安民,但不能同意她染指兵权。

兵力即武力,说到底,她若有了足够的武力,莫说魏家,便是她亲生的儿子,也恐危在旦夕。

魏荣延终究是不肯信任她的。

魏央目不转睛地看着白问月,注视着她细微的神情,接着缓缓又道:

“三:北绍姓什么都行,但唯独不能姓魏。”

皇帝谁都能做,但是魏家的人绝不可染指。这是魏荣延当初许给谢宁渊的承诺,也正因如此,这几十万的兵权,谢宁渊才放心交付给了他。

瞳孔微缩,瞠目结舌。

白问月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原来大将军和太后早有三章约法,怪不得太后对谢欢明明厌恶其表,却又不得不笑脸相迎。

她是没有办法。

长久以来,谢欢处在深宫朝堂,谨小慎微,日日寝食难安,过了近二十多年如履薄冰的日子,他担忧的是什么?

还不是魏氏的权倾朝野与太后的虎视眈眈。

自己手无寸权,生死完全被他人掌控,危如朝露,命若悬丝。

他这样谨言慎行,虎口求生,却不曾想早有人与他铺路,为他顾虑周全。

到头来,竟成了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

白问月轻舒了一口气。

转念又想到,太后也并非池中之物。将军这样束缚她,却也不能打消她的野心。

她知晓谢欢轻易杀不得,自己也无法名正言顺坐上高位,于是便打起了旁的注意。

两人相隔不过半尺,幽灯闪烁,她的言情一览无余。

魏央心中沉沉,却依然继续道:“所以,北绍的王位,能力者可以居之,但魏家人绝对不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