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效力(1 / 2)

农女锦绣 寂寞的清泉 8044 字 2019-05-21

acritgt在京城西郊,西津县境内,距九风岭山脚不远处,有一大片密集的树林。树林里有一个用高墙围着的工场。高高的围墙上扎着许多碎玻璃,围墙里还有许多狼狗的叫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众多人关注的地方。

这里就是大乾朝第一家玻璃工场,名为鼎铭玻璃制造工场。

工场四月初就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生产出的玻璃在京城和全国各地销售。

玻璃工场投产以来,好些人都在打探玻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包括几个皇子和许多有势力的人家。

但玻璃工场严防死守,近二里地外人就不能近身。而且,制玻璃的人根本就不出来,玻璃的交易也是在树林外那几栋仓房里进行

这个玻璃工场的总管事是宁王派来的李大管事,副总管事是黄铁,技术总管事是杰克,帐房是锦绣行原来的帐房秦管事,管生产的管事是王寿的儿子王勇,采买管事和护卫总管都是宁王派来的人。

总之,这个工场的高层都是宁王和钱家的心腹,关键岗位的工匠也是宁王派来的人。

因为工场的人三年内不能出来,为了照顾高层夫妻的生活,他们的妻子可以入住工场内专门修的家属房。结果,只有潘莺和李大管事的一个妾住进去了。潘莺也当了一个小官,就是负责管理十几个做饭和洗衣的妇人。

玻璃制造出来后,放进玻璃工场后门外的内仓房,再由专人从内仓房拉至树林外的外仓房。而去内仓房拉玻璃的管事,就由李阿财担任。交接期间,还有护卫看守,不许说话,不许递东西。

不说玻璃工场被严防死守,就连这片大树林以外的半里地都被看守起来。

负责外仓房玻璃销售的就是锦绣行的副管事谢管事。人们从这里把玻璃制品拉去京城的锦绣行,或是卖给全国各地的大商号。京城内,锦绣行忙不过来,另找了几家商铺代销,其中就包括了钱满霞的大姑万云娘。万云娘夫妻因为代销玻璃,其商铺一跃成为京城有名的铺子。

所以,尽管很多人打听,更是许下重金,但都没能弄到制玻璃的方子。

玻璃工场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他听说是钱家和自己儿子开的,自己弟弟、外甥、太后的娘家都有股份后,就把几个股东宁王和钱满江、寿王、付大人、潘阳招到面前。说了一大堆先国而后家之类的话,言外之意是,这块饼太大,朝庭也想分一杯羹。

寿王白得了一成股份,早乐欢了。虽然只有一成股,但架不住利大呀。所以他知趣地知道这时候该他发言了,便上前一步躬身道,“禀皇上,这个会制玻璃的番人是钱家和宁世子在乡下时,用巨资留住的。嘿嘿,是不是让他们把本赚回来再说其它的呀”

宁王也躬身道,“父王给儿臣三年的时间,三年后,让锦儿和绣儿把方子献给朝庭。”

皇上想想,是得让人家把本赚回来,况且他们还愿意三年后把方子献给朝庭,便点头同意了。说道,“甚好,献了方子,朕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到时减你们两成税,减三年。付爱卿帮朕记着,三年后这两件事都要办。”

付大人躬身道,“臣尊命。”

只有皇上身后的大太监蔡公公知道皇上这话的真正用意,就是不管三年后皇上还在不在世,这两件事都要办。他的眼圈红了,赶紧把头埋得更低。

皇上看了眼宁王,又说道,“有臣子说朕偏心,朕这么多儿子,就属你府上最穷。这三年,全大乾只有你们一家玻璃工场。所赚的利,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你就把你的王府好好拾掇拾掇,再置些产业,不要太寒酸了。”

宁王躬身道,“谢父皇教诲。”

出宫后,宁王的面上不显,但袖子里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钱满江回家后,对钱亦绣讲了今天的事情。低声叹道,“皇上这么说,肯定会注意王爷银子的去向。王爷在玻璃工场所得的银子,是不可能用作别的了。”

看来,皇上也怕宁王把那么多钱拿来培养自己的势力。但现在宁王的确需要银子。既然他最终会是胜利者,那么自家就应该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钱亦绣低声说道,“爹,咱们家这几年玻璃工场的收入,就都给王爷吧,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话正是钱满江想说的,但因为玻璃工场是女儿一手建立起来的,所以一直不好意思提。听女儿如此说,高兴道,“好闺女,够大气,当真是气概不输男儿。”

当钱满江跟宁王说了这事后,宁王喜道,“大恩不言谢,这个情,本王记着。”他正在发愁银子的事。

钱满江忙说,“下官不敢当。”

这以后,宁王索性连工部都不去了,天天让人到处找好木匠,买好木头,好摆件,好花木,拾掇王府。京城附近已经没有大片良田要卖了,他就让人去胶东、湖省等地去买。有时候,甚至还亲自出去寻摸。

转眼到了六月上旬,九风岭脚下的东石村、西石村及上岭村和下岭村四周的荒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荷塘和两座起伏的小山坡。同时,冒出的那几个大院子也修整一新。

这几个院子就是,钱家的梅院和桃院,宁王府的菊院,梁府的兰院。院子与院子之间,还用青石铺了小路。院子之间和四周,则是大片的荷塘。

正时正值莲花怒放之际,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和亭亭玉立的莲花,还有醉人的香风,吸引了许多游人。这一带也得了一个十分好听又风雅的名字,叫十里荷香。

自春末以来,天气闷热,钱亦绣就陪着三贵爷爷来了梅院住。不仅是避暑,还要处理玻璃工场的一些先期事务。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事情已经基本理顺,以后她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只等着分银子了。

潘姥爷也来了,他不是避暑,而是被十里荷香吸引过来,连书都不教了。

而肖恩,则被高薪请去了松攀书院,专门教算学,干了他的老本行。

本来钱亦绣想让潘月带着明儿和静儿也来庄子里避暑,无奈小娘亲不愿意离开江爹爹。这个月初五,小娘亲就把最后一粒蛇蔓菊药丸吃了。钱亦绣总有些不放心,想回府看看她的病情怎么样了。不过,到底能不能试制出那种玻璃珠,这段时间就能见分晓,所以她只有耐着性子在这里等消息。

昨天,她收到杰克让人带来的信,说她要的东西弄好了。她高兴坏了,急忙派人去宁王府送了信,等宁王来了,再去玻璃工场把东西取回来。东西放在那里,比放在庄子里更安全。

午歇后,钱亦绣呆得无聊,便去桃院看了一圈桃树的长势。园子里的桃树,都已经用从花溪村运来的金蜜桃树枝嫁接过,只等明年看看能不能结出金蜜桃。若结不出金蜜桃,就再想办法把这块地做些别的。她可不会像潘姥爷那么风雅,十几亩地都作梅园,浪费。

桃院的湖,取名为月亮湖,钱亦绣撒的是直接从洞天池里带出来的一号金莲仔,所以湖里的莲花香味比院子外塘里的香味浓郁一些。另外,她还是让人在梅院的梅林前坎掉了一些梅树,挖了一个半月形的小湖,取名月牙泉,里面也撒的是一号金莲仔。院子外的塘里,都撒的是二号金莲仔。

今年这些湖和塘都不会有收益,只有等到明年。

她检查完桃树,便带着紫珠和猴妹出了桃院往梅院走去,还有几个护卫保护着她。

因为玻璃工场,她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出行不只有多个护卫跟着,猴哥猴妹也必须有一个跟在她身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