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 / 2)

江春入旧年 老胡十八 7455 字 2019-04-04

亦不知江芝与蒋小二是怎说的,才初九那日,蒋小二就跪到江家二老面前,痛哭流涕,道他对不住江芝,对不住二老,哭着求着令再予他个机会。

江老伯是有些动摇的,他觉着男人犯错只要能改就不消走到拆散小夫妻的地步,王氏则是被江芝的哭声扰得头痛,两个抱了头,对着家里父子四人哭成泪人……双方就这般拉锯了半日,当然最终还是江芝胜出的。

因着田里稻谷将要收成了,谷子收完还得收包谷,这一收少说也得到九月底了,江芝是等不及的。江家众人无法,只得约定好他们先自回东昌去,待中秋前后谷收完了再往东昌去为她做主。

于是初十那日,江芝领着不情不愿的蒋小二又回了东昌府。

接下来半月,农家进入谷收季,江春在学里又要跟进学业,又要上熟药所做工的,自是无时间归家了,也就不晓得爹老倌五人在谷收完后第二日就带上婚书,跟在小两口后头,出发去了东昌。

要问江春为何知晓得这般清楚?还得感谢文哥儿那小传话精,大人说话被他在旁听到了,待江春二十二那日家来才晓得他们已走了。

她只觉着有些突然,蒋家那头也不知会怎想他们江家,明明小两口回娘家前还好端端的,怎来了一趟回去就要闹和离?事情怕不是那般简单的。

田里收回的谷子几个妇人日日守着晒,小心着才未丢,地里的包谷也早黄了,只等着他们回来才能掰。

果然,自父子几个去了后,家中妇孺日日念,终于在九月初四那日将几人念回了家。只是去的时候五个人,回的时候亦是只有五个人。

王氏望眼欲穿也未望见江芝。

她不问还好,一问起来,江家父子几个就有些气恼。

原是几人晚了江芝二人十日上路,待紧赶慢赶到了蒋家,江二婶方提和离之事,就被那两妯娌奚落了一番。两家人拉扯半日,江芝才哼哼哧哧憋出一句:“既然相公已认错了,老话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就让我俩好好过吧。”

这话可把江家人气狠了,甚叫“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他们是来毁她好姻缘的吗?是不让他们小夫妻好好过的吗?本就是她自己求到王氏的,来帮她做主了还反倒成了多管闲事?

几人放着家里粮食烂在地里收不回,千里迢迢揣着婚书去替她做主,哪个晓得就是“狼来了”的故事,还被蒋家奚落一顿,出气不成反倒吃了一肚子的气,几人又羞又恼灰溜溜地家来了。江老伯难免要将王氏埋怨上一通,道怪她太惯姑娘了,如今在亲家面前闹了乌龙。

就是几个儿子也是气恼的,当日被那蒋家人拦在门外头数落的场景还如芒在背,小夫妻两个能好生过下去他们是欣慰的,可这被哄着去了一遭,又觉着不舒坦……到底是离了好,还是不离好,是几个头脑简单的汉子想不通的。

王氏只能吞下那满肚的疑惑与委屈,盼着姑娘能给她来封信说清楚,可惜直到年前皆未等到。

江春却是有些猜想了:怕是蒋家给的条件达到江芝的预期目的了罢。

她这位嬢嬢果然不一般,若不是被困在家宅内,定是女诸葛式的人物了,只可惜江家众人好似成了他行军布阵的棋子?亦或是另有隐情?

至此,江家众人开始进入忙碌的掰包谷时节,而江春也回归学馆,做起学霸来,只这学霸生活却不似从前轻松了。

先是发现那徐纯与胡沁雪关系分外奇怪,吵架不像吵架的,只整日间一对面了就“哼哼哈哈”,仿佛谁也见不得谁似的,就算是以前吵架了,也未曾出现过这般长时间的不理人啊。

其次,徐绍也有些奇怪,有时与她随意说几句话就会清嗓子,就与得了慢性咽炎似的,她一问,他又脸红,亦是说不出的奇怪。

当然,最奇怪的当属窦夫子了,以前除了课上会与她有些交流外,师生之间几乎无接触的,怎这半年来对她格外关照似的,她只能归结为——只要学习好就招老师喜欢。

第60章重阳

初九这一日,虽才卯时将过,外头天色却已有些放亮,馆里钟声又准时响起,江春放下手中书册,先将洗漱温水兑好了才喊胡沁雪。

“这早就得起身,为甚就不能定个晚些的时间?夫子也是折腾人,每年都得来这一遭……”

