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1 / 1)

林间落花 木头狐 5279 字 2019-05-06

屋内静了下来,就上前一弯腰把鞋子捡了起来,正要进屋还给小红,只听伙计在楼梯口嚷道:“客官,你的茶好了”南宫明心中一慌,怕伙计找上来,连忙把鞋子塞进怀中,转身跑了下去。伙计看着他道:“你跑上去干什么”南宫明笑道:“我我看看楼上还有没有房间”伙计道:“你一个人也想定房间吗”南宫明道:“一个人为什么就不能定房间”伙计笑了笑,又道:“快去喝茶吧,一会儿该凉了”南宫明道:“多谢关照”来到桌前,只见桌上放着一盏热气腾腾的绿茶,还有一盘精细的茶点。南宫明坐下来慢慢地吃着喝着,心中疑惑着:小红丢了一只鞋子,怎么到现在还不出来找呢难到她不要了吗不知不觉,一杯茶喝下去了一半儿,就听楼上小红的声音道:“我的鞋子不见了”另一个女孩儿的声音道:“难道它长腿跑了不成”小红道:“真的不见了”小翠道:“我去找找”说着从楼上一直沿楼梯寻了下来,一边找一边自言自语道:“这好端端的鞋子,难道自己跑了”

这时南宫明起身来到小翠身旁,轻声道:“小翠姑娘”小翠一抬头,见是南宫明,笑道:“南宫侠士”南宫明道:“你不是在找小红的鞋子吗”小翠道:“是啊,你看见了吗”南宫明从怀里取出鞋子,道:“给你”小翠道:“原来被你拾到了”南宫明笑着点点头。小翠一努嘴道:“你自己还给她吧,看她还有什么话说”说着她一转身跑到楼上去了。南宫明随后沿着楼梯一步一步朝楼上走去。小翠一进屋子,只听小红道:“鞋子找到了”小翠道:“是的”小红道:“拿出来”小翠道:“马上就到”她的话音一落,南宫明就掀开珠帘从门外走了进来,手中正拿着小红的那只鞋子。他见了萧如声和小红,逐一点头示意。萧如声笑道:“请坐”南宫明来到小红跟前,将鞋子向小红一递,看着她道:“在下无意间拾到姑娘的鞋子,真是万分荣幸”小红低头接过了鞋子穿在脚上,拉着小翠道:“我们一块儿走吧”小翠答应一声,红翠二人就一块儿出去了。南宫明呆立在那里,有些尴尬。

萧如声朗声道:“在这里能遇到南宫侠士,可真巧啊”南宫明道:“是啊你们怎么来到中都城了”萧如声道:“我和小红、小翠来看望一位朋友顺便在这里玩儿一阵子。”南宫明缓缓点了点头,在桌边落座。萧如声道:“你的朋友怎么没和你一块儿来呢”南宫明道:“人家都是忙人只有我一个比较悠闲”萧如声笑道:“看样子你比他们懂生活”南宫明笑道:“哪里”二人接着谈了一些人生矛盾和世事沧桑。不多时,红翠二人携手走进屋来,在萧如声身旁轻轻落座。萧如声和南宫明继续谈笑着。南宫明和小红的视线无意间接触了一下,小红立即将目光转向了别处。在南宫明和萧如声说话之时,小红和小翠没怎么答言,小翠坐在那里虽然比较安静,但时而也和声明二人答个腔。小红却只是关注着各人的表情,一会儿抚弄一下自己的头发,一会儿跟大家捡个乐子。南宫明和萧如声二人谈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萧如声让他随便喝茶吃点心,南宫明就倒了一杯茶。他并没有自己喝,而是将杯子递到小红身前,道:“这一杯我向小红姑娘赔罪,不该随便拿你的鞋子”小红轻轻接过杯子,缓缓站起身来到南宫明身前抬手将杯子逐渐倾斜,整杯茶都从南宫明的头顶上倾泻而下,水流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落。

小翠见此情形方要起身,萧如声一把拉住她的手臂,并且看着她轻轻摇头。小翠长出了一口气,向南宫明道:“南宫侠士,真是对不起小红今天心情不太好”南宫明抹了一把脸,缓缓道:“不要紧。这茶水一点也不烫,浇在头上反而很舒服”小红将茶杯放在桌上,静静地注视着南宫明的眼睛。南宫明看了一下小红的眼神,只觉她锐利的目光中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锋芒,不禁又心跳加快起来,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向萧如声一抱拳,道了声“打扰”,就朝门外走去。萧如声站起身来送他出了门口。二人在门外又客套了一番,萧如声就转身走进屋来。红翠二人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坐在那里痛快地说笑着。萧如声见她们两个说得那么开心,反倒没什么话了。

