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2)

“娘说的有道理,的确要让别人知道咱家的菜比别处的好吃才行。那就做好了让别人尝一尝好了。”房大郎脑子转的很快。

“啊?你们爷俩都觉得可行啊,那去哪里卖呢?”王氏一看丈夫和大儿子都这么说,也不说什么反对的意见了。

“我看就去咱家在镇上的店里去卖好了。不是还有一个月左右才到期吗,爹爹不做手工活了,但是咱家可以在那里卖菜的话就不用担心那家人怎么样咱们了。”提到那家人,房大郎眼睛里有些抑郁的神色,让人看不清楚他心里在想着什么。

房二妮儿无意间看到了房大郎的神情,吓得哆嗦了一下,这位大哥也太可怕了些。

房大郎注意到房二妮儿看他了,冲她笑了笑,说道:“妹妹倒是聪明,知道可以卖菜。那你说说,咱们一斤卖多少钱,怎么卖才好呢?”

“呃。”房二妮儿看着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房大郎,嗓子有点发紧。

“别紧张,慢慢说,有什么想说的都告诉大哥。”房大郎笑着说道。

“卖凉拌菜!”房言指了指桌子上的凉拌菜说道。

“卖凉拌菜吗?”大家顺着房二妮儿的话思考了一下。

房大妮儿有点心虚的说道:“会不会太单调了,会有人买吗?”

“肯定会有人买的,这么好吃的凉拌菜怎么可能没有人喜欢!”这是对马齿苋坚决支持的房二郎。

房大郎听了大家的争吵,突然就笑出声来了,说道:“这有什么好争的,左右爹娘近日没有其他的事情,地里的农活也告一段落了。各种野菜在地里也疯涨着。那房子还有一个月才到期,空着也是空着,能卖出去一文钱也是钱啊,何乐而不为呢?爹娘觉得如何?”

房二河听了大儿子的话,眼前一亮,说道:“还是玄哥的脑子好使,读过书的果然就是不一样。卖,一会儿我就跟你娘去后面摘一些,下午咱们就去镇上试一试。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左右步行不到半个时辰就到镇上了。”

“爹爹,我也想去。”对于这种强烈想要实现的愿望,房言一向说的清清楚楚的。

“你……”房二河想说你在家里休息休息,去镇上的路太远。但是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行,爹爹带你去。”

“爹,我……我也想去。”房二郎期期艾艾的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没想到他的话一出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原因无非是要让房二郎在家好好的读书。

王氏最后一锤定音,说道:“我和你爹还有二妮儿去,其他人在家看家。大妮儿绣花,大郎和二郎在家读书。”

商量好谁去的问题,价格还没商量好。

“到底多少钱一斤好呢?”房二河问出了自己的疑问,他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大儿子平时就给他出过不少的主意,家里很多的大事他也喜欢问问这个儿子的意见。

“咱们家这个味道是好的,凡是尝过的人肯定都说好的。咱家那店铺地理位置也是好的,只是周围不是卖布的就是卖书的,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呢。买菜的人也都喜欢去集市上,早上买一些菜回去。”房大郎分析着现状,转而他又说道,“不过呢,咱们也别定低了,两文钱一斤吧。爹娘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左右能卖出去一斤就是赚的。先试试看吧。”

第18章卖野菜啦。

“唉,听你的,咱们就卖两文钱吧。”房二河说道。

王氏本来是要反对的,但是见儿子和丈夫两个人都极力的推荐,她也不好再说出来反对的话了。两文就两文吧,反正也没有本钱的,即使卖不出去也不怕赔钱。

商量好这些事情,房二河、王氏、房大妮儿和房二妮儿四个人就去后面摘马齿苋去了。摘完之后都放到竹篮里去了,拿到家里一称,足足有二十多斤。

三个人把这些菜分到了两个竹篮里,一个十五斤,一个五斤。这也是王氏强烈要求的,要不然房二河肯定一个人全都背着。至于房言要求给她一点,直接被王氏和房二河给无视了。

房言建议王氏做一点凉拌菜带上,以便让人品尝。王氏想了想,做了一些,放到了盆里。房言去屋里拿了一些房二河做的木碗和木块,又找了个小竹筐,把这些凉拌菜和碗筷放到了自己的竹筐里。

房二河和王氏见状,笑了笑,没说什么。反正那些东西也不是很重,女儿既然如此的想背着,那就背着吧。

一路上,房言一点都没觉得累,自从昨天晚上涂了那一滴灵泉她就觉得自己精神百倍的,今天中午又吃了灵泉里的水滋润过的菜,那就更加的神清气爽了。

就连王氏和房二河到了镇上都说道,感觉镇上距离家里的路没那么远了。

房言听了之后心里开心的不行,看来,这个灵泉果然是个好东西啊。王氏和房二河就吃了那么一点点,都有这么好的效果。

到了镇上,房言感觉自己真的是回到了社会中。终于看到各色各样的人了,在村里,她除了下地看见过几个人,平时根本见不到人的。虽然镇上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够房言这个来到异时空的人感到惊奇的了。

等走到他们家的店铺的时候,房言更加的惊讶了。这个店铺位置真的很好啊,就在镇上的主干道旁边啊。生意差到房二河主动关门,真真是不可思议。房二河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没有干劲儿会轻言放弃的人啊,想到房大郎今天吃饭的时候非常隐晦的说法。房言想,大概是真的抢了别人家的生意,得罪了人了吧。

一见房二河一家人来了,左右两边的老板都有过来慰问。全都带着一副非常可惜又无可奈何的语气跟房二河感叹。待听到房二河是来卖一些家里自己种的野菜的时候,他们都松了一口气说道:“哎,那样的人啊,咱们也得罪不起。房老弟啊,你要是早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如此了。”

布店的老板甚至买了两斤菜带回去了,房二河坚决不收他的钱,但是人家老板给的诚心诚意,扔下钱就走了。

房言心想,看来房二河的人缘还挺好的。还有,看来自家卖野菜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欺负她家的人是同行,他们改行的话就没事儿了。

拿到第一笔钱,房言喜滋滋的收进了自己在家准备的布兜里,一枚一枚的数了起来,整整四枚啊。记得以前学某一个朝代的历史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一枚铜钱大概相当于几毛钱到一两块钱的样子。按照她这几天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差不多五毛钱的样子吧。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的铜板,她瞧了好久才把钱放到了布兜里面。

房二河和王氏见到她这个样子,都无奈的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个女儿竟然还是个财迷啊!

房言要是听到房二河和王氏的心声,肯定会说,有钱的是大爷啊,有钱才是硬道理啊!

卖出去第一笔生意,房言对后面的生意更加的有信心了。虽然这一笔生意赚的是熟人的钱。

王氏和房二河拿了个桌子摆在门口,房二河拿出来大儿子写的一块板子竖在了门口,上面写着“有灵气的野菜”。当然了,这几个词是房言要求写上去的。

房言拿出来一个小木碗,从盆里盛出来一些野菜,又拿了一双筷子放在了上面。

房二河一看女儿这么积极,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看见有人看过来,说道:“自家种的野菜,特殊方法种植的,好吃不贵。”

一般人都是摇了摇头,不过来的。也有那好事之人问道:“掌柜的,您说不贵,多少钱一斤?”

房二河想到自家订的价格挺高的,稍微有点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准备说出来的时候,一道清脆的声音说了出来。

“两文钱一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