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1 / 2)

丑姑传 天远大 7585 字 2019-04-04

第239章关心

吴家人走后,丑姑和宁二又花了大半天的时候,把昨天收到的礼品全部登记造册,收拾妥当。

虽然有阿竹及姜春花在一边帮忙,两人还是累了个半死。

看着堆满了库房的礼品,丑姑心有余悸的说:“这也太多了,这回真是把我累惨了。以我们家的能力以后还是少办些这样的喜宴,今天总算是囫囵过去了。下次只怕就要被人笑话了。”

“是啊,毕竟是第一次。有些地方顾及不到,别人还能体谅一下。”宁二也说。

来的人之多,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虽然已经尽力而为了,但多少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好在丑姑的私房菜确实在宴席上,大大的出了阵风头。以至于别人都忽略了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这样也会带来不少麻烦事,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丑姑本身就因为身份特殊而被众人关注着,这下子更多了不少人的惦记。

姜春花和阿竹都笑道:“有些事情不大办都不行的。”就按昨儿这个势头,往后丑姑和宁二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呢。别的不说,明年安安的周岁宴总得办吧。

周妈妈也笑道:“其实这次小少爷的满月宴办得很不错啊,下次再办,有了经验就能办得更好些呢。”

“哎哟,要是经常办,我可受不了。”丑姑说着连连摇头。

“其实夫人也不用太担心。您多出去走几遭就习惯了。”周妈妈又说。

马上就是年尾了,办喜事的人家多,丑姑和宁二肯定要出门多走几趟了,看看人家是如何办的,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家再慢慢改进,多办几次也就不觉得有难度了。

宴会本也是一种社交场合。不仅对主人家来说,对宾客也一样。没有几个人是真的来吃酒席的,还不都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吃话,特别是女人们,也就是在这种场合上结交了些朋友,认识了些平常不好接识的人,甚至订好了儿女们的亲事呢。所以,除了麻烦,办宴会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丑姑看着长长的礼品册子,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册子上面记载着各家各府送了什么东西来,这些为什么要记录下来,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还礼给人家。所以,她往后参加宴请的机会可真不少呢。

宁二很是明白她的担心,笑道:“别太担心了。大多数人家只要过去应个景就行了。你随大流就完事了。”就象别人来他们家一样,有的人家只打发了管事来了,有的人家只安排了不紧要的主子过来,有的人家却是大大的来撑了把场子。

所以,轮到别人家办事时,哪里有家家户户都要他们亲自去的啊。还不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有必需去的,有可去可不去的,有女主人去就行了,也有男主人去就行了的。这种交际和你的官阶,身份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这可不少呢。”丑姑当然明白,只是再怎么说,也有不少户是得亲自去走动的。

“不怕的,日子长了,你就习惯了。再说了,你是西凤国的长公主,摆摆架子也没有会说什么的。你去了就端着架子坐坐就完事了,遇上顺眼投意的夫人小姐们就多说几句话。”宁二安慰道。

他知道以丑姑的性子,天天让她去应酬这些,她也不乐意。只是身在其中,有些事情避无可避啊。

果然,丑女就说:“哎哟,昨天把我脸都笑僵硬了,要让我天天应酬这种事情,还不如让我去种田呢。我下地干一天的农活,还没昨天那么累呢。”

众人皆好笑的捂住嘴闷笑起来,宁二也失笑的说:“行,开春后,就让你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天天亲自下地去种田。正好亲自把关一下。明年也不能让他们这样糊弄了,那么大的庄子,好生经营,我们这一家子一年的支出基本上就有了。”

“嘿,行啊。我还乐意呢。”丑姑也笑道。

“庄子那边新建的宅院都弄好了,以后你带着阿竹去小住几天,过过农妇的瘾。”宁二又说。

那新房子,里里外外都弄整齐了,收拾得干干净净呢,不得不说,朱管家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令宁二十分满意。

“只弄了我们住的地方吗?有没有弄厢房什么的?”丑姑连忙问,她怕姜春花一家人过去了没地方住。

“不止是弄了我们住的地方,挨着还建了个小宅子,专门给柱子他们一家人住的,有三间正房三间灶房呢。屋子里一应器物也都置办整齐了。”宁二答。

只不过这栋小宅子的用料就比不上他们的宅院了,毕竟上下有别嘛。但这小宅子可比庄子上其他人住的房子要好太多了,可不是泥巴草房子,也一样是用砖瓦盖起来的,就是格局小,砖瓦也是普通货色罢了。