南宫明返到楼下也没有继续吃茶,直接到柜台前去结算茶钱。他在身上翻了一下,发现钱袋不见了,心道不妙,仔细一想:一定是来时在街上和一个小伙子撞了一下,被那人顺手牵羊将钱袋掏走了。他身上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店老板见他翻了半天,不耐烦地道:“你到底有没有钱结账”南宫明只好实话实说:“我的钱袋被人偷走了”店老板道:“行了。我不听你解释总之没钱结账,今儿你就别想走”南宫明道:“我回去取钱去,一会儿就回来结算茶钱”店老板一摸嘴上的两撇胡须,笑道:“哎哟还跟我整这一套你这种伎俩也只能骗得了三岁孩子”南宫明道:“那你想怎么样”旁边一个伙计道:“楼上有他的朋友,不如让他朋友替他结账”店老板道:“那样也行”南宫明道:“这样吧我在这里白做一下午工,怎么样”店老板上下看了看他,道:“好就这么办吧你先将所有的桌椅板凳仔细给我擦一遍,不能看见有半点灰尘在上面。”随后伙计递给南宫明一块抹布。南宫明就弯腰从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开始擦了起来。

不一会儿,萧如声和红翠二人从楼上走了下来,三人见南宫明正忙着擦拭桌椅,都很不解。南宫明低着头只是一味地蛮干,并不抬头看人。三人从他身边经过,萧如声道:“不知仁兄为何在这里忙活”南宫明抬头看着他道:“银子丢了,只好做点劳工抵偿茶钱”萧如声从腰间取出了一小块银子,走到柜台前回头看了一眼南宫明,向老板道:“这银子够不够那位仁兄的茶钱”老板看着银子,喜笑颜开,连声道:“够了够了其实是他自己要做劳工的。”萧如声不再看他,走到南宫明身前,道:“你的茶钱已经算清了,现在我们可以一块儿离开这里”南宫明丢下抹布随着三人一块儿出了这家万福茶楼。出门之后,萧如声三人直奔热闹的街心走去。而南宫明向三人一番道谢之后,沿旁边一条岔路走去了。

一条小巷内,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正怒视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旁边有两个行人站在那里朝他们二人观望着,南宫明走到两个看客跟前,立住了脚步,问一个看客道:“怎么回事”一个年轻男子道:“那老的是这一带有名的拳师,年轻的是他儿子。看样子他们父子两个要动武”他的话音刚落,中年男子就发招向少年的太阳穴猛打过去,这一拳又重又急,若是打正了太阳穴,少年立即就有生命危险。南宫明正在紧张,那少年只是轻轻一让就闪了过去。中年男子得势不让人,接连发出狠招,力道沉猛,招招打向少年的要害。可少年并不还手,只是一味的避让,不知不觉十余招过去,中年男子竟连那少年的一片衣襟也没碰到。中年男子停手怒道:“孽畜你不出手是小看我的功夫吗”少年道:“不是我实在不愿和您老人家性命相搏。”中年男子道:“早知今日你大逆不道,从小就应该废了你”少年道:“就算我暗地里跟一个乞丐学了些武功,又有何不可”中年男子道:“败坏家风,当然不行。从前怎么劝你,你也不和我学功夫,想不到你竟擅自学起了邪门外道的功夫。”

