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 / 2)

江春入旧年 老胡十八 6515 字 2019-04-04

又只得叹了口气,轻声说道:“祖母老咯,你们一个二个的,不把我老婆子当回事儿……罢了,你且说来听听。”

淳哥儿出生那日,窦家早就请好了大夫与产婆,除了本该在家的窦元芳去了西北,该准备的都备上了。

前头一切都正常,只是生产时间持续得过于久了些。丽娘身边心腹丫鬟拦着,不给窦老夫人进屋瞧,每次出来,老人家一问,都答“好”“顺利”,老人家也就放了心,安安心心的在外头等上了。

这一等就从午后等到了子时方过,老人家人困马乏,产房内却仍无动静,虽是七月的夜,但仍觉着身上凉嗖嗖。众人只得劝着,将老夫人劝回了院子里,也就勉强眨了下眼,打个盹儿的功夫,就有人来报——丽娘生了,生了个儿子,丽娘没了。

窦祖母还没来得及高兴添了重孙,就大吃一惊!方才都还说“好好的”产妇,怎才一炷香的功夫人就没了?

连外衫都来不及披,急急忙忙赶到那头去,只来得及勉强进屋瞧了眼“毫无生机”的丽娘,就被告知新生的孩子体弱,不会哭。本围着丽娘遗体痛哭的丫鬟也不哭了,忙着给孩子找大夫,灌药的灌药,擦洗的擦洗。

待孩子稳定下来,离丽娘“断气儿”已经一夜一日了。

七月份的东京城,天气炎热,丽娘身边伺候的丫头就来报“我们娘子再挨两日,怕是肉都软了”。本想等到大理段家来了再发丧的邓菊娘,也只得叹口气,命下头媳妇子收拾着,体体面面给孙媳妇办了丧。

待段家快马加鞭赶来,窦元芳从西北回来,见到的只是一座新坟了。

窦元芳也一直以为妻子就这般没了,背着京内众人“好大喜功”“无情无义”的骂名,又赶回西北去……直到三月后某一日,好巧不巧在酒楼里吃酒,遇见几个泼皮戏言。

泼皮无赖的话题总也就那几样,有人开口问,可知窦十三这几日回京了?有人问有人答的就说起他的闲话来。这种事窦元芳也非第一次遇见了,只当未闻,哪晓得其中有个姓林的,就说了句“你们只知他厉害,哪里晓得他其实就是个绿绩王!”

这时代的龟公兴戴绿绩,即绿头巾,来区别于旁的从业男子……而后世熟知的“戴绿帽子”的说法,在正统历史上是元代以后才有的。

窦元芳一听就住了脚,心内也好奇,不知这姓林的要给他编排个什么新故事来,耐心在门外听着。

只听众人问林侨顺,“哪个吃了豹子胆的敢给窦十三戴绿绩?”

“不是旁人,正是他亲表弟,一个姓秦的……还不是小秦氏那头的,是他亲娘大秦氏的后家人……”后来的窦元芳未再听了,十七岁的他也不过是个少年罢了,趁着酒劲踹开门去将一窝人揍了顿,将那林侨顺打得昏死过去。

于是,才有那年在金江城,林侨顺见了他似见阎王一般的害怕。

元芳揍过林侨顺后,心内只觉气愤难平,又有些不太好的预感,若是胡乱编排的,他怎就将秦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少不得又寻那秦昊,质问一番。

若是旁人,生了这见不得人的奸/情,自是咬紧牙关打死也不能认的。那秦昊却是个软趴趴的白面书生,在窦十三拳脚相加之下,终于吐口,承认段丽娘就是在秦家。

十七岁的窦元芳第一反应是将“妻子”揪出来,让满京城的人睁大眼瞧瞧这朵白莲花,好卸去他身上那口黑锅……只是他还未来得及公之于众,段丽娘就求到了他跟前,口口声声求“放过”她,给她条“生路”。

于是,他才终于从“死而复生”的“妻子”口中得知,早在与他定下婚约前,她就与朝夕相对的秦昊生了情愫,后又不得不听从父母之命嫁与他,替窦家生下孩子后,自觉完成了“窦家媳妇”的使命,借生产之机假死遁走。

十七岁的窦元芳觉着自己矛盾极了,刚得知她“死讯”时松了口气,现得知她活着,居然也松了口气……

在秦昊与段丽娘的苦苦哀求下,想到淳哥儿日后还要在京内抬头做人,若是让人晓得他还有个与人“淫奔”的母亲……后果不堪设想!