“哎哟,还给我们盖了新房子住啊。”姜春花笑道。

“恩,就是按照以前老家的样式建的房子。”宁二笑道。

“哦,对了,不是让你安排人去老家看看的吗?有没有消息了。”丑姑又问。

“哪里有这么快啊,那么远。”宁二答。

“也是,那么远,现在我们安定下来了,有的是时间慢慢去打听。”姜春花连忙说。

宁二点点头,说:“就是啊,你们别着急。”

其实他还没有安排人手去,主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他想着干脆叫个以前去过的人跑一趟的,但是最熟习路的阿山最近忙的很,因为交了银子给他去给吴家办事,他自觉肩上责任重大,在四处跑动,就希望能办得更稳妥呢。

总得等阿山把这些事儿办下来了才能抽得出空来。宁二上次和他说过了,阿山也同意了。这也要等到开春之后的事。

说到庄子,丑姑又转头和姜春花说:“开年后,你们一家人就到庄子上去,老爷子管着庄子我们才会放心,柱子留下在府里也太拘着他了。秋红和团子就留下来,该学的也不能落下了。”

姜春花连连点头,说:“好啊。我和柱子也是在田里干惯了的人。在府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就是两个孩子留下来,有点担心他们闹腾。”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派个婆子专门照顾他们的。”丑姑连忙说,她知道姜春花说的是怕孩子闹腾,其实也担心无人照顾他们。

姜春花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说:“他们哪里需要人专门照顾啊,就是让个人看着点就行了。团子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就是秋红小了点。”

以前他们一家人过时,地里活儿不少,家里还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姜春花也没时间照顾大儿子,团子本就是跟着太爷爷睡的,也跟着他下地疯跑,有时候也能搭把手。

只是因为秋红是个小姑娘家,老爷子不好接手,不然也不会姜春花一直带着秋红。但姜春花还有个小儿子,家里活儿也不少,秋红其实也很独立,会自己玩自己的,不太需要她操心。再说了乡户人家,哪里有人专门看孩子的,大家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农忙的时间,就是三五岁大的娃娃,都要帮着干活的呢。

阿竹接口道:“不如暂时就让他俩跟着我住吧。”反正两个孩子白天要跟着她学功夫,就是不学功夫其他时间也是在正院里或读点书,或玩乐,都是在丑姑眼皮子底下的。

姜春花看了看丑姑,说:“阿竹师父愿意,就不用专门派婆子了。”

丑姑无所谓的说:“也行,你们一家人住的院子我还给你们留着,有时候你们也可以回来小住几日。”两个孩子,她也观察过,并不娇气,天天又都在她眼前活动,不过是晚上回去睡觉需要有人照顾一下罢了。确实也不需要专门再安排一个人,还不如安排个婆子到阿竹家去,帮着干些粗活就行了。

那一块儿,都是丑姑专门留给几个亲近人住的地方,屋子都收拾的好好的。暂时也就住了,白大夫,阿竹和阿树,柱子一家人。三户都挨得近,白大夫和阿竹家都宽敞,阿竹家就住了他们夫妻两人,白大夫也就带了个半大小子,和一个粗使婆子一起住。

其实把这姐弟两人安排过去白大夫那边也行。只是阿竹先揽下了这个事,姜春花又乐意,丑姑就没提了。

如此,日子很快就到了年底。果然办喜事的一大堆子,宁二和丑姑也出去应酬了几场。一开始丑姑极其小心,生怕自己闹了笑话,又怕别人故意给她下绊子。

不过不管到哪家,丑姑总能遇上要么是田夫人,要么是周夫人,甚至是青王妃这三个熟习的人,即使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想闹点什么事也都被她们或化解了或拦开了。多经历了几次,她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还有些人家办事,丑姑和宁二也不用亲自到场,只派了管事出去就行了。有时候遇上实在不想出门,又或者是可去可不去的人家,她也会借口天气太冷,孩子太小等理由不去,有时候就让宁二一个去应酬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