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老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拿着一叠书纸。

这愈看脸色越加难看,气的面色涨紫,怒拍玉案道:好啊,这就是朕的好臣子,贪了多少银两,掌了多少权,还把手伸到朕的国库来了。

吼完便因气急攻肺,大声咳嗽了起来,咳嗽声响彻了昭阳殿,断断续续十分剧烈,不由得让众人猜测老皇帝下一刻便会咳背过了气。

老皇帝好不容易才顺过了气后,站在龙椅之下的姚潋拱手道:皇祖父请息怒。

息怒,让朕如何息怒!皇帝火冒三丈,怒斥。

众臣许久不见皇帝如此大动肝火,一时生怕引火上身,纷纷道:请陛下息怒。

老皇帝冷哼一声,对姚潋道:这些证据你是从哪里得来?

此话一出,那些个以左相为首的臣子们,纷纷落下了冷汗,浸透了官服内的里子。

前段日子他们为了保命,正准备将家里与左相互通书信的那些证据烧毁,恰到太子姚潋大驾与他们促膝长谈。

这些臣子与左相交好,常常书信往来在朝中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迟早是要被皇帝查出来,到时候还不是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姚潋便提议将这些证据交于他手上,他必定在皇帝面前美言,将他们这些左相党首之人性命保下。

因太子为人良善,待人温和,向来在朝中极具人望,颇具其父风骨,这些大臣便相信了他,将书信往来的证据交于了他。

朝堂静默,大臣们连口气都不敢喘,姚潋道:不瞒陛下,这些证据乃是儿臣在从前与左相交好的臣子府上搜出来的。

什、什么。曾经追随左相的大臣听到姚潋所言,互相对望,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姚潋却始终面色常静,嘴角微微勾起,带有一丝若隐若无的笑意,后给皇帝递上一张纸道:皇祖父,这名单上面皆是左相党首。

此话一出便激起千浪,狗腿子刘大人激动的站出来大喊道:太子!你颠倒是非,分明是我们自愿交上的!

姚潋并不看他,只是抬头直视龙椅上的人道:凡事只求后果,一切仅凭请皇祖父定夺。

这刘大人不打自招,老皇帝冷飕飕的看了他一眼,道:来人,拖下去斩了。

刘大人见侍卫围上,一路嚎啕道:陛下,陛下,我等只是一时遭到左相蒙蔽啊,陛下饶命啊!

皇帝甩了甩单薄的名单,却是满满的人名,而后低头看着姚潋道:潋儿做的很好,至于名单上的大臣们。。。。。。

都斩了吧。

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与左相结党的大臣并不占少数,一时凄惨求饶的声音一浪接过一浪,在殿中回响。

老皇帝却充耳不闻,挥了挥手。

不时便有一群侍卫上前,将名单之上的大臣都拖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估计加班,晚点更呜呜

☆、白玉

此时朝堂中立足的大臣被拖下去了一半,显得高大的昭阳殿空空荡荡。

钟严见状谏言道:陛下,左相旧时权势滔天,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众臣不敢得罪,其淫威之下,为保存自己与之有书信来往也是正常,请陛下酌情量刑。

剩下来的官员也附和道:请陛下三思啊。

此时姚潋负手而道:钟寺卿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为何名单之上的大臣尽到像钟寺卿一样,做好当臣子的本分。还是说钟寺卿言下之意,这一众名字是本殿以权谋私,将无辜清者也写上去了吗?

钟严将头压低道:臣不敢。

老皇帝开口道:潋儿说的有理,结党私营乃是朕之大忌,钟寺卿和众位爱卿可以秉正持身,为何那些被被拖下去的大臣却无法持正?一律问斩,就这么办。

是。钟严仁至义尽,举着玉扳道。

潋儿此事办得不错,可想过什么奖赏?

姚潋不假思索振声道:为大圭梁构剔除害虫让皇祖父无忧,乃是儿臣的责任。

此话正拍老皇帝的马屁上,老皇帝龙颜大悦:哈哈潋儿,你便不要再皇祖父面前摆那老一套了,你是想要那沈玉蓝回来继续当你的太傅吧。

姚潋将将手举高用袖将自己的神色掩盖住,高声道:若是唤沈太傅回来时皇祖父的意思,儿臣便欣然接受,若是其他的赏赐,儿臣也愿受之,一切都依皇祖父的。

老皇帝仰头大笑,而后又咳嗽了半晌,喝了一口宦官抵来的清茶才道:好了,便让那沈玉蓝官复原职吧。

儿臣代太傅谢过皇祖父。

众爱卿还有事吗?

臣有奏。大学士谢争鸣此时站了出来。

老皇帝被姚潋哄的精神焕发心情不错,而谢争鸣此人平时一言不发,可若是他来发言便是切中要害,老皇帝还是愿意听上几句的。

很是和蔼道:谢爱卿有何事?

谢争鸣道:左相贪污摄权一案中,五王爷也在其中为陛下尽一份力,正是他识破了左相的诡计,让金缕玉物归陛下。若是太子殿下是第一大功臣,那么五王爷是当仁不让的第二大功臣。

钟严见时机成熟便上前一步道:谢大学士说的不错,五王爷一直暗中保护沈玉蓝,以沈玉蓝作饵,将左相自愿将书房中的藏宝密室打开,从而收集了左相的罪证,可谓是功不可没。

五王爷姚乘凤出身难以启齿,且性格乖张玩世不恭,在老皇帝心中一直是摆在最低位,不过是摆个皇子王爷的名头,没有皇子的权力。

此时两位重臣开口引荐,倒真是让老皇帝为难了起来。

姚潋却此时道:既然五皇叔立下如此大功,皇祖父也是该给皇叔赏赐了。

到了这个地步,姚乘凤的赏赐自然是少不了的,可是老皇帝却不想给他太大的赏赐,却又不想让自己显得小气,让群臣异议。

于是将目光转移到姚潋身上道:依潋儿看,该是给个什么赏赐好呢?

皇帝此话一抛出,钟严和谢争鸣两相对望一眼,皆是在对方眼里看出了紧张慎虑。

姚潋却道:既然皇叔在左相一案中劳心费力,不如便将此案交给皇叔审讯吧。

老皇帝听完思虑片刻,面上渐渐露出满意之容道:好,那便将此次的主审官换成老五吧。

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等无异。

那便退朝吧。

下朝后,钟严与谢争鸣并排而行走在官道上,见群臣稀散四周无人,钟严才谨慎开口道:方才朝堂姚潋之词,谢学士如何看?

谢争鸣沉默片刻后道:这个人,可怕。

从何讲?

陛下一直不肯给王爷官阶实权,无非是五王爷出身不好,令皇家蒙羞,一直为陛下所不喜。

如今按功论赏到了非要封赏的地步,陛下已经不能不给了,可是给多给少,给什么合适,现为陛下心中隐患。

此次五王爷在左相谋逆之案中建树有功,不可略视,若是给的赏赐少了,便会显得皇帝度量小器,惹得群臣非议。可若是给的多了,给了五王爷机会让他在朝堂上立足,皇帝又看了碍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