原来今日九月初九,有学馆里组织的每年一度的重阳登高节,江春往年皆是家去了未参与的,今年却是临结业前的最后一个菊|花节了,故她初七晚上就与家人说定不再家去了。

在大户之家,上巳节要“踏青”,重阳节也得“踏秋”,这自然也是胡沁雪第一次参加由馆里组织的登高节。

“九”为阳数,双九即为重阳。曹丕曾云“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少不了在金江亦有登高远望、赏菊饮酒、插茱萸的风俗。历代诗人专颂九月九的诗篇数不胜数,对于江春这个现代人来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都是耳熟能详的佳句。

二人换上馆里统一订制的窄袖短衣,作为今日的登高装束,穿上那鞋底专作了防滑处理的长靴,上下杏红色的一套再配上绣了菊|花与茱萸的腰带,有些类似于少数民族的胡服。

胡沁雪一米六几的身高,长得苗条细长,自有一股英气之美。江春才一米五过点儿,将头发高高扎了个马尾,光看脸倒是雌雄难辨,但因着衣裳贴身显紧,曲线也就有些明显。

她见着天色有些暗,怕是会有雨,想要再披件褙子,被胡沁雪拦住了,道:“就这般穿好看,作甚像老婆子似的披褙子。”

好吧,江春欣然接受,哪有年轻女子不爱美的。

两个都是干净利落的女子,也倒无甚可携的,等到了学馆门口集合,才见着班上许多女学生皆或提或背的携了个书兜、包袱。江春留意了一眼,里头多是些胭脂、帕子、零嘴的,心想待会儿她们都得负重登高了。

待古学录来到馆前,放眼一瞧,将人数给点了,也就准备出发了。

今日是三年里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了,故男女学生都基本全齐了,夫子只来了窦丞芳一人,张夫子估计是还得将他那仅剩的洪荒之力用在结业考前。

古学录在前带路,窦夫子在后断尾,五十几人乌泱泱就往城西的西游山去了。当然,学里人数太多,各班是分散作几处去的,多数就近选择去了学馆后的紫西山,甲黄班一路行来皆未见其他学生,估计是与大部队错开了。

路上少不了少男少女们的说说笑笑,这时候就开始有“圈子”之分了。

以林淑茵为中心的“护花团”自是走前首的,七八个男学生将三四个女学生围作一团,不是问“渴否”“累否”“饿否”的,就是争着提书兜包裹的。

后首以美男子徐绍为首的一群则是“花痴团”,因着女学生众多又要嘈杂些。一群女学生围了徐绍问东问西,从金江聊到汴京,又从天气聊到花草再到科举,最后就是打听徐绍结业考“志愿”……全没有消停的一刻。但徐绍的好教养就在于,虽内心也不一定就乐意与她们闲聊,但还是会耐着性子应付几声。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以杨世贤为代表的“学霸团”,男学生居多,只一个个体瘦乏力的,面色要么青黄要么发白的,精力看着有些欠佳,估摸着昨晚又挑灯夜战了。整个团里话语也不多,只偶尔闻得几声,皆是讨教|功课的。

江春自是与胡沁雪走最后垫底的,暂且叫“霸王团”吧,因着胡沁雪这“女霸王”所在之处必有大愣子徐纯,有了徐纯,那他身边那些不学无术的小伙伴们定也是尾随了来的,外加胡英豪是不屑于与其他人为伍的,自也落到了最后。可怜江春个头名的学霸,被迫加入了差生排排坐的“霸王团”!

不过她还来不及感慨呢,自有人会与她说话。

“怎也不携个包袱?这几日天凉了可以加个褙子。”一把温润如玉的嗓音道。

江春|心道“又来了又来了”,但也只得硬着脖子转过头去道了谢:“多谢夫子关怀,学生不冷哩。”

“这几日秋光正好,整日莫只埋头看书,也出来走走,方不负这苍天造物。”窦夫子劝道。

“夫子所言极是。”

“金江这边风景独好,像这漫山红叶,遍地金菊的景象往年在汴京却是难得一见的。”江春可不信,虽她上辈子也没怎出过门,但枫树和野菊|花那是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都有的吧?她觉着窦夫子就是在故意与她无话找话,在这一点上,与那窦元芳倒是相似,况且从名字上来看,二人或许还是有些干系的?

她不确定,但也不好懵懂懂地直接问。

“学生还未去过京里呢,对那繁华汴京很是向往哩。”她还配合地眨巴眨巴水灵灵的杏眼,当真是一副天真少女的样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