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进击的生活流 青竹叶 6107 字 2020-03-25

这年头的女人也傻,或者,就算不傻也没地方可去,离了婚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还要下地干活。过了两年,听说那边生了几个女娃,就想起这边几个孩子了,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子去了北方,老母亲带着三个已经长大的子女留在这边,一南一北隔着千山万水,交通不便加上感情淡,两边就没什么往来了。

如今这边也分了家,大哥结了婚,和老母亲一块儿住在老宅里。大姐也嫁了,嫁到县城里,男人是县里运输队的,就算是给人做后娘,说起来还是让村里姑娘媳妇羡慕不已。他分了两百多钱,在村里最偏远的地方盖了一间青砖黑瓦的屋子。这边偏僻,靠着后头的坟山,给的宅基地也大,足有半亩。

去年的时候,经人介绍,他订了一门亲,定亲还没有两个月,那姑娘和人滚玉米地被抓住了。这样的丑事,这边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就说要告他们乱搞男女关系。后来没有告成,对方花了八十块钱买这边消停。

那八十块有二十给了帮架的亲戚,他还剩下六十。他脑子还挺活的,知道这钱放着也是白放着,所以花钱托关系,找了一个屠宰场临时工的工作,这个月开始上班,一个月工资十二块,在农村就不少了,还能时不时拿回来一点猪血猪下水。很多人羡慕,但真让他们拿出百来块钱走关系,又舍不得。

系统,心脏病能治不?原主一直有心悸的毛病,但乡下的环境也没人当回事,结果可好,见识了一场杀猪,回来越想越怕,活活吓死了。

按规定,只能提供缓解的药丸,没法根治。不过,杀猪对原主是刺激,对宿主肯定不是!毕竟这么多年,我就见过你的心跳在杀人时候加速过。系统这话说得,太直白。

主线任务是什么?

主线一:学得大师级庖丁解牛技能,完美解剖十头中大型牲畜。主线二:救助十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第一个任务和你的技能相关,第二个和剧情相关。

别的好说,我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品德高尚?以及,什么程度的帮助称得上救助'这个标准?

这就是任务难点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广撒渔网,多多益善。

行叭。

另外,为防止宿主肆意兑换物质对本地市场造成冲击,所以每日限制只能购买十积分以内的物资。

人干事?明年就要开始大跃进了好么?

用不完的积分可以累积,你可以放到节假日使用啊,有优惠。另外每个月会随机提供一只中小型牲畜供练习技能,练完技能就是免费的几斤肉呢。别的不好说,宿主自己用绝对足够。

青川皱着眉头,不想多说。

公社是三年前开始流行起来的,但本村真正加入,还是今年的事,上头的强制命令,不入也得入。南方的情况和北方还不大一样,这边宗族势力比较厉害,哪怕革命过,还是有残留。基层干部想要在本地站稳脚跟,就不能不考虑到本地宗族势力的影响。所以做事就不能像是在北方一样搞一言堂。

青川不知道北方情况如何,在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公社还是今年才推广开的。但不过半年,这团山火已经蔓延开,所有的私人土地都收归国有,吃大锅饭,家家户户不能单独开火。铁质的农具厨具都被收走炼钢,山上的木材也被砍伐了一批。

虽然也就半年,但是坏的影响已经展现出来。公家的米饭,大家放开肚子吃,浪费了就浪费了,公家的地,能磨洋工就磨洋工,地里的庄稼长得不如往年。村里真正作为种田专家的中农和富农被批倒,现在领头的是本身没有什么技能,也不是勤奋人的贫农。

并不是说贫农的思想品德上就有什么问题,只是成长环境局限了思想和见识。三代贫农这个如今十分光荣的词,岂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祖上三代都是庸人?最好的证明就是今年村里大队长响应号召带头虚报了粮食产量,所以今年上交的公粮竟比往年要多了一倍。

因为本地多丘陵山地多河塘溪流耕地较少的原因,光是种粮食很难吃饱饭,加上地里的庄稼种得也不是太好。所以村里几个大姓商量了一下,再参考别的村子的意见,提出集体种植养殖的决定,以作为食材补充来源。已经已经集体养殖的有牛、猪、鸭三种,还开辟了不少鱼塘种藕养鱼。