窦元芳最终还是放过了他们,只约定从今往后不许再在人前露面,不许让淳哥儿晓得,更不许让家中祖母知晓,怕她气出个好歹来。

少年窦元芳经不住“妻子”的泪水,当年轻易就放了他们去,却未曾料到,京内众口铄金,聚蚊成雷,甚至还可积毁销骨。他这口“忘恩负义”的黑锅一背就要是一辈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丰富,他自己可以渐渐看开去,但赤子的眼神,他却无法面对。他曾无数次后悔,当年自己太冲动太轻易原谅他们,他应该好生问问“妻子”——淳哥儿在你心内是什么?

一个好容易甩脱的包袱吗?

一件向窦家交差的成果吗?

估摸也只是一个流着“伪君子”的血的孩子罢了,她哪里晓得那没娘的孩子该是何等的艰辛与不幸!

于是,淳哥儿这孩子也成了窦元芳的心病。祖母溺爱他,他也忍了,令他随波逐流罢了!不与自己这个父亲亲近,他也忍了,不过是父子缘浅罢了!小家子气拿不上台面也忍了,看着与他母亲相似的面貌,他就不知自己该如何面对他。

并非他天生冷清冷性,而是这种矛盾的感官,令他无法与淳哥儿亲近得起来。

同样是自己的孩子,圆姐儿面前他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淳哥儿面前,却只有无尽的不满与无奈。

他能如何?让全京城人晓得淳哥儿母亲的劣迹?亲口告诉他,“其实你娘没死,她只是与人私奔了”?他唯一能为这个孩子做的,就是自己背稳了这口锅,维护他将来成为一个男人的体面罢了。

他只希望,待他成为男人那一日,也能体会一个父亲的无奈。

第147章后悔

窦祖母静静的听完,半晌回不过神来。

她只知段丽娘瞧不起窦家,瞧不上元芳的糙汉形容,看不上她这位和离再嫁的“祖母”。

但饶是她已见多识广,活了六七十年,也断断未曾见过这等女子。

婚后与人淫奔,淫奔之人还是丈夫的亲表弟……她将元芳置于何地?真当那窑子里头的绿绩龟公不成?她段丽娘哪来的脸面与勇气?!

想到淳哥儿那孩子,每每一说到“母亲”之语就想问不敢问的神情……她哪来脸面配作一名母亲?她的情情爱爱可以不顾世俗眼光,不给丈夫留脸,但能否给自己亲骨肉一点体面与尊严?

终究情爱胜过一切。

若江春晓得了定要感慨一句,段丽娘这般选择,不,任性,说好听了是“爱情至上”,难听点就是“恋爱脑”,她可怜的脑子里,除了男女情爱,已空无一物。

只是,真正的爱情,或者说她以为的爱情,能持续多久?她得到的幸福能有多长的保质期?这只有她晓得了。

邓菊娘只觉心口气闷,越想越是气恼,她段丽娘哪来的脸面如此羞辱她的孙子?!老人家气得在桌上重重拍了一掌。

想到上回淳哥儿中毒之事,老人家就看着窦元芳眼睛问:“你母亲可是早已知晓了?”所以她才对淳哥儿下手。

元芳犹豫片刻,不甚确定起来:“孙儿也不知。”

邓菊娘沉吟片刻,又问:“她是如何金蝉脱壳的?”想她个弱女子,上京也不过两年不到的光景,手边使唤的也就几个大理来的家奴,哪有那本事“逃出生天”?

元芳看了祖母一眼,方道:“据孙儿查到的,当日产婆是被小秦氏买通了的。”

邓菊娘就点点头,怪不得要将她支走,她二人历来亲密,比大秦氏这亲婆母亲厚不少。其实这也是段丽娘不长脑子了,庶母与她个嫡长媳本就是敌对的利益立场,能有什么真情实意?小秦氏这般针头线脑风花雪月的笼络她,不过是故意膈应、恶心大秦氏与元芳罢了。

帮着她遁走,也不过是将这“膈应”的杀伤力最大化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