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挖好坑再走 上(1 / 2)

天下豪商 大罗罗 5228 字 2019-04-02

细雨靡靡,开封府进入了一个多雨的时节。

清晨,雨雾笼罩开封府,远远看去,一派迷茫,仿佛一切都在烟雾笼罩之中。只能隐约看见长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潮,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即便是这蒙蒙雨雾,也无法阻挡住人们创造和生活的热情。

武好古这几日每天都和潘巧莲一起去共和楼的大书房“坐班”那里现在是共和行的“总部大楼”,共和行总店和万家地产行总店,还有界河商会开封分会,花魁书社总店,都设在这座四层“高楼”内。

所以武好古和潘巧莲到此坐班,主要是为了方便开会和听取下属的报告,同时安排共和行以及下属商行在建中靖国元年夏、秋、冬三季的经营计划。

首要的任务当然是盖房子了420套房子已经卖出去了,定金都收到了190万缗了。交房的时间已经定下了,到时候如果交不出房子,武好古和共和行就都有麻烦了。

另外,房子的质量还不能差了。要是和店宅务的房产一样,那可就把牌子做倒了。

而且,搞不好还会再被吃饱饭没事儿干的御史老爷弹劾一把

当然了,把房子盖好这事儿,对共和行来说并不困难。因为共和行不是第一次盖房子了,之前连四层“高楼”共和楼都建成了。现在盖三层两层的房子有什么难的

而武好古还多生了一个心眼儿,向宋徽宗请了道中旨,让正在家里丁忧的李诫他还有的好忧呢,他爸爸现在快病死了来当“监理”把关承包万家地产行工程万家行的工程部门都黄四郎带去界河了的营造商建成的房子,必须要让李诫满意,才能算过关。

其实也不用李诫真的来挑刺儿,人家听到这位营造行大神的名号,就不敢起偷工减料的心思了。

其次的任务则是筹建界河大相国寺解库这个解库也是请了旨才建立的虽然挂了大相国寺的名头,但实际上却只有两成股份属于界河大相国寺,余下的股份则归了共和行、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云雾茶行实际上是赵佶的私房和高俅。

至于解库的实际经营,则是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派人负责。

第三个任务是安排花魁画册和文曲星杂志的出版计划。花魁画册好安排,毕竟要停刊到四月中旬,有的是时间刻板子画写生。

文曲星杂志却有点问题,元符三年的科举大比已经过去一年了,人们对科举考试的热情有所降低。所以进入建中靖国元年后,文曲星杂志的销量开始下滑,花招儿也不如之前那么好卖了。

所以武好古就准备进行一些变革,在文曲星这本“书生”杂志中加入一些“武略”和自己的私货。其实宋朝的书生是很喜欢纸上谈兵的,“武略”类的内容,应该会受欢迎的。

而且,武好古还为这本杂志找来了两位新的主笔,一位就是程颐的弟子,武好文的老师,侯子侯仲良。另外一位,则是御史中丞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就是李清照的未婚夫。赵明诚和李清照早就订婚了,原计划在两月份正式开始举行婚礼赵李二人的婚礼起码要进行一个月,可是缺撞上了国丧。所以一对有情人只能暂时忍一忍了

“师圣,德甫,文曲星就拜托二位了。”

在共和楼四层的观景台上,武好古正和文曲星杂志的两位主笔说话,“我只定几个不能写的,一是不能泄露朝廷的机密;二是不能攻击前朝的绍述和更化;三是不能主张放弃国土。”

“不能攻击绍述和更化”赵明诚轻摇着一柄折扇,“是因为建中靖国吗”

赵明诚他爹和武好古的恩师苏东坡是政敌,不过这并不妨碍赵明诚和武好古交好赵明诚的未婚妻李清照还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的女儿呢

而且赵明诚、李清照因为被武好古拉去编修过梦溪笔谈,也在赵佶跟前混了个脸熟,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已经脱离新旧两党,是“帝党”的人物了。

“是为了不叫这本文曲星夭折了”武好古手扶着观景台的栏杆,眺望着远处的开封府城,“我虽然颇得陛下信用,但是妄议绍述和更化还是扛不住的罪名啊。

现在只要不涉及绍述和更化,这本文曲星总归是新、旧二党,以及各家学派的论道之坛。如果文曲星没有了,大家观点不就没有地方可以刊登了”

侯仲良捋着胡须,他虽然不同意武好古的主张,但还是非常尊重武好古的他是将武好古看成一个可以和大儒论道的“恶儒”、“商儒”的。

“崇道,绍述和更化都不可写,那还能写甚底”侯仲良问。

武好古一笑:“就写军略吧王荆公的新政是要富国强兵,范文正公主持的庆历新政也是要富国强兵的现在不说富国,且说强兵之法吧”

其实新旧两党主要的分歧是在于“富国”,也就是怎么捞钱,怎么抑制商人和豪强上。对于如何“强兵”,还是可以论一论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