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 / 2)

没事。

结果他到了田里左右开弓,手动迅速,“哗哗哗”剥皮玉米叶非常麻溜,弄得二麻子家的小子跟在后边都接不及,最后还是让二麻子上场才稳住阵脚。

刘军浩这段日子可以算是心宽体胖,啥烦心事儿也没有,吃啥啥香,再加上泉水的作用,因此身体的素质非常好,干起活来一个人顶两个人。一上午的工夫,就将二麻子家的二亩多玉米全部掰了个精光,他们一家三口弄得也不过和刘军浩相当。

中午的时候二麻子的婆娘早早的回家做饭,刘军浩则帮着他们将一袋袋玉米扛到屋里,忙乎完的时候,他原本想回去呢,可是二麻子却说啥也不让他走,非要他在家吃饭。

当然下午地里还有别的活,他们就没有喝酒。

刘军浩回到家的时候却看到院门紧锁,不知道赵教授到什么地方转圈子了,他现在对村里的人和事儿都相当的熟悉,经常闲着没事就到山坡或者河滩上四处瞎转悠,顺便采些野花野果回来。

院子里就自己一个人,有些无聊,刘军浩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树下看起书来,旁边的大青石上放着一大茶杯野菊花茶,里边加了两块冰糖,闻起来清香扑鼻,喝上一口苦涩中带着一股甘甜,说不出的享受。

说是看书,可他的心思却大部分都没有用在书上,打量着院子里的东东西西,刘军浩感到一阵满足,自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小富即安型

其实他发现自己的理想真的不高,能够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当初那些不切合实际的远大理想随着这些日子慢慢的消散,连带着身子骨最近也越来越懒散了,就好像鲁迅先生说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上午忙乎了半天,现在后果出来了,胳膊一直酸酸的,使不上太大劲儿。

以后还是要发愤图强些呀,他懒懒散散的想:今年就不说了,明年是不是也学一下二麻子上几个新项目,这样才算充分利用自己的泉水

现在石锁中的那眼泉水好像又增大了几分,里边的黄鳝苗一如既往的多。他从书上看到黄鳝一般生殖季节在5到8月,盛期在6到7月,可是自己石锁中的黄鳝好像突破了这个常理。据他推测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原因,这泉水的温度一直不高不低,保持在二十多度,非常适宜黄鳝的生存,再加上里边不断有达到性成熟的小黄鳝,因此才造成了黄鳝苗的繁殖生生不息。

里边那十来只小乌龟也长大了不少,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黄鳝的幼苗。刘军浩琢磨着是不是找个机会把它们弄出来,毕竟让它们一直在里边祸害也不是个事儿。

第四十八章瓜子飘香

他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那只抱窝的老母鸡领着那群水鸭子“啾啾”的来他跟前,不住的在地上啄弄着,这些水鸭子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并不怕人,还有几个大胆的上前啄刘军浩的裤脚。

要说母鸡领着一群水鸭子也算是奇景了,这些小家伙可能是天性如此,很喜欢在他院子的水沟里祸害,将那些黄鳝个个吓得都不敢露头,连带着水沟中的小鱼小虾也遭殃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小泥鳅,这些水鸭子似乎特别喜欢吃,经常可以在院子中看到两个小家伙一只啄着泥鳅头,一只啄着泥鳅尾巴争夺着。

不过它们倒是聪明,从不靠近养火头的池子,大概也知道那东西惹不起吧。池中的火头这几个月长势良好,鳞甲越发黝黑,个头也大了许多,看样子这些日子最少长了五六斤。不过它凶性倒是减弱了不少,而且对人也不再害怕,完全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每次看到刘军浩和赵教授它都会从水中浮出来,游到岸边摇摆着尾巴等待着他们喂食物。

这一躺就到了下午四五点,正当他朦朦胧胧要睡着的时候,突然门口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刘军浩,你在院子里呀”

不用转头,就知道这个人是谁,转眼之间,张倩到刘家沟教学已经快一个月了,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节奏。每天放学后她都喜欢到院里转转,顺便假公济私的让秋秋在水沟里捉些小鱼小虾吃。

