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1 / 2)

“再者,团团已经快要及笄了。若是你不上进,说不定,团团就只能嫁给附近的村子里的小年轻。最好,也不过就是嫁给城里的普通人家。往后为了一点儿柴米油盐,跟着婆婆嫂子闹别扭,你心里就好受?”

肖老头儿的这话,着实戳到了沈长致的心坎里。

不说上门求亲的,就是私底下打探的,也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甚至也没有啥好人家。就是连门当户对的也没有,沈长致说不在乎也是假的。

再加上肖老头儿在一旁嘤嘤地,嗷嗷地,变着花样的哭着。

沈长致只觉得哭得脑门疼,“行了,我跟你去就成了!只是一点,团团不能跟你去。”

肖老头儿的哭声曳然而止,“团团若是想去的话,就让她去吧,小娘子出门长长见识也是好的。除非你乐意她一辈子就困在这方寸之地。说不定,咱到了书院里,若是见着有合适的小子,咱也能将他哄了来,给团团当相公。若是于隐书院不成,咱就换一个书院!总有合适的。”

沈长致也知道自己只能在肖老头儿面前逞逞能,若是沈团团执意想去,沈长致是不舍得拦着的。

毕竟若是在书院里,找到合适的人选,也是极好的。

“成。”

虽然小老头儿说的话,有些土匪的行径,但是为了团团,沈长致觉得,他还是愿意做的。

于隐书院的先生们,将桌上的一扫而空后,到底没有好意思再添饭。与肖老头儿约好了时间后,就告辞离开了。

肖老头儿看着沈团团,笑意吟吟地问着团团,愿意不愿意去书院。“团团,你要不要去书院?”

“我也能去?”沈团团没有想到肖老头儿会邀请自己也一道儿去,“哥哥你也去吗?”

“嗯,你想去就去吧。书院给肖老头儿拨了一个院子,咱就算是去了,也有地方住。不碍事儿。”沈长致挑着能说的说了。

沈团团虽然想去,但是一想到家里有一堆事儿,却是放不下。面上有些犹豫,

王婶瞧了出来,倒是也劝着沈团团,“想去就去玩儿吧,趁着还没有嫁人,就出去走走,回头嫁了人后,恐怕就是回娘家都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了。再说,家里头不是有我吗?平日里,我多看顾着一些就是了。”

“那怎么能成。”沈团团到底还是担心的。原本她和哥哥都在,村子里的就有不少的流言蜚语,背后猜测着王婶是不是和他爹好事儿近了,总归是一道儿住了那么多年的,总归是差不多该办事儿。

若是他们俩都走了,只剩下他爹和王婶俩人,恐怕村子里的流言蜚语更加多了,要知道,那些个长舌妇,没事儿做,就是指着东家说说,指着西家说说的。

王婶哪能不知道沈团团想的啥,她却是不大在乎。“我这都一把年纪了,都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了,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些人闲着没事儿做的说的话,咱清者自清,这些人爱怎么想去就怎么想去。我都不在乎,我如今想着的就是你们兄妹俩能好好的。长致去了书院也跟着好好地念书作画,团团嘛,若是看到有合适的男子,也早点儿地定下来。”

王婶如今最担心的还是沈团团的亲事,自打过年的时候,王婶探了探沈春云的口风,王婶原本想着,俩家人在沈团团及笄前,将婚事说定了,然后也能跟沈团团透个气儿,哪成想,沈春云支支吾吾的,就是不接茬。王婶知道,当初说的那些事儿,恐怕是不管用了。

王婶也没有瞒着沈长致,到底沈长致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到底还是沉稳的,还是能拿的了主意的人。所以就将沈春云的态度跟沈长致这么一说,也没有添油加醋,实话实说而已。

原本王婶还以为沈春云这是因为她是一个外人,所以不乐意跟她商量这些事儿,所以想着让沈长致去探探口风,毕竟沈团团已经十四了。想当初,沈婉十四的时候,吴家人就已经下了聘了。都是自家人,不是更好说话来着?

哪成想,王婶左等右等,等来了沈长致一句话,往后不要再提啥杨家。

为此,沈长致的脸黑了一个月。

所以,这一回有机会去于隐书院,王婶是一百个赞同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