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 / 2)

如今他们家在县城每天要包那么多的包子和馒头,给两个婶婶涨一涨铜板也是使得的。想到这里,她去堂屋了。正好,房二河在跟王氏商量端午节要给县城的姑祖母送礼的事情。

这会儿两个人也商量的差不多了,见房言进来了,也就停住了话头。

房言开门见山的跟房二河提了给两个婶婶涨工钱的问题。

王氏听了之后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你咋跟娘想到一块儿去了,娘昨天晚上还跟你爹爹商量要涨一涨工钱的。”

房言惊喜的说道:“真的吗,娘,那实在是太好了。”

“自然是真的,你两个叔叔家帮助咱们良多,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在后厨她们都忙得不得了,虽然她们并没有抱怨什么,还对咱家一脸感恩的样子。但是,娘就是觉得可以涨涨工钱。只是……”说道这里,她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

房言也看向了房二河,问道:“啊?只是什么?娘。”

“你们娘俩不用看着我了,的确是我不太同意的。”房二河无奈的说道。

房言纳闷儿的问道:“为什么啊,爹?”

房二河道:“十日前咱们才刚定了工钱,如今就说要涨工钱,虽然拿到钱的人现在非常的高兴。但是,长此以往呢?十天就涨钱,以后工作量再大起来的时候要不要也涨钱呢?万一哪一次咱们没涨钱呢?他们心中岂不是会心生怨怼?”

第67章要涨工钱。

房言思考了一下房二河的话,点了点头,道:“还是爹爹想的长远。”

房二河叹了一口气说道:“哪里是爹爹想的长远,只不过是以前吃过这方面的亏罢了,像之前那个小工……哎,不提也罢。”

提及往事,房二河心里依然不太得劲儿。

房言看出来房二河脸上有些郁色,赶紧说道:“爹爹,从前发生了那些事情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爹爹从过去失败的事情中找到了经验教训,运用到了如今的生意中,咱们会少走很多弯路的,可谓是一见可喜可贺的事情啊。爹爹你说对不对?”

果然,房二河听了房言的话之后,嘴角渐渐的露出来笑容了。欣慰的跟王氏说道:“看来多读点书还是有好处的,你看二妮儿如今懂得道理多多啊,我看大妮儿也少绣点花,多看点书才是。”

王氏也点了点头,说道:“说的很是。我一会儿就去跟大妮儿说一声。”

房言插嘴道:“爹娘,我看不仅姐姐要多读点书,你们也要多读点书才是。咱们家的生意肯定会越做越大的,到时候你们就不需要亲自动手了,但是账本、做生意的事情、跟人签契约之类的事情就需要你们来了。”

王氏笑着道:“那也是你爹要操心的事情,娘不需要的。”

房言反驳道:“怎么就不需要娘了呢,哥哥们学习这么好,都考上霜山书院了,以后说不定要做官的。娘你到时候还能有个诰命。咱们到时候住着大房子,娘要管着一大家子的事情,可有的忙了。”

“做官?诰命?”王氏惊讶的说道,惊讶过后笑着看了一眼房二河道,“你看咱们家二妮儿,比她两个哥哥还有信心呢,连诰命都说出来了。那都是戏里的人,咱们这样的农村人哪敢想那些事情啊。”

房二河也没把房言的话当真,但是想到自家的生意的确会越做越大,他心头热热的,说道:“咱们先别管你哥哥能不能做官的事情了,不过,多读点书也是好的。我和你娘都记住了。”

房言看着爹娘不信的样子,在心中想,不管你们信不信,房大郎都一定会考上的。前世都能考上,今生起点高了,更是没问题的。

想到自己刚刚过来的目的,她转移话题,道:“对了,爹,刚刚你说不要老是涨工钱我是同意的。只是,如今包的包子和馒头多了,婶婶们也累。我这里有个主意,爹爹要不要听一听。”

每次小女儿都能提出来可行的办法,房二河听了她的话也摆正了神色,说道:“你说。爹爹听着。”