少年道:“爹,那不是邪门外道人家只是指点我一些修习内功的要领”中年男子道:“好了,你不要再叫我爹今天我一定要清理门户,说什么也不能容你胡作非为”少年待要再讲话,中年男子的拳脚已经攻了上去。南宫明心道:又是父子不和为什么父子之间就如此难以相处不过这两父子倒也没有深仇大恨,为什么非要以死相拼这时就见中年男子越打越凶,渐渐地将少年逼到了一个墙角落,一掌猛地朝少年的天灵盖上打去。少年避无可避,闪无可闪,只好抬手相迎二人实打实地接了一掌,中年男子后退了几步,提气站稳,那少年也面色涨得通红。中年男子飞身而起,一记凌空飞脚朝少年踢了过来,少年跃身而起一脚迎去,二人在空中又对了一脚。中年男子向后翻身落于地上,身子又往后踉跄了几下,剧烈地咳嗽起来,咳了几声之后吐出一口血来。少年一个后翻身,双脚蹬在墙上用力一弹,又一个前空翻,身形稳稳地落在地上,见中年男子受了伤,忙赶过去道:“爹,你没事吧”中年男子怒视着少年,擦了擦嘴角的鲜血,嚷道:“你滚开我不想再见到你。”说着缓缓朝远处走去。少年立在那里眼泪汪汪的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两个看热闹的也走开了。南宫明心道:这个少年看上去很文弱,功力居然这等深厚他能战胜中年男子绝非侥幸。可见只要功力到了一定程度,技巧反而成了次要的。招式用得再巧妙,如果力道不够,打在人身上就如同抓痒一般,不能给对方任何杀伤力;如果功力炉火纯青,随便打出一招,不管打在对方什么部位上,都足以让对方吃不消。想了一会儿,他缓步走到少年身前,安慰道:“别伤心了这件事情,我看不能怪你。你爹招招打向你的要害,明显要制你于死地。而你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出手还击,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少年喃喃道:“我也不想出手的。可是他逼得我实在没办法现在是有家也不能回了。”南宫明道:“你跟着我为朝廷做事吧”少年上下看了看他,道:“朝廷”南宫明道:“所谓天地君亲师,效忠朝廷比孝敬父母还要为人敬仰呢”少年道:“忠于朝廷就能开心吗”南宫明道:“为朝廷做事不但有丰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留名千古的”少年冷笑一声,道:“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当道,有多少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到处流离失所让我跟着朝廷一块儿去欺压百姓,还不如加入丐帮,和大家一块儿行侠仗义呢”南宫明道:“朝廷里面也有忠臣良将的”少年一摆手,道:“你少费些口舌吧”说完一纵身蹿上墙头,跟着又翻了个跟头,就人影不见了。南宫明长叹一声,朝前走去。

春回大地,和风送暖。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花草树木都变得茂盛起来。渐渐地天气放晴,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滋养着世间万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条宽阔的盘山道上并排奔跑着两骑马。两匹马上分别乘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二人兴致勃勃,精神饱满,正是从妙影山庄出来四处闯荡的林天愁和红蜻蜓。随着健马奔驰,二人的衣衫和头发不住地向后飘摆着。山道两旁黄绿的野草以及青翠的树木都在匆匆倒退,只有天上光芒四射的大太阳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小山丘一直跟随向前。元宵节过后没多久,红林二人就打点行囊,辞别了家人,从妙影山庄跑了出来。二人在南宋境内一些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游玩了一段日子,春分前后就朝着西南方向一路游去。

这天早上,二人冒着蒙蒙雾气来到了南宋和大理的边境。一条漫长的黄土路两边生长着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路边的绿草丛前竖立着一块南宋和大理的界碑。黑色的石碑,红色的字迹,一面写着“南宋边界”,一面写着“大理边界”。红林二人到了这个界碑前,都勒住了马。红蜻蜓道:“前面就是大理了。我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呢”林天愁道:“这儿的汉人不是很多,我们进城里非得找一些懂汉话的才能沟通。”红蜻蜓道:“常听人说这儿的人很野性的,凡事还是小心为妙。”林天愁点点头。二人各自用腿夹紧马腹,轻喝一声,健马就沿着大路缓缓走去。阵阵清风拂过,夹杂着花草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行不多时,旁边的岔路口出现一条哗哗流淌的清溪。马匹奔到溪边就停下来低着头喝那溪流中的水。红林二人纷纷跃下马背,四处欣赏着绿野风光。远处草木繁茂,那些低矮的丘陵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不知还有多远才能进入城内。过了一会儿,马喝得差不多饱了,二人就翻身上马,纵过小溪沿岔路飞驰而去。

天黑时分,红林二人来到一座小镇,牵着马找了一家简陋的客店住了下来。林天愁让红蜻蜓睡在里屋内的软床上,自己伏在外间的桌子上对付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二人洗过脸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在这个镇上转悠起来。这里的房屋和阁楼大部分都是木制或竹制的,外形很奇特居民的着装打扮也都和中原有些不同,语言也不相通。好容易红林二人在一座汉白玉石拱桥上遇到了一个懂汉语的老人,林天愁就和老人攀谈起来。而红蜻蜓则扶着玉石栏杆看着桥下那微微荡漾的绿水。通过谈话,林天愁得知这里西去不远就有一座郡府,那里面汉人很多,而且也比较繁华。林天愁谢过了老人,就随着红蜻蜓返回了客店。二人各自上马缓缓而去。走了一路,来到一片荒林附近,红林二人跳下马来,到草木丛生的水沟旁喂马饮马。道路两旁尽是些奇花异草,在中原都很少遇见的。由其路边那些高大的木棉树上,枝头的花朵橙红艳丽,如云霞一般红林二人一边饮马一边欣赏树上的木棉花。他们正欣赏得有滋有味,忽然沿路跑来一队骑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