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1 / 2)

童老夫人问道:“鲁东府?哪一家的?你说一说,说不定我还能有些印象的。”

对于再具体一些的问题,童锦元就没有作答了,而是说道:“如今万事都还没定下来,孙儿还是不先说出来那姑娘的名字了。怕坏了人家的名声。”

童老夫人见孙子嘴巴如此的紧,也知道自己再怎么问也问不出来什么了。于是就没再问了。

当天晚上,童老夫人越想越觉得奇怪。总觉得有些什么事情是她没想通的。过了年之后,她孙子突然就来到了京城,而且一住就是这么久。可是她没听说京城的生意出现什么大问题啊!

这倒不是说她不希望自己的孙子住在京城的,她是非常欢迎自己的大孙子常住的。只是,若是以往的话,自己的孙子早就回鲁东府或者去外地视察生意去了,可是今年却安安稳稳的待在了京城。这其中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可是孙子又说喜欢的姑娘是鲁东府的……若是那姑娘是京城人士的话,一切都还能说得通,若是鲁东府的,那她孙子为何会留在京城?难道是要做一些其他她不知道的事情吗?

等到第二天早上大儿媳常氏来请安的时候,童老夫人又提及了这些事情。

“最近咱们家京城的生意出了什么问题吗?”

常氏一下子被问的愣住了,想了想之后,说道:“没听说出现什么问题啊。”虽说家里的生意都是二房在管着,但是京城这边的,他们也会管着一些的。

童老夫人有些不解的皱了皱眉,说道:“既然没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元哥儿来京城做什么了?”

关于这个,常氏跟童老夫人有同样的困惑,不过嘴上还是道:“元哥儿来京城最重要的自然是来看您来。其次就是查查账簿,视察一下京城的生意。只不过之前都是年中来查账的,这次倒是年初就来了。”

童老夫人听了这话,看向了常氏,问道:“所以,你知道元哥儿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吗?”

这个问题常氏就有些不好回答了,要是说的太清楚的话,等自己的婆婆反应过来的时候要说自己监督侄子的行踪了。要是不说的话,又让自己的婆婆觉得自己管家不利。

想了想之后,常氏道:“母亲,儿媳整日在家里管理府里的事情,再加上天气冷,未曾出门,是以不知道元哥儿去做了什么。不过,元哥儿每日早上倒是早早的就出门去了,也见了京城店铺的管事的。”

童老夫人见自己的大儿媳说的信息也没什么用,索性直接问道:“你可曾知道元哥儿到底是看中哪一家了?”

常氏没想到自己的婆婆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的,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婆婆不知道的话,她就更加不知道了啊。

“儿媳不知,只去岁听母亲说快要定下来了,但是具体是哪一家儿媳却是不知道的。”

童老夫人见得不到答案,有些着急,叹了一口气说道:“哎,也不知道你弟妹他们是不是在骗我呢,到底有没有那样一个姑娘啊。”

常氏心中一动,说道:“母亲,您何不写信亲自问问弟妹?这样的事情想必弟妹一定会告诉您的吧。去年虽然没说,但是今年肯定会说的吧。毕竟渡法大师说的时间也到了啊。”

童老夫人一听这话,脸上慢慢的浮现出了笑容,道:“你说得对啊!我应该让人亲自去问一问的。”

常氏笑着道:“是的,您问一问,也能了却了您的一桩心事。咱们家元哥儿生的这般好,又能干,肯定有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过来的。估计比之前的那两家都要好的。”

这样的话童老夫人是非常愿意听的,她笑着道:“可不是嘛,咱们家元哥儿哪里都好。就是姻缘上弱了些。”

接下来,童老夫人就写了一封信,让家里的小厮快马的送到了鲁东府。

而身在问题中心的房言,却是对这件事情毫无所觉的。她正忙着开张的事宜,店铺里面的陈设、打广告,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她亲自来做。毕竟别人做了之后她也不放心。