“爹,娘,我和大姐虽然早上起床起的晚,但是,我也知道你们早上越起越早了。爹娘心疼女儿,不愿女儿们起的太早,可是女儿也心疼爹娘。不如,咱们早上也找人来帮忙吧,也不用别人了,找房南和房北叔就好了。这样的话,咱们就可以把两个叔叔的工钱算到两个婶婶的工钱里了。”

房言想,多上两个劳动力,肯定速度能加快的。

王氏听房言的话,想都没想,就说道:“不用的,爹娘不累的,就早起那一会儿,下午回来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实,王氏说的是实话。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的身体好像越来越好了。从前只在后宅中,很少出门。现在每天早上几里路,忙上一上午,精神头儿反而比之前天天在家要好得多。

房二河和王氏有同样的感觉,不过,这两个人把原因归到了活动筋骨所以身体才会好。

只有房言知道,原因在于她的灵泉。随着灵泉用的越来越频繁,房言也知道她爹娘越来越累。

房二河从来都不是个死脑筋的人,随着房言提出来一个又一个的解决方案,他也不再把房言的话当成小孩子的胡言乱语。每次房言一说话,他就会认真思考。

的确,诚如女儿所言,他和妻子越起越早了。

县城的生意比镇上好了不止一倍,野菜的供应量也越来越大。现在每天的需求量都要比前一天多一些,即使一百斤,还是有很多老顾客买不到的。这样的话,短期内肯定不会停滞的。

即使以后都像现在的需求量的话,他们也的确是越来越辛苦了。万一需求量更多的话,他们可能晚上都睡不了几个时辰了。虽然他们可以晚上早一点睡觉或者下午的时候多休息一会儿。他自己是个大老爷们儿倒是没什么的,但是媳妇儿的身体毕竟不如自己。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而且,古语有言,人还是要跟着太阳的升落作息比较好。

想到房南和房北两个兄弟,他当然是非常原意提携的。他向来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别人对他不好他记得,别人对他好他更是放在心上。

如今他们家眼看着要发达起来了,怎么也要提携一下兄弟。

至于他的亲兄弟,那真是不好意思。他要是提携了他们,说不定明天他的生意就要变成兄弟的了。这种事情,他连想都没想到那俩兄弟。

“二妮儿说的有道理,咱们家即使现在不需要,以后也要需要的。你房南叔和房北叔的确是好的选择。”房二河同意了房言的观点。

一听房二河同意了,王氏看了他一眼,也没再说什么了。

房言早就料到她爹会答应她的提议的,真的听到她爹同意了,她也开心的说道:“这就是了,咱们家如今一天的收入都有二三两银子了,何苦要累着自己呢。爹娘的身体养好了,咱们才能赚更多的钱。”

王氏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我看啊,你就是在教爹和娘如何偷懒呢。”

房言笑嘻嘻的摇着王氏的胳膊道:“怎么会,女儿这是心疼爹娘呢。”

房二河见房言这个样子,说道:“是啊,女儿这是在心疼咱们呢。对了,二妮儿,你觉得工钱要涨多少呢?要不然咱们分开算吧,你叔叔的是你叔叔的,婶婶的是你婶婶的。”

“爹,您想想,如果两个叔叔来帮忙的话,他们早上多久就能做完?”

房二河算了算时间,说道:“你两个叔叔都是干活的好手,估计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咱们就能做完了。”

“对啊,一炷香都用不了的话,你觉得叔叔们会收钱吗?如果收的话,你给多少合适呢?一天一文钱?两文钱?好像都不太合适吧。”乡里乡亲的,一个男劳动力,你给一文钱,像是在打发人家。而他们如此近的血缘关系,帮这么一点小忙给钱跟像是在侮辱人一样。不给钱吧,再近的血缘关系都会消磨掉的。

房二河听了房言的话,也皱起了眉头。

房言看着房二河思索的样子,说道:“不如这样,爹爹您就跟叔叔们讲,早上请他们来帮忙,婶婶们的工钱涨到一个月400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