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1 / 2)

官家 不信天上掉馅饼 10039 字 2019-05-06

刘伟鸿笑道:记,客观来说,蒋大正除了体力差点,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还走过得去的。他以前不是做公安出身,能有这样的表现,就算不错了。”

刘伟鸿这也是实话实话。

他的观点,和来建国不大一样,倒也并不觉得,公安局长就得是个“莽汉”。比较而言,刘伟鸿更希望公安局长是个智谋型的人物。

毕竟一地的治安,不是靠公安局长“凶悍”就能搞得好的。

这是个综合性的工程。

“面且,往往四体不勤的人,点子反倒比较多。用脑多过动手嘛。”

刘伟鸿又加了一句,似乎对蒋大正的印象还算可以。

朱建国微微颌首,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认可刘伟鸿的“判断“头往沙发一仰,沉思稍顷,说道:“这个事,还是应该常委会讨论一下。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嘛。”

刘伟鸿笑着点了点头。

朱建国治理地方的经验暂时还比较欠缺,多召开常委会,听听那些“老鸟”的意见,很有好处。

刘伟鸿作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秘组的实际负责人,也是有资格参加县委常委会的。当然,刘副主任的职责是会议记录。只带耳朵和手,不带嘴巴的。

每次县委常委会,刘伟鸿都不错过。

朱建国通过县委常委会来“汲取经验”,刘伟鸿何尝不是

多数县委常委的意见,倒是和刘伟鸿的意见一致。

大家都认为应该好好整顿一下这股歪风邪气。多年来,林庆县宗族势力械斗不断,隔不了多久,就要闹一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而每次一闹,都要让县里的领导们头痛好久,为了擦屁股的事情,搞得焦头难额。

现在就应该抓几个为头的家伙,判他几年徒刑,做个“榜样“看还有没有人跟看来。

县长邓仲和的发言,却引起了刘伟鸿的兴趣。

邓仲和也赞同大部分常委的意见,认为应该严肃处理。不过除了“杀一微百“邓仲和还讲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邓仲和认为,宗族械斗是一种封建残余。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关。越是偏僻落后的地区,就越是容易引发这样的宗族械斗。怎么没见县城发生宗族械斗

所以,严肃处理领头人,“杀一做百”只是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根绝这种封建残余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经济发展。经济搞去了,农村富裕了,眼界自然就开了,大家的心思一活泛,谁还有兴趣去打群架

都忙着赚钱呢

对邓仲和这个发言,刘伟鸿深以为然。

仓麋足,知礼仪

应该说,刘伟鸿对邓仲和的印象很是一般,这主要是由那个三年经济发展规戈案而来。到目前为止,此事也还没有最终落实下去。但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县长,必有过人之处。观感不好,不妨碍刘伟鸿向他学习治理地方的经验。

至少邓仲和的眼光,还是比较超前的,紧紧盯住经济建设不放松,也算是尽职尽责。

既然多数常委都赞成严肃处理,常委会的意见,就比较统一了,朱建国最后拍板,决定“杀一做百”。至于具体如何落实,自然要着落在公安局头。

讨论完此事的处置措施之后,朱建国提出了第二个议题:改组夹山区的领导班子。

事实证明,黄克俭确实不合适担任夹山区区委记的职务了。这个人的工作热情早已消褪,只是在混日子等退休,再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完全不能胜任。

对于朱建国提出来的这个议题,常委们倒也并不吃惊。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来黄克俭年龄偏大,工作不积极,走到了将他撤下来的时候。二来,朱建国到任三个月,也该立威了。此番宗族械斗,就是个很好的机会。撤换一个老资格的区委记,颇能收到震慑人心的效果。县级干部,朱建国动不了,区委记,已经是正科级干部里含金量最高的职务了。

朱建国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不抓住的话,这个县委记还真是白干了。

这个提案,也很顺利地通过了。

黄克俭别看参加工作的年头很久远,因为常年在夹山区那样偏僻之地任职,与县里的头头们并没有太多的交往,关键时刻,自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给他说放再说了,朱建国明摆着要拿他的乌纱帽立威,此时出来给黄克俭说话,就是刻意要和朱建国过不去了。谁又会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常委会议一致通过,免去黄克俭夹山区区委记职务,另行安排工作。夹山区委的工作,暂时由区委副记、区长熊光荣主持。

第163章出人意料的新任命

这次宗族械斗事件,刘伟鸿从头至尾都参与了。817351817351但从头至尾,刘二哥也只是将自己当做一个看客。最多只是在幕后给朱建国出点主意,以他现在的身份,还不得正经台盘。

但刘伟鸿没有想到的是,要不了几天,这个事就跟他真的扯关系了,而且是最直接的关系。

这一日,刘伟鸿正在秘组的办公室里鼓捣一篇文章,朱建国做了县委记,大会小会不断。只要是县里的会议,他这个一把手,是必定要发言作指示的。一些重要的会议,还要准备个专门的讲话稿。这也是国内官场的特色。领导不做指示,怎能显示出领导的不凡

身为县委办副主任,给朱建国写好发言稿,是刘伟鸿的分内工作。

刘棒鸿虽然担任现职不到三个月,已经成为县委办比较有名的笔杆子,就算是一些“老秘”,写文章的功底也不见得就盖过了刘主任。

这也在无形之中令得刘伟鸿的威望升。本来嘛,给一群玩笔杆子的人做直接级,要是没有点过硬的本事,还真是难以服众,更不用说刘伟鸿又是如此年轻了。眼见刘伟鸿笔杆子很是来得,又是正经科班出身,大家对这位“小主任”的观感,也就略略开始起变化。

看来这位,也不仅仅是靠着和朱建国的关系好才荣膺重任的。

其实刘伟鸿很烦写这样的官样文章。但形势格禁,不得不然。怎么说,也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

正在搜肠力肚,打算弄点新东西出来,桌面的电话就震响起来了。

是朱建国叫他马去办公室一趟。

刘伟鸿便退出文档,关了电脑显示器,一身轻快的去了隔壁的县委记办公室。

“伟鸿来了,过来坐过来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