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1 / 2)

除此之外两个弟弟妹妹考上了高中,因为她去下乡了,所以也就没有被强制要求去下乡。

李沫回来的时候二嫂在家里带着大姐的两孩子,夏梅在厨房做饭。

“妈,二嫂,我回来了。”

夏梅听到声从厨房出来道:“沫沫,你回来了?咋也没写信来说啊。”

李沫放下篓子笑嘻嘻的道:“暑假没课,我向村里请假去了一趟南京,正好时间充裕回来一趟。”

“你也别请太长假,免得你刘爷爷为难。就让别人都让他开假条,这就麻烦了。”

“妈,我这不是学校放暑假不用去上工吗,您放心我过两天马上回去,不多耽搁。”

“你还没吃饭吧,我先去给你弄点吃的,你看看咱家大宝小宝。”

大宝小宝一岁了,能说话能扶着东西走路。

边逗弄着两个孩子边和二嫂说话。

“沫沫你这次回来能呆多久?”

“过几天又要去了,大概五天吧。”

李沫从包里翻出来一小块布递给二嫂。“对了二嫂,我在南京买了点布,透气性特别好就是不多,刚好能给孩子做两三块尿布。”

二嫂拿着布摸摸,可真是好布很舒服。“这布真好,做不了小衣服。我用家里旧布一拼,还能给孩子多做几块舒服的尿布。”

二嫂又道:“南京好玩不,对了你在信里说处了对象是咋回事,信上说不清,你回来了就仔细说说。”

“南京挺好玩的,东西特别多,就是没有票买。”

她们聊了一会家里的人就回来了,除了李小弟他们去了外婆家住还没回来。

大家都很惊讶李沫回来了,又是围着一顿问。夏梅喊着他们上桌边吃边聊。

李沫在上海呆了五天,去姥姥家呆了两天,很久没见姥姥。

乔装打扮去看了一次金奶奶。金奶奶的房子卖给她太便宜了。

李沫想着以后尽可能的帮助金奶奶,房子不是那么好拿的。

金奶奶很谨慎每次寄信给李沫都不用她自己的名字,还叮嘱李沫寄信给她不能出现李沫的名字。

两个人写信往来,之前李沫担心金奶奶没有菜吃,还给她晒了些野菜干汇过来。

之后李沫又去给村里人带了他们要的手套袜子回去。

刘爷爷的中山装好险在淮国旧找到一件他能穿的。只是口袋处有些问题,这个李奶奶改改就成。

分别的日子总是那么快,李沫拒绝了她妈给打包的行李。她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就这么回去更轻松。

回去之前给刘家发了一封电报,说了火车到站时间。

下火车后是二哥和杏花来接李沫,李二哥李沫的背篓绑在自行车后面,他推着车子,杏花和李沫在后面走路聊天。

“沫沫你去了半个多月呢,南京好玩吗?”

“南京挺好玩的,建筑漂亮好吃的也多。”

杏花一脸羡慕,她道:“我也想出去玩,我长这么大就在咱镇上玩过。”

李沫肯定的说道:“以后会有机会的,咱们都还年轻嘛。”

她们三直接去了刘家,知道李沫回来了,有带东西的人也跟着上门了。

李沫按照单子把买的东西分下去,少了的贴多了的就退。

带的东西不算多,分完后这些人道了谢就赶紧回去了。家里一大家子还等着看上海货呢

人都走后李沫把二十块钱塞给王爱兰,之前她发现钱多了二十还以为自己数错了。

后来才反应过来时王奶奶给的,二十块钱这么大的数,王爱兰没有说什么直接就拿给她了。

心里是什么感觉李沫不好说,但是以后王爱兰就是要当亲奶奶孝敬的。至于李老婆子,面子到了就行。

王爱兰一看李沫还给她二十块就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奶奶我没有花多少钱,这钱您还是收回去吧。您不要我就给栓子买糖吃了啊。”

“你这臭丫头,你不要就不要吧。你爷爷的衣服你买着了没?”

李沫把中山装从袋子里拿出来递给王爱兰,她道:“正好遇见一件合适的,就是口袋歪了,您重新缝上就可以。”

王爱兰拿着衣服上下检查,领子袖口都很好,只有口袋这个小问题。

“这一件衣服挺好的,不要票肯定贵。你花了多少钱,我拿给你。”

“这是处理货就花了四块钱。奶奶您看我一年四季都在这混吃混喝,您和爷爷也没嫌弃我。就当我孝敬爷爷的行吗?”

王爱兰笑呵呵的道:“你这孩子,你一顿能吃多少一点,哪里就混吃混喝了。你要孝敬爷爷我也不拦着,爷爷奶奶疼孙女你怎么就不要。”

“奶奶我这不是钱够花嘛,我缺什么肯定是来找您要的。”

李沫又对杏花道:“杏花我这次带的东西太多,都拿不下了,只给你买了一双袜子。”

杏花惊喜的道:“啊?还给我买了袜子啊?”

“对,就给你买了,咱们都是大姑娘了,男孩子们就随便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