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1 / 2)

琉璃界:静水音 葡萄 3203 字 2019-06-02

已经化身中年员外和员外夫人的萧瑜和洛涓才不管别人背后说什么,他们又去成衣铺买了好些衣服,还买了块毡毯铺在马车车厢内的地面上,再买些新棉花,缝成厚实的垫子靠背引枕铺在马车上,萧瑜便驾车带着她一路出城一路朝东狂奔而去。

他们现在服下了匿气丹,对方想搜寻他们难度极大,其实躲在大城里是个好主意,只是更保险还是再往东五千里,随时便可以传送回崇真了。

因为只要一用灵力,匿气丹就藏不住他们,这时候很容易被发现,因而他们只能装作普通凡人,用凡人的车马赶路。

走的是官道,这又是繁华地带,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便是大商队也不少。

尽管萧瑜洛涓他们是四马拉小车,速度飞快,但赶一天路,也没遇到没人的路段,一路车马来往,络绎不绝,路边也不时便有那售贩小吃凉饮的简陋茶棚。

更有些农人,在大树隐蔽下,售卖正当季的桃子和刚出的西瓜。天气日渐炎热,便有不少行商贪凉口渴,去买那些吃食,真是一路都热闹异常。

这一路也有村庄,但离大路都远,到得傍晚,有的商队行人便去那些村庄里寻宿头,常走这条线的行商有的都有固定人家投宿。

而一些大商队却是投宿不下,也懒得去村子里惊得鸡飞狗跳,便在路边宿营,携带了大批帐篷、炊具、补给,安顿起来井井有条。便有落单的行商错过宿头的,会请求和他们驻扎在一起,安全上更有保障。

照着萧瑜,当然不愿意和这些凡人混在一起,他既不想去村子里投宿,也不想去和大商队凑近乎,可他们现在毕竟是不能用灵力的凡人,若是太过特立独行也着实太扎眼了些,容易被人看出端倪,于是二人便也只好到一个叫作“红棉商队”的宿营地投宿。

洛涓轻声安慰他说:“体验凡人的喜怒愁怨,对于心境也大有好处。”

萧瑜听她这般安慰的口气,又好笑又好气,又觉得她可爱,想捏捏她的脸,可他们现在的模样又实在不适合这般行事,最终也只是给了她一个带着笑意的白眼而已。

这红棉商队的规模大约有二三百人,长途行商,横穿大陆东西,有自己的护卫队,护卫队的首领和几个骨干甚至是引气初期的小修士,在商队中,这规模虽然不算很大,却也算比较高端的了。

他们的首领是个中年文士模样的,初一打交道,还以为是个不第的举人之流,但实际上却十分精明,堪称优秀的商人。

像萧瑜和洛涓这样来投宿的行旅商人还不少,有个四五家,那首领都客客气气同意了,甚至还热情地说:“缺什么,只管问我们拿。”

其中还真有缺的,一对小夫妻带着两个奴仆是赶回家去看望生病的岳父的,除了一点干粮,什么都没准备,偏又错过了宿头,那红棉商队的人给他们送去了柴薪,铜镬,米面,得到了对方千恩万谢,要酬以银钱,红棉商队的首领拒绝了,春风满面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谁没个难处,这点不值钱的东西,何足挂齿?”

对方感激涕零。

洛涓暗中对萧瑜啧啧道:“这红棉商队的大掌柜,真是能干,生意一定能做得很好。”

萧瑜道:“这些成功的大商人大都如此,对谁都笑脸相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其实修士中也不乏这般的人物……”

洛涓从小所生长的环境实则便有些与世隔绝,所知的大都来自母亲所留的书,之后的机变依靠的则大多是天生的聪慧,后来被师父鲁洁收录上山之后,环境也颇为单纯,并不像萧瑜从小见多识广,又小小年纪便遭遇巨变之下,对世事人情十分谙熟。

当然,有那样的父亲,见识过那样的洛家镇,洛涓也绝不是天真的少女。

商队的人看到他们两个衣服质地上佳,面清形秀,举止端雅,又有了点年纪,对他们也很客气,看他们没生火,便主动问他们是否没带炊具,可要相借。

萧瑜本不耐烦与人啰嗦,但鉴于此刻自己的身份是一介凡人,对方又如此有礼殷勤,便简洁明了地拒绝了,道自己夫妻俩带得有干粮,便与洛涓一起缩回小小马车中,不再出来。

这时天已热了,小马车里其实热得很,又不能用法术纳凉,幸好二人的躯体早已寒暑不侵,倒还不大在意。

透过马车的窗户,能看到远近的点点篝火,暗红明灭,耳边听到许多人的说话声,笑声,马儿打着响鼻的声音。太阳已经落山了,西边山头还有一点点最后的光亮,而东边月亮已经升起来,是近乎满月,树木枝叶摇晃着,微微金黄的月光点点洒洒地照在宿营地上。

烤肉和饼的味道带着烟火气,闻起来还挺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