店铺的陈设以美观大气为主,一楼是水果罐头和果汁儿,设置了一些座位,可供大家休息或者吃堂食用的。

二楼的柜子上全都是包装精美的葡萄酒。还没上到二楼就能闻到酒香了。上到二楼之后,看着古朴的陈设,木柜上摆放的葡萄酒,真的是让爱酒之人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在价格上,所有的东西都提升了。

第240章

首先是果汁儿的价格,不管是什么水果,差不多价位是在十文钱一碗。水果罐头也不是分为两种了,只有一种了,一斤的价格在两百文左右。

重点是,葡萄酒的价格要涨价了。本身葡萄酒的工序就比较麻烦,做起来消耗的成本比较大。而且,葡萄酒的价值比果汁儿和罐头的要高的多。因此,价格上自然是要涨一涨的。

外面买的葡萄酿出来的葡萄酒一律一两银子一瓶,家里种的葡萄二两银子一瓶。谁让它的效果好呢,价格自然是要高一些的。

房言心想,虽然她定的价格比较高一些,但是买卖是自由的。如果客人需要这种东西的话,自然是会买的。如果不需要,不买就是了。没有人会强迫买卖的。所以,价位高低却是没什么的。嫌弃高就不买啊。

这一次的宣传单所用的纸张是不同的。

因为要卖果汁儿、还要卖水果罐头以及葡萄酒,里面的东西价位不同,所以,消费的人群也是不同的。房言这次一共印刷了两种宣传单页,一种是重点突出了果汁儿和水果罐头,这种宣传单页跟野味馆的是一样的,而且发放的人群也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是好一些的宣传单页,重点突出了葡萄酒。捎带提了提果汁儿和水果罐头。广告上也是把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功能说了一番。而且,重点是说了每日限量够买,最多卖一百瓶。而且,每个人只能买四瓶,外面的葡萄酿的酒只能买两瓶,他们家种的葡萄酒也是只能买两瓶。

开张前三日可以打九折,每日卖两百瓶,但是后面的话每日只卖一百瓶,先到先得。

这种宣传单页的话,发放的人群就是一些权贵之家了。他们去发放宣传单页的时候直接提了提房家,或者说了说房修撰。很多人觉得新奇也收了下来,有一些人知道自己府中的小姐太太们正在盼着这家的店铺开张,所以赶紧给上面的人送了过去。

开店的前一日,她在江记定做的木盒子和竹篮子也都送过来了。

关于木盒子和竹篮子的问题,房言其实是想了很久的。她早就想过要用包装袋的,但是一直每想到用什么样子的。在前世的时候,好一点的葡萄酒一般都是用木盒子装着的。

据说是因为木盒子的密封性比较好,还能防腐、防潮隔离异味。之前的话,房言一直都没想好要用木盒子装的。这一次,她把家里所有的葡萄酒都换上了木盒子。

在木盒子上还刻上了一串葡萄,下面写着房记。

而竹篮子的话,是为了方便大家拿回去。竹篮子有两格的、三格的以及四格的。也就是说凡是买两瓶及以上,都是有竹篮子的。

等到了开张那一天,还不到辰时,房言和房二河就从野味馆去了水果斋。结果一到门口,就发现已经挤满了人。房言和房二河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惊喜。

房二河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言姐儿,看来水果斋的生意肯定会蒸蒸日上的。你果然适合做生意啊。假以时日,店铺的收益肯定要比咱们野味馆好的。”

房言笑着道:“爹爹,这也是女儿定价定的比较高,走的路线不同罢了。咱们家的野味馆平价店铺,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等到咱们家的野味馆开满了宁国各地,到了那时收益就不是如今这番模样了。而我的水果斋,想必就只会开这一家店铺了。县城一家、府城一家、京城一家,也就够了。”

房二河第一次听自己的女儿提及水果斋的分店问题,他还以为女儿见势头如此的好,会像野味馆一样,在全国开满店铺的。

“哦,为什么呢?”

房言思索了一下,道:“好东西贵精不贵多,三家店铺尽够了。再说了,女儿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那么多的铺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