然后还有每户一株果树、一只鸡、少数蔬菜的限定,也在友好'协商之后灵活变幻成每户人家一株果树,每种家禽限六只,猪和羊限一只,每种蔬菜不超过十株'的规定。这种友好是村里老头老太太抱着必死决心去公社里讨回来的公道。

就算强势如公社领导,对着这么一群悍不畏死的刁民',也是无可奈何。所幸关于公社工作'的具体条例没有下发,领导们有解释权。其实这样的领导不是普遍,但是他们就比较倒霉,遇上这种。

目前来说,青川对未来还是抱着正面的想法,无论本村是出于什么理由奋力争取自己的利益,现在都有这样的意识还付出努力,那么等到六二年出台《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时候,他们也知道争取更多东西。

青川并不准备做救世主,无论是三年饥荒还是十年特殊时期,这是大势,非人力可抵挡,他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做好自己分内事。比如,对母亲尽孝,兄弟姐妹能帮就帮一把,至于其他人,要么凭实力要么凭运气,这世界本质上还是适者生存,谁也救不了谁。

第14章

天已经不早了,这会儿再睡下进入每日免费的虚拟教室肯定来不及了。青川便早早起来,用冷水洗了脸,已经入冬,天气转寒,冷水一刺激,青川立马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他打了一个哆嗦,套上衣裳。

很薄的两层单衣,御寒是不行的,家里就一套薄棉袄,不到最冷的时候不会拿出来,羊绒羊毛衫这等御寒神物也不会出现在这乡下。这个年代不论布料还是棉花都是轻奢品,等闲拿不到,只好缩着脖子靠近灶火取暖,等着天亮太阳出来才会好一些。

若是以往,他该拿着碗筷去村里的集体食堂等着吃饭,但如今已经是工人,就不能吃大锅饭了。虽然户口还是农村的,青川去了屠宰场之后就拿工资不拿工分,所以不论是大锅饭还是工分都没他什么事,他只能用钱买村里的工分换取粮食。

村里有些福利,比如年猪、集体分鱼、分水果等,基本是按着四分人头六分工分的比例,干活的人可以得到更多,仅仅户口在这里的青川拿的少。

如今青川的临时工工资是十二块,屠宰场还有许多福利,时不时有免费的猪血猪下水,还能买到不要票的肉。而村民呢,一天的满工分是十个,一个工分大约六分钱,一天就是六毛。除却农闲时候,尤其过年前后,平均一个月能干二十二天,就是十三块二毛。

壮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天的活,和青川并不算劳重的活拿一样的钱,青川这边还有许多隐形福利,所以这一算,当然还是做工人好,不吃大锅饭不吃年猪肉都行。

因为不吃大锅饭,所以青川得了单独开火的特权,别的人要是开火做饭,村里巡逻队就得找上门,这群人整日没事干,就盯着看谁家烟囱冒白烟,谁家飘饭香。也就是青川这儿,怎么的飘白烟都没人管。

他淘了一把糙米,在瓦锅里煮着,瓦锅上放一个小蒸笼,把四五个玉米面窝头放上去蒸。边上还有一个火口,刚好放一口小圆锅,他加了油煎了一个荷包蛋,用锅里剩下的一点油炒了卷心菜,灶台下面埋了两个红薯。

玉米窝头熟得快,青川拿了窝头,又打了一个鸡蛋做红糖鸡蛋茶。四五个窝头差不多半斤的粮,加上红糖鸡蛋水,这一顿早餐难得的丰盛。寻常人,哪怕城里人都不敢这么吃,青川敢这么吃,是因为系统里头物价低。

细磨的玉米面,一个积分就能买一百斤,红糖也便宜,一个积分五斤,还有鸡蛋,一个积分三十个,虽然个头不太大。三个积分的东西就可以用上很长时间,青川想要攒一点购买额度,在过年的时候有打折促销,系统的打折是真的跳楼打折。

青川觉得自己大概能明白这里人对各种票证的珍惜之情是怎么来的了,他看着每日十个积分的购买额度和他们看着票证的心情是一样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