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他的手被牵住,师哥跟我来。

掌心的温度,蔓延至胸口,滚烫一片。

心跳得失了序。

余风任由心跳鼓噪着,他牵住青年的手,站起身。

前面有茶几,小心。

左腿先绕过茶几,膝盖不要碰到茶几。对了,很,很好。就是这样。

对,跟着我,直走。转弯。

青年在前面,引路。

余风信任地,完全按照青年的指示,亦步亦趋。

OK,停。我们到啦。

青年停下了脚步。

余风也跟着配合地停下。

覆在眼睛上的纱布给抽走,青年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好了,可以睁开眼睛啦!

余风睁开眼,一把古朴、大气的古琴出现在他的视线当中。

余风微怔。

青年坐在古琴旁,指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琴弦。

低沉、悠远的琴声铮然而出。

青年和着琴声缓缓地道,我原想送师哥香水或者袖口,可想着那些东西,师哥家里定然是堆满了。又无意间想起,从前上学的时候听老师提过,你自小古琴就弹得极好。

琴声停歇,青年还在继续,昔日,太白听一位来自川蜀的僧人濬弹琴,留下千古名篇《听蜀僧濬弹琴》。诗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世人皆云,那位名为濬的蜀僧真真好运,遇上诗仙太白。

自古多少文人骚客,帝王英雄,淹没于历史场合当中。可蜀僧濬这三个字,只要太白诗篇不朽,这三个字便可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被千万文人、学子诵读于口。

蜀僧固然好运,得遇太白这样的谪仙人。可是,遇上蜀僧濬这般琴技高超的人又何尝不是太白平生一大幸事、乐事?

高山流水,琴觅知音。

我是个俗人,不懂琴,也不擅音律。

这把绿绮,是我跟一位老先生那里磨了许久,对方才肯割爱的。

肖自南从琴凳上站了起来。

青年走到余风的面前,仰起脸,名琴赠名仕。不知道师哥可否喜欢?

喜欢。

怎么可能,不喜欢?

不,这份礼物,已经不仅仅是喜欢两个字能够形容。

甚至任何言语都不能够精准地描述他此刻心情的万分之一。

余风低头,望着青年的眼神克制而又专注,我可以,抱抱你吗?

作者有话要说:题外:

吱吱拿着麦克风:噢~~~我可以抱你吗,宝贝~~~今夜让我在你的怀里入睡~~~

南南:

老余:

注:《听蜀僧濬弹琴》,作者,李白。

怕引起误争议,所以还是要解释下。

文中所有引用,均非摘自百度。

诗词引用,亦未超过24个字。

关于书僧濬跟太白的那段解读,也完全没有要凑字数的意思,全部都是我自己的解读,也是南南想要对余风所说的话。

人这一生会遇上许多朋友,可知己能有几人?

余风之于南南,是知己,是至交。

之后,他们会是最亲密的恋人,会是相伴余生的亲人。

嗯~~~本来要分章来的,怕上夹子之前字数超出太多,拉低千字。

氮素,可素,啊!觉得分章了,这章就不完美了!!!

SO~~~还是一口气放上来吧。

每天就木有万更啦,是真的没万更啦。

4000字要从早上写到晚上的渣手速,你们能信?!!!

看文愉快!感谢支持!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肖自南耳尖一红。

这让他怎么回答?

这人,该不会以后接吻,甚至是在床上也都先要征求过他的意见,得到他的允许才会有下一步的举动吧?

肖自南被自己的想法给囧到了。

倏地,身体被纳入一个宽阔的、温暖怀抱。

肖自南忽然就笑了。

这人,也不是当真古板到无药可救嘛。

谢谢你,师弟,我很喜欢。真的很喜欢。

克制住将这人牢牢地拥入怀中的冲动,余风双臂圈着青年,以绝对不会弄疼青年的力道。

肖自南唇角上翘的弧度始终没有下来过。

能够让这人一连说两次喜欢,对于这份礼物,应该是真的很喜欢吧?

不仅仅是余风贪恋这个拥抱,肖自南亦然。

他接着怕男人后背的动作,抱了抱对方,嗯,师哥喜欢就好。

嗯,我很喜欢。

手臂松开,余风极为认真地再次强调。

这是一个极为短暂的,不掺杂任何情、欲的纯粹的拥抱。

师哥还没试过音呢。怎么样,要不要坐下来,试着弹弹看,听一听这把琴的音域如何?

肖自南来到古琴旁。

余风方才听青年拨弄过琴弦,琴声如珠滚玉,清雅松脆,这把绿绮的的确确是一把上乘的古琴。

这样的琴,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想来师弟应当没少软磨硬泡,才令那位老先生松了口,答应割爱。

余风这阵子都在家里研磨剧本,也是较长时间没有碰琴了,也便走了过去,在琴凳上坐了下来。

他左手轻按琴弦取音,右手指尖轻抚拨弄,低缓、清越的乐章便从他的指尖汨汨流泻而出。

肖自南古曲听得不多,能够听得出来的也就只有一首《高山流水》而已。

他听不出余风弹的是什么曲子,但这并不妨碍他被这首曲子所深深打动。

一曲毕。

古琴的余音在空气当中回荡。

有生之年,终于体会,何谓余音袅袅,何谓其声绕梁。

肖自南没有鼓掌。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任何浮躁的、浮夸的声音都是一种累赘。

于是,当余风从琴凳上起身,转过身,便对上青年上盛满渴慕的眼睛。

见他望过来,青年眼神坦荡,弯唇一笑,很好听。

余风一生,听过无数赞誉。

只青年这一句,便险些令他忘形。

只要南南愿意,他愿一辈子为他抚琴,只予他一人听。

无论心潮如何涌动,能够宣诸于口的,也只能是再寻常不过的谢谢二字。

想了想,到底又补充了一句,师弟若是喜欢,日后有空,可常到我家中来,我可以抚琴给你听。

曾经,他因为太过珍惜,所以一直在等。等一个最合适的,最成熟的机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