“嗯,下课了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早,好像还没有到点吧”刘军浩坐直身子问道。

“这几天下课都早,现在正秋收呢,早早的放学让他们回去帮些忙也好,再说今天是星期五,早点放学让他们过一个美好的星期天也是应该的。”张倩喜欢到这里玩是有原因的,第一就是好像整个村子除了他就没有别的闲人。即使有闲人也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说起话来非常唠叨,谈论的不是地里的庄稼就是家长里短的,这些她根本插不上嘴。还有就是刘军浩院子里的枣子最近也到了成熟的季节,这东西吃起来蜜甜蜜甜的。她吃了几回,一直念念不忘,而且今天来就是为枣子的事儿,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想趁这个星期天带点东西回家看看父母。

她到乡下支教的事儿最初根本不敢告诉父母,害怕她们担心,因此只给自己的哥哥说了一下,可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还没有半个月,张母就知道这件事儿,那天她正在上课呢,电话就打了过来,一个劲儿的叫她辞职,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在山沟里呆着。

张倩这次回家就是准备好好安抚她老人家,在带什么东西上她却愁了一阵子,最后想到的就是这里的大枣。

刘军浩听她说完自己的来意后,二话不说拿起专门制作的打枣子的长竹竿,使劲的勾住一个枣树枝子,然后站在树下哗啦啦的摇晃起来。

那枣子好像下暴雨一样“吧嗒吧嗒”的一阵急落,打的刘军浩直咬牙,而张倩则顶着个竹筐在树下忙乎着捡枣子,一边捡一边还口中叫着:“够了,不要了,已经够了”

一直连晃了两个枣树枝,刘军浩才停下手和张倩一起捡枣子,今年枣树挂果多,就这两个枣树枝就能够捡大半筐。

等张倩将枣子都捡到筐里才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说道:“这是枣子钱”

“要啥钱,你再这样我可生气了。”刘军浩抓起竹筐就朝院子外走,“我给你送回去吧,这么多估计你也拿不动。”

“不行,你不要我钱我就不要枣子。”张倩说什么也不同意,平常吃一些还可以理解,但是要连吃带拿的她却不好意思,更何况人家的枣子本来就是用来卖钱的。

这片枣子从刚发酥的时候就不断有熊孩子过来打,刘军浩也没有说啥,等成熟的时候远远地望去,红通通的一大片,仿佛村口飘了一朵火烧云。

那些城里人也都好奇的跑过来,在品尝之后纷纷掏钱买。和大花皮不一样,他这几大棵枣树上都有十几年的树龄,结的枣子怕有几百斤呢,单凭他和赵教授两人怎么吃也吃不完,于是刘军浩就按市价三块钱一斤往外卖,当然在院子里你想吃多少都是不要钱的。

结果再次出乎了刘军浩的意料,就这几天的功夫,他单卖枣子就收入了小一千块钱。可是树上的枣子却依然密密麻麻的,看样子还能再打下三四百斤。

“好吧,那就收十块钱”刘军浩看她推辞的坚决,无奈只好接了十块钱,然后又问道,“你还准备带点什么回家,要不要弄两几斤黄鳝,或者我让小皮抓个兔子给你带回去”

“不用了,我坐的是公共汽车,那些东西都不好拿,”张倩连忙开口推辞,这些她最初都考虑过,可是乡下的公共汽车少,坐车的人又多,大包小包的根本不好拿。

“那这样好了,我给你煮点西瓜子你带回去,保管你妈吃了之后不再唠叨你”这西瓜子他一直都想炒,可是说了几次却只停留在嘴上,今天恰好是个机会。

“西瓜子我们那里也有卖的,还是不用麻烦了吧”

“呵呵,我这西瓜子绝对和市场上卖的不同。是用汤水煮的,吃起来不但有瓜子的清香,还有的肉香,等我弄好了你就知道了,绝对好吃,让你恨不得连瓜子皮都